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万元日息2元起”?金融监管“禁令”下仍有网贷平台诱导过度消费

“万元日息2元起”?金融监管“禁令”下仍有网贷平台诱导过度消费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月薪只有五六千元,却要还两万七千多。26岁的小吴欠了11家网贷平台近25万元的债务。“我根本还不起,没办法,只能逾期,等着平台来找你。”小吴无奈地说。

本文约22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2020年底,银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起草了《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谨防互联网平台诱导过度放贷的风险提示》;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要求禁止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

尽管监管部门多次发布相关提示和要求,但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互联网平台仍利用各种伎俩诱导消费者分期付款或办理小额贷款。

以“零抵押零担保”“2元起万元日息”为诱惑。

小吴第一次尝到网贷的“甜头”是在大学的时候。偶像化,女朋友,小吴的开销很大,而且当时家里每个月只给他800元生活费。他在分期网贷平台上成功贷款1000元,解了燃眉之急。此后,小吴深陷其中,借款金额越来越高,还款也开始不到位。

“申请网贷太容易了。上传身份证和通讯录就行了。即使有欠款,也不影响在其他平台继续借款,除非资金链完全断裂。”小吴说。

记者观察到,目前,小额贷款广告仍然非常活跃。网页、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甚至一些办公软件都在推信用广告。一些医美、教育、租赁公司也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有合作。

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网贷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门槛极低、审核简单、年满18周岁并通过实名验证,而金额花得多、优惠不断提供诱惑的多。“开通网贷有红包”“使用网贷支付有优惠”...每逢“双11”、“618”等大促销季,平台都会自动给用户临时额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的算法追踪。很多互联网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在网上留下的搜索、消费、浏览记录进行监测和分析,对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商业营销。

没有抵押担保,“1万元日息2元起”成为很多贷款广告的主要卖点。有网友申请贷款,发现贷款平台很多,除了利息还有服务费、手续费;即使提前还款,也需要额外的手续费,实际年化利率一般在10%以上。

网络消费贷款容易上瘾,给年轻人的生活埋下隐患。

没钱租房,可以用租房贷;没钱买手机,可以写白条;如果没钱做医美,可以分期付款。曾经遥不可及的商品和服务变得唾手可得,一些年轻人沉迷于贷款,提前消费,这也给他们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毕业没多久的90后王小姐说:“刚毕业收入低,但各大消费平台铺天盖地的宣传,让我们觉得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做。即使知道应该纳入央行征信,我也觉得影响不大。”

年轻人已经成为网贷消费的主力军。据广州互联网法院统计,网贷纠纷涉及的近6名被告都成了35岁以下的年轻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通报中披露,网贷案件的被执行人年龄主要在20岁至30岁之间,其中不少人只是大学毕业生。

30岁的网民小蜜在豆瓣上透露,她没有房贷和车贷,但她欠了高达30万元的贷款。她从信用卡透支了2万元后,开始在滴滴金融、微贷、JD.COM白条等15个网络平台借款,现在欠款高达30万元,贷款很难跟上。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升至906.63亿元,环比增长6.13%,是10年前的10倍以上,而这还只是正规银行渠道发布的信用卡相关数据。

受困于超前消费的年轻人负债累累,隐藏在经济发展上行阶段的社会金融风险也在积聚,值得关注。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20年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宏观杠杆率从2019年末的246.5%攀升至270.1%,上升了23.6个百分点。

港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张化桥认为,过度消费、入不敷出的文化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美国信贷泡沫堆积的生活方式引发的经济危机值得反思。

严控金融“伪创新”,树立理性消费观

业内人士认为,整治借贷消费乱象,需要监管持续发力,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同时,要正确引导青年群体的客观消费需求。

零一研究院院长余百成认为,应尽快出台《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严格执行。金融机构在与平台合作过程中应严格审核,尤其是变相分期付款等业务,从早期准入到中期推广销售都需要规范和提醒。监管部门要进行日常抽查,对管控不严格的金融机构加大处罚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东认为,各平台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多头负债、坏账的风险。建议平台发挥主体责任,加强审核,将网贷平台全面纳入征信系统,让借款人有一个完整的“信用画像”,规避系统性风险。

广州互联网法院法官刘琦表示,一些年轻人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自控能力较弱,容易被网贷“套住”,越陷越深;建议团组织、学校、社会组织成立救助中心,完善救助渠道。

去年6月,广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了法官、心理医生、社工、青年志愿者等120余人的服务团队,为涉网贷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引导他们遵纪守法、信守承诺,主动履行职责,并与教育、民政、金融等部门共享青少年信用档案,让青少年感受到诚信的可贵和有益。

智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建议,消费者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量入为出,不要过度借贷;如果真的需要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产品,不要轻易在不熟悉的网络平台申请贷款。

杨东认为,部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建议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建立无息或低息公益性贷款服务平台,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同时为企业培养优质的未来客户,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来源:新华视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万元日息2元起”?金融监管“禁令”下仍有网贷平台诱导过度消费":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97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