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广场
“请为这条微信推文想一个标题。”通过手机屏幕,企业面试官给应聘者出了一道题。想了一会,考生给出了答案。然后面试官问了第二个问题...网络平台上传简历,双向视频语音面试,今年在杭州闹市区已经成为常态。
目前人才招聘不能停。短短一个月,全区举办7场招聘会,为2400多名人才找到合适的工作。
人才是新时代发展的第一资源。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下城作为“杭州的心脏和城市的眼睛”,也不例外。
事实上,市中区一直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人才生态,推动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区。
目前,下城区认定高层次人才527人,其中市级以上领军人才208人。两年来,每年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总量翻了一番,每年新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1000多人,人才聚集速度不断加快。
不断扩大的人才“金字塔”使其成为创新和活力之地。从政策到制度,从机制到平台,从环境到服务,中心城区绘就了一幅吸引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努力打造一流的人才生态城区。
“云上云下”的衔接
张开双臂,广纳贤才
今年2月,一场“云招聘会”成为最火的网络平台之一。为了聚集青年人才,下城区结合“杭州向未来”高层次人才“云招聘会”的契机,搭建统一的网上发布岗位招聘平台,吸引人才企业和求职者聚集。下城区79家企业齐聚“云招聘会”,提供385个岗位,1600余人需求。到目前为止,已经收到了6372份简历。
生物制药、健康医疗等领域是“云招聘会”的重点。位于下城区,舒兰医院,华东医药,英特尔医药等。都成了大会的“烫手山芋”。其中,疫情防控时期表现突出的舒兰(杭州)医院,吸引了大批人才慕名而来。22个专业职位共收到2000多份简历,职位数量与简历投递比例接近1: 100。
联合工程、水利水电十二局、航天科工等知名企业和省交通运输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也纷纷设岗招聘。这些企业涵盖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医疗卫生、教育科研、金融服务、人力资源等重点行业。空之前,吸引广大考生的热情持续高涨。
同时,下城还推出了创新的网络招聘会,帮助企业招聘求职者。目前,平台已注册企业952家,推出岗位4317个,需求6090人,应聘人才4872人。
疫情防控期间,下城全力服务人才,先后出台《人才复工十项服务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共同渡过难关十条意见》、《帮助企业复工就业十项措施》等政策,在人才评聘、减租融资、法律援助、招聘返工、生活服务等方面,精心推出一批切实有效、暖心的人才复工生产服务措施。其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荐或派遣员工到下城企业的,按照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机构补贴。政策和市场手段的有效结合,大大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的影响。
市中心“杰出人才”授予。
创建一个商务空房间
给大学生创客插上翅膀
除了提供就业岗位,下城还通过创业聚集优秀人才,增强市场活力。根据规划,到2022年,将引进100万名以上大学生来杭创业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创业创新体系。作为杭州的中心城市,下城如何发挥优势,成为大学生“双创”人才的聚集地、“双创”成果的转化地、“双创”文化的引领地?
走进杭州城北下城数码产业园的留学生创业中心,30多名留学生在50多平米的公共办公区里,忙碌有序地过着创业生活。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年轻人蒙克正在为他创办的电子商务公司设计网站。据了解,蒙克所在的数字产业园入驻了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创业者创办的创业项目,数字产业园内的留学生创业馆为蒙克这样的留学生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工作站和创业指导。
随着杭州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杭州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留学人员选择留在杭州创业,但往往因为经验不足、对政策不了解而被迫止步。三年前,下城区建成了杭州首个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创业馆”,不仅为中国留学人员搭建了贸易实践平台,也为未来的国际贸易伙伴搭建了孵化平台。目前,园区已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0名在华留学生借助“创业厅”成功注册自己的公司,实现创业梦想。
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广阔平台,下城区充分鼓励各类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双创空室和孵化器,双创孵化“摇篮”不断完善。鼓励龙头企业和特色建筑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国际众创空间、西乡村众创空间、新天地众创空间等以国际创业为特色的跨贸小镇。新培育市级众创空室3个,省级孵化器1个,市级孵化器1个,区级以上众创空室共计23个,其中市级以上众创空室11个,市级以上孵化器5个,总孵化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1000家。
位于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杭州大学生创业园(市区),自2009年开园以来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引进企业68家,成功孵化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
创业园根据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需求,在下城区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聘请专家创业或经营企业,为创业学生提供针对性辅导,帮助他们创业成功。同时,市中心定期举办创新政策解读、税法知识讲座、小企业担保贷款讲座、创新企业律师公益服务系列活动,并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专区,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下城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大学生创业政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城区目前注册的大创企业有297家。2019年,全区大创企业全年销售总额24566.23万元,其中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大创企业5家,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企业29家。2019年,全区拨付大创项目免补助面积配套资金35.5万元,大创企业园区外租金补贴403518元。53名下城区大创企业负责人进入杭州创业学院进行系统培训和锻炼。
