光鲜亮丽的“美容贷”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丑陋的陷阱。
文|杨戈薇
9月27日,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停播《美女贷款》及类似广告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期发现部分“美容贷”广告以低利息甚至无利息吸引青少年,诱导过度消费,涉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决定,从即日起,所有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停播“美女贷款”及类似广告。
美容贷款背后的多重套路
据中消协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美容美发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021年上半年投诉16459件,同比增长60%,投诉量在服务类投诉中排名第五。一类比较集中的问题是诱导消费者申请美妆网贷。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维权成本高。
不法分子和不良美容机构利用年轻人爱美的心理,以“整容零首付”、“费用可退”、“整容找工作”为噱头,设置层层骗局,套路重重。
1.“零首付,零利息”
一些医疗美容机构以低价的医疗美容项目吸引消费者,然后推广其他高价的整形项目。当医疗费用超出消费者承受能力时,我们会以“零首付零利息”为噱头,诱导医美分期。这种网贷以低利息甚至零利息为宣传卖点,过分夸大超前消费可以给消费者一种无忧无虑的消费体验,却模糊了借贷的本质和实际要承担的成本。
今年8月,大学刚毕业的黄女士被路边打广告的医疗美容机构工作人员忽悠进店,稀里糊涂地做了一个价值412元的嫩肤护理项目。结果做完后她整张脸都破了肿了,把黄女士吓坏了。然后一个所谓的主任医师,以黄女士皮肤情况太严重,不进一步修复炎症会加重为名,向黄女士推销了一个金额为11640元的修复套餐。但这对于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的黄女士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黄女士缺钱,拒绝了更贵的项目,但身边几个医美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停给她洗脑,让她申请贷款,甚至主动给黄女士下载贷款软件。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黄女士稀里糊涂的借了一万多块钱,但是贷款完成的第二天,黄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想回去退款。店家的态度立马就变了。无处申诉的黄女士不敢告诉家人真实情况,只能靠打零工东拼西凑每月还款近700元。
2.整容费可以退。
一些医疗美容机构也推出了“可退费”的整容项目。消费者只要一次性支付整容费用,并与他们签订协议,保证每月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医美机构就会分阶段将这些费用返还给客户。
四川攀枝花的李如新也遭遇了“美容贷”,至今仍能“返现”:“就几个人在那里说,签个合同,然后交3万。我说我没钱,也不想整容。我不需要它。他们说你会赚钱。反正你投资三万,带人来签约,付三万,你就付我八千。”她还与美容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合作期间甲方为乙方提供高端定制妆容,客户微整形基金5万,个人使用微整形基金5万。李如欣说,虽然她从一开始就告诉美容院和介绍人,自己不需要整容,也不想借钱,但对方形容这是一种“生财之道”。
李如心说:“他们只是说你可以带人。带人就返8000,带10个人就赚8万。那时候我有点懵懂。我每个月都要还贷,我不想带人,也不想害人。”意识到有问题后,双方多次沟通。最终,李如心向这家美容院支付了7300多元,才结清了这笔“美容贷款”。
3.找工作需要先整容。
医疗美容机构通过托管、外包、代理等方式与招聘团伙勾结,共同出借中介机构发布招聘信息,吸引刚毕业的年轻女性前来面试。后来,他以工作需要提升形象为由,带其到一家美容院整容,并以面试官个人名义在手机上申请贷款,从而骗取整形贷款费用。
9月1日上午,北京朝阳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与“美容贷”有关的诈骗案。被告以高薪招聘秘书和应聘者需要提升气质为诱饵,诈骗年轻女性。受害人娜娜在网上看到某公司高薪招聘总经理秘书的信息。中介公司的“金总经理”发了简历后,找她面试。简单问答后,“金老师”表示会安排她与招聘人员“王老师”见面。如果申请成功,月薪可以达到6到8万。两天后,“王老师”带着司机“赵军”来了。娜娜不知道的是,司机真名叫许,整个“招聘队”都归他指挥。
庭审中,许回答公诉人的讯问时说,“招聘内容一般是总裁、总经理助理或秘书。见面后,王琦把我介绍给求职者,然后我和求职者单独约好,让对方做整容,提升形象气质。如果我同意,我就带她去医院。”结果娜娜被带到了“北京橙医美容诊所”,一套“零首付,分期付款,轻松变美”的说辞在等着她。
“被告人在面谈时对被害人的整形费用作出承诺,比如承诺报销或者说以后可以拿高薪,让被害人相信自己可以负担贷款费用。”检察官廉红义介绍。就这样,被告帮助申请人在小额贷款公司等平台申请个人信用医疗美容贷款,贷款公司将款项转入医院账户,为申请人做美容手术。
办理完贷款和整形后,娜娜希望王先生来看看整形效果,并表示希望尽快工作。但后来传来的消息是“王老师出车祸了,公司不能录用她”。
更坏的消息是,10多万的美容贷款需要她自己还。事实上,被告等人已经将娜娜的借款与美容机构进行了分割。在回答审判长的讯问时,被告人供认“车祸”是他们的惯用言论,甚至还将伤者在急救中心接受治疗的一些视频发给了受害人,目的是增加可信度。
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查证,被告人骗取10名女性申请人办理“美容贷款”,金额40余万元,被控诈骗罪。鉴于二被告人认罪悔罪,对被害人的损失进行部分赔偿。公诉人提出分别判处两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九个月、罚金四年六个月的量刑建议,法庭择期宣判。
试用地点
多部门联合整治医疗美容服务
除了广电总局下发的“美容贷”广告停播的通知,多部门已采取措施联合整治医美行业。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自2021年6月至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6月初,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发出倡议,规范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与任何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合作,不得向任何非法医疗美容机构提供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
中消协多次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美贷”,理性评估风险,认清自身经济状况和还款能力。签订网贷合同时,注意审查借款合同中关于期限、贷款利率、逾期、违约金等条款,防止被贷款机构以逾期违约为名加重还款负担,防止他人代为操作。
光鲜亮丽的“美容贷”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丑陋的陷阱。一旦你踏入其中,愈合的纱布也会变成一根绳子一点一点的勒紧你。在消费过程中,需要正确评估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要过度依赖超前消费;形成量入为出、理性消费的良性健康消费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抵御盲目消费和过度借贷的诱惑,远离网贷负债可能带来的危害。
来源:杨,财经新闻。
闹个“鸡”荒!美国肯德基“无鸡可炸”!“心潮澎湃”:孟晚舟回到祖国,刚刚提出“全面振兴东北”。他为什么切断电源?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不得转载、发表、改编或从事其他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行为,违者必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美容贷可靠吗,美容贷背后的陷阱":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41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