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贵州银行扶贫,贵州银行信贷产品

贵州银行扶贫,贵州银行信贷产品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一提到蛇,很多人都避而远之。然而,熊伟,一个出生于90年代的年轻人,与蛇朝夕相处,并通过养蛇发了财。“在贵州银行的帮助下,预计今年收入增加200多万。”

出去拿蛇经。

“蛇都是宝,是很重要的中药材。蛇皮、蛇胆、蛇肉都可以入药。2022年,我的收入在50万左右。虽然疫情带来不利影响,但我的收入总体保持稳定。”熊伟建立了去年的账户,靠养蛇赚钱。他非常自豪。

德江县煎茶村30岁的村民熊伟在村里养蛇已经8年了。其实他和蛇的缘分可以追溯到更早。“从我懂事开始,我就一直在家里养蛇。当时是家庭作坊的形式,没有系统的养殖技术和厂房。”

虽然我从小和蛇打交道,也有一些养蛇的经验,但真正养蛇还是要靠过硬的技术。“对于养蛇行业来说,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个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为了学习核心技术,熊伟从2016年开始在广西、武汉、湖南等地的农场学习。“在农场当学徒,没有工资和学费。”

学徒期间,在农场里,熊伟除了每天准备饲料和消毒打扫蛇舍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饲养的技术研究上。“蛇在什么温度下不容易生病,如何判断是否生病,需要喂什么药,在什么生长阶段喂什么饲料。这些都是需要掌握的技术。”

通过积累经验和反思,熊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掌握了科学养蛇的基本技术。

蛇类产业初见成效

一年后,熊伟回到家乡,开始办理各种育种手续,并对他的农场进行了系统的整顿。“我的家乡这里有一块空土地。地势平坦开阔,厂房刚刚好。”熊伟投资30多万元建了3个蛇舍,可繁育2万多条蛇苗。

由于蛇对生活条件有严格的要求,熊伟特意在蛇舍内安装了温控和加热设备,恒温恒湿,最大程度满足蛇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保证蛇的存活率。“第一次独立养蛇,我得小心翼翼。”

除了在国外学到的栽培技术,熊伟平时还通过网络平台完善栽培知识,经常和养殖场的师傅联系,交流栽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自己的栽培实践水平。通过精心管理,熊伟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改善。

养蛇的周期基本在一年左右,每年10月开始集中销售。截至2022年底,该养殖场已释放价值300万元的蛇。熊伟饲养的蛇药用价值高,品质好,受到省外药企的青睐。

贵州银行伸出援手。

今年年初,随着订单的增加,熊伟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对于养蛇刚刚起步的熊伟来说,这是一项大工程。“现在蛇屋的地盘就在住户附近,没法扩建,只好搬迁。重新安置一个新的蛇舍需要很多钱,买新的蛇苗和蛇饲料也需要钱。”根据熊伟的计算,手头的资金不足以支持“搬迁和扩建”计划。

正在为资金发愁的熊伟看到来乡镇推销“发展农贷”的贵州银行德江支行工作人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询问相关政策。德江支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上门调查收集信息,仅用两个工作日就为熊伟申请到20万元的促农贷款。

资金到位后,熊伟立即搬迁并扩建了农场。养殖场从600平方米扩建到现在的2500平方米,投入了200万株蛇苗。在优化养殖环境的同时,还建设了孵化室。

以前从外地购买蛇苗,不仅成本高、繁琐,而且成活率低。有了孵化室,完善的硬件设施,加上养殖技术的实践,蛇种的成活率和孵化率大大提高,孵化率高达95%。

“就市场而言,养蛇这个行业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5月初,已与省外5、6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预计今年收入增加200多万元。”熊伟高兴地说。

按照农场现有规模,2023年底销售额可达200多万元。现在有父母帮忙管理农场,生活压力不大。熊伟靠养蛇致富,他相信日子会更红火。(卢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贵州银行扶贫,贵州银行信贷产品":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60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