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福州西湖公园,一只叉尾太阳鸟在芙蓉花旁盘旋采蜜(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梅永存摄
新华社福州12月1日电题:采访手记:观鸟不可煎惜。
新华社记者梅永存、彭
日前,记者在国内多地采访了解到,中国新兴观鸟旅游发展正呈现“井喷”之势,观鸟团队不断壮大,观鸟景点快速增加。然而,繁荣中埋下隐忧,观鸟旅游的无序竞争势头正在显现。
福建省永安市清水畲乡丰田村的观鸟旅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村子位于大山深处,“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这个小山村的形象描述。
近年来,丰田村几位农民与鸟类“为友”,早出晚归,精心培育了十几个观鸟点,使丰田村的观鸟旅游成为观鸟爱好者的“网络名人打卡地”,在国内外传播了影响力,为当地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福建省永安市清水畲族乡一处瀑布前,一只白鹇驻足(1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摄
据介绍,丰田村共有12个生态观鸟点,目前每天有40多人到山村观鸟、射鸟。人流带来了“财富流”,拉动了村民的住宿、餐饮、客运和农副产品销售,一些农民走上了观鸟服务致富的道路。
丰田村一些观鸟点负责人告诉记者,观鸟旅游带来的“资金流”吸引了当地农民蜂拥而入,一些外出打工做生意的村民返乡争抢观鸟点,导致了同质化、无序竞争的势头。
一些观鸟点竞相降低价格,吸引外地观鸟爱好者。个别养殖户因为经营不善,眼红其他观鸟点的“滚滚财源”,于是用“隐形”手段阻碍其他养殖户观鸟点的正常经营。
丰田村乱象并非孤例,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时有发生。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缓解,必将影响新兴的生态观鸟旅游的健康发展。
以观鸟、射鸟为主的观鸟旅游,在西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才刚刚兴起,前景看好。
青山绿水环绕的偏远村落,观鸟旅游蓬勃发展,很多都是过去工业发达的“空 shell”村落。观鸟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因地制宜在农村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观鸟旅游,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帮助农村农民持续增收。
业内人士认为,在观鸟旅游发展的前期,地方政府的规划和管理不可或缺。适度的政府干预,既能引导观鸟旅游优质有序发展,巩固当地村庄脱贫成果,又能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观鸟看世界,爱鸟护自然,观鸟视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743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