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临沂,因资金链断裂而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大型民营企业华盛江泉集团(以下简称“江泉集团”),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金融债权人的支持下,于2018年成功实施债务重组,企业起死回生,实现盈利,避免了100多亿元债务和1000亿元担保圈的坍塌。
“注入国资,让银行盈利,让企业瘦身”的救市方案,不仅帮助企业解决短期困难,也让江泉集团摆脱粗放式管理,通过“混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在陷入困境之前,江泉集团是沂河当之无愧的明珠。这家企业是由全国劳动模范王廷江创办的。鼎盛时期总资产400多亿元,年产值近500亿元。其产业涉及金融、物流、房地产、电力、贸易、矿产、肉制品、钢铁等领域,纳税位居临沂市企业前三名。
更具传奇色彩的是,早在1989年,靠创业先富起来的王廷江就宣布将自己的企业捐赠给临汾市罗庄神泉庄村集体。如今江泉集团的管理层,有很多人也是神泉庄村的干部,村民住的楼也是江泉集团出资的。
但在发展过程中,多头融资、盲目扩张、经营不善等诸多问题也在不断积累。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受经济下行和青岛港有色金属融资诈骗事件的直接影响,银行对江泉集团的授信减少,企业资金链异常紧张,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江泉集团开始出现贷款逾期和利息拖欠。
2015年3月,因大气污染严重,原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临沂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随后的整改行动中,江泉钢铁、焦化等手续不全、环保不达标的项目被强制停产治污。
在江泉集团的产业链中,钢铁和焦化处于循环产业链的核心。铁和焦炭停产导致电力和蒸汽输出暂停,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也纷纷倒闭,旗下20多家企业被迫停产。从停产到整改结束、复产的10个月时间里,江泉集团产值从480亿元锐减至50亿元。
停产也影响了数万名员工。以前一个月能拿五六千元的工人,停产后只能拿1000元生活费。为了生存,江泉集团想尽办法变卖上市公司股权、学校房产等资产,支付银行利息和员工工资。
“当时江泉集团濒临倒闭,不救就要倒闭。”罗庄市长彭波表示,2017年清产核资结果显示,截至当年9月底,江泉集团总资产128亿元,总负债167亿元,多层担保圈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企业主要资产已被债权人起诉、查封,无法维持正常生产。一旦破产,不仅会带来大量从业人员失业,还会强烈冲击区域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江泉集团当时困难,但企业管理团队强大,精神不倒。”农行临猗支行行长武照军表示,当地政府和债权人委员会联合聘请的专业机构评估认为,江泉集团的钢铁、房地产等产业具有一定的经营优势,债务重组后能够弥补亏损,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结合江泉集团此前的口碑和积极自救的努力,政府、监管、银行、企业共同决定探索债务重组的方式,帮助江泉集团脱困。
2015年11月,在一次政银企联席会议上,时任临沂银监分局局长的纪长虹提出了“业务重组+债务重组+股权重组+风险化解”的思路,但各方仍争论不休。就在季长虹转身准备离开江泉集团大门的时候,接到了江泉集团负责人的电话,同意了这个方案。
2016年2月,第二大债权人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接手并牵头组织江泉集团省级金融债权人委员会。次月,农行临沂分行牵头部分债权银行向江泉钢板上下游企业贷款2.95亿元,以预付款形式注入江泉集团,帮助江泉逐步恢复产能。
在帮助江泉集团“造血”的同时,救援和债务重组方案也在制定中。到2016年底,草案基本成型,但银行、企业、上下游债权人利益难以平衡,各方态度经常反复,草案未能落地。
直到农行山东省分行行长胡艺和临沂市委书记王宇君出面商谈,一些僵持不下的关键细节才最终敲定。2018年初,经过两年的艰苦谈判和积极运作,江泉集团以“国资注入、银行让利、企业瘦身”为核心的金融债务重组方案获得各方一致通过。
按照方案,神泉庄村持有的集体股份全部退出。按照30: 51: 19的比例,罗庄地方国有平台公司、江泉集团董事长王等公司高管出资6亿元现金购买江泉集团钢铁、地产板块资产,并成立新公司承担江泉集团60%的金融债务,新公司贷款利率下调10%。
同时,江泉集团剩余资产作为老公司,承担40%的银行贷款,利率为0.6%。通过租赁、承包、转让、出售等多种方式盘活资产。新老公司互相担保,各子公司给老公司提供担保。集团内原保证担保解除,抵押担保不变。
五年债务重组期间,江泉集团新老公司现有金融债务以再融资形式使用;结余资金全部集中管理,除经债委会同意的投资项目外,优先用于偿还老公司债务。
在担保圈的处置上,江泉集团的担保圈涉及企业众多,相互担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临沂银保监分局采取“一链一策”,引导债委会通过对外收购、置换担保、延迟追偿、救助节点企业、联合授信管理等方式拆解担保圈,层层化解江泉集团担保圈风险。
2018年12月9日,中国农业银行临沂分行率先向江泉集团发放首笔重组贷款,标志着山东省最大民营企业债务重组成功落地。目前,参与金融债务重组的银行近90%的重组贷款已经到位。
重组后,江泉集团资产负债率下降约10个百分点,每年减轻财务负担约2亿元,企业逐步走出困境。江泉集团总经理高表示,江泉现有产能已满负荷生产,营业收入已从低谷时的50亿元恢复至2018年的215亿元。新公司已经实现盈利。预计未来五年,江泉集团将能够脱困,实现健康发展。
与纾困相比,更引人关注的是股权结构变化给江泉集团带来的化学反应。
罗庄区委书记高永胜表示,以债务重组为契机,江泉集体股权退出,国有股权和高管股权进入,各股东派出的董事、监事有效履职,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严格监管,促进了江泉集团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有效的治理体系。
在所有股东的“真金白银”出资中,地方国资平台出资1.8亿元,占罗庄当年可用财力的10%。武照军说,这显示了罗庄帮助江泉走出困境的决心。这笔资本的注入,对于各类金融机构来说,无异于一颗“定心丸”。
之前的江泉集团,长期存在着村企不分、运作不透明、管理粗放等问题。如今,政府、银行、企业联合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每半年对江泉集团进行一次全面审计。聘请外部专业监理公司对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江泉集团的规范运作。(陈豪)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政府破产重组,政府资产重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044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