“数武”院士论坛
搭建国际化平台
培育“热带雨林”人才体系
行业聚集人才,平台培育人才。打造人才生态一流的城区,下城注重国际化,充分发挥创新载体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的作用,构建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新格局。被誉为杭州人才旗舰店的中国杭州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是一个承载重任的“强磁场”。
2016年,该园区成为中国首个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2019中国杭州国际人力资源峰会上,全球十大高端猎头公司之一的斯坦顿大通国际签署了落户下城区的意向协议,这也是我省迄今为止引进的全球排名最高的高端猎头公司。同时,下城区政府还与两家国家级小微企业园区代表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举行了项目对接会,推动两个平台携手合作。目前,产业园聚集了100多家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
在第二届浙台合作周——人力资源交流与产业合作论坛上,来自浙台知名科研机构、人力资源机构、文化创意企业的200余人出席盛会,进一步推动了浙台在人力资源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作为东道主,市中心吸引了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各类人才来市中心创新创业,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
近年来,随着市区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各种重要比赛也纷纷落户于此。借助盛会,一方面,下城引进了世界各地的人才,同时也为本地人才搭建了寻找好机会的舞台。
2019年6月,面向在华留学生的“创客世界2019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暨浙江省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杭州下城区跨贸小镇举行。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深圳大学等校内外25所高校的创客带着163个项目参加了竞赛。这些选手来自美国、德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赛充分展示了全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成就,让在华外籍人才感受到杭州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吸引和聚集了更多优秀留学生来杭州学习、就业和创新创业。"跨贸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城区第二届天使梦想基金创业大赛决赛上,十余家投资机构向10个优质创业项目伸出“橄榄枝”。项目除了社会雇主和天使基金联合投资外,还可以优先考虑创投中心,下城区给予优惠政策和全面的创业指导,并帮助项目申请科技、人才等扶持政策。
据悉,天使梦想基金创业大赛将于今年6月再次启动。2020国际人力资源峰会也将于7月前后举行,打造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盛会。
中国“创客世界”大赛特邀选手与投资机构对接。
写好人才“文章”
打造最佳“生态圈”
36岁的徐庆华拥有生物信息学硕士学位和肿瘤学博士学位,是80后海归的巨大潜力制造者。6年前,被良好的创业环境所吸引,他带领由海外海归高端人才和本土化精英组成的项目团队在下城创业。基于10多年的研究积累和近3年的潜心开发,打造了以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为核心、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与病理临床紧密结合的肿瘤分子诊断产品研发和转化平台。目前已入选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计划、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杭州市十大创新创业青年、下城十大杰出青年、下城“513”武林人才、“258”一级人才。
“梧桐枝繁叶茂,凤凰自来”,吸引“金凤凰”的首要因素是优势鲜明的人才政策。
注重人才政策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人才政策体系。2019年10月,下城区发布《关于聚焦下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才生态一流城区的实施意见》,向天下英才抛出橄榄枝。这份“招才新政”提出了6个方面30条“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也被称为市区人才生态“黄金30条”。
“新政立足下城发展现状,着力解决人才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吸引青年人才,加大加速器和产业化阶段人才项目支持力度,补齐发展短板,激发潜在优势。”下城区委人才办负责人说。
“环境好了,人才聚集,事业兴旺。”下城区不仅有优化人才服务的政策措施,还有大平台和广阔事业的吸引空,还有新型政商关系和无微不至的服务。
优化环境,静待花开。市区正在向建设人才生态一流城区的目标迈进。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升级,高水平建设东新路景观大道、新天地商圈等一批重点项目,升级改造建国路,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交通、医疗、教育等条件进一步改善,人们有了“这安心就是我的家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强人才政府服务。下城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人才系统、区领导带队开展“访企引才”及专项培训选拔。结合“1呼叫办公、掌上办公、网上办公、自助办公”,市中心还提供高层次人才认定、人才居住证、人才落户等网上审批服务。
保障人才的生活服务。南至德胜高架,北至杨柳宝路,西至朱步阳西路,东至朱步阳河,总建筑面积35361平方米,正在建设中。到2022年3月,这里将成为人才的“新家”。市中心还编制印发了《市中心区人才保障房申请指南》,详细介绍了市区两级人才保障房相关政策,方便本地区各级人才了解和使用,让人才安居乐业。
筑巢引凤,花蝴蝶来。接下来,中心城区将充分发挥在省会城市核心区的区位、环境、人文优势,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创先争优,着力实现体制机制新突破,突出人才对引领中心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为深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全球中央商务区,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核心城区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由下城区委宣传部提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下城区人才政策,杭州下城区人才补贴政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14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