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OPPO、vivo手机频现垃圾短信新变种!京东、哈啰、唯品会被“耍”后愤然起诉泰迪熊

OPPO、vivo手机频现垃圾短信新变种!京东、哈啰、唯品会被“耍”后愤然起诉泰迪熊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如果你是OPPO或者vivo的手机用户,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些官方的认证消息,像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可以直接打开一个网站或者通过底部菜单接收广告?

OPPO手机百度验证码短信有广告。

近日,Hellobike对北京智能通讯服务公司泰迪熊移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投诉,认为该公司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在Hellobike验证码的短信页面中附加了小广告。

除了Hellobike,JD.COM和唯品会也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了泰迪熊移动。目前,法院已经受理了这三起案件。这三起案件在国内首次被定义为通过技术手段在短信中发布小广告的不正当竞争案件。

但《IT时报》记者发现,泰迪熊移动在官方短信中宣传的品牌远不止三个。泰迪熊移动通过与手机厂商合作,在手机底层植入智能短信和陌生号码智能识别,一方面劫持了大公司的短信流量,另一方面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泰迪熊手机官网显示,与OPPO、vivo、魅族、小米、金立、联想、乐视、酷派、阿里YunOS等大多数国内知名品牌都有深度合作。

近年来,工信部多次申请治理垃圾短信问题,三大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多次被约谈,重点治理垃圾短信。利用伪基站、群发端口发送垃圾短信的情况屡见不鲜,但现如今,官方短信、验证码短信、银行交易提醒短信等。可以植入网贷广告,而且这种“智能垃圾短信”的隐蔽性更强。

官方的验证消息被“贴”在了网贷广告上。

据《IT时报》记者了解,JD.COM、Hellobike和唯品会都是以类似的方式被“劫持”的。

泰迪熊移动通过与众多手机厂商合作,将短信应用转化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形式。比如你点开一条Hellobike的验证码短信,在页面下方可以看到三个菜单,分别是了解你好、天气预报、查看应用。当用户点击“理解你好”菜单时,会跳转到一个广告页面,这个页面的域名指向了泰迪熊搬家的官网地址bc.teddymobile.cn。页面上方显示的是Hello Bike的百度百科,然后出现了大量的广告,大部分都是小额贷款或者互联网金融的广告,比如360借条、借贷宝网、借贷宝a auto faster等。点击这些广告,会跳转到广告服务商的页面。

对于泰迪熊移动的行为,Hellobike在起诉书中提出两点:第一,泰迪熊移动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利用Hellobike以巨额成本建立的2亿用户池,“搭便车”谋取非法利益;二是“知道你好”菜单中突出了“你好单车”的品牌,容易让人误以为广告页面是Hello Bike提供的。以上两点都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JD里描述的场景。COM的起诉书和Hellobike一模一样,从京东跳过去。COM的官方短信门户到泰迪熊移动的网站,并插入其他网站的“贷款”广告。

矛盾的是,JD.COM是泰迪熊移动的合作商家,后者还在官网展示了与JD.COM合作巧妙推送智能短信和短信微信官方账号的案例。但仔细分析发现,泰迪熊移动与JD.COM官方合作的短信下方的菜单栏是“JD。COM商城”、“京东。COM客户”和“开放应用”,与起诉书中提到的不同。

在一款OPPO手机的短信盒子里,《IT时报》记者发现,百度、东航空等公司的官方验证码短信都被打上了“小广告”的标签。比如在百度验证码的短信页面,点击底部菜单栏的“了解更多”,跳转到泰迪熊手机域名(teddymobile.cn)的网页,页面上方显示百度简介,下方插入点点贷、熊猫贷等小贷公司的广告。百度内部人士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

在一部vivo手机的短信箱里,《IT时报》还发现,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农商行、中国邮政等公司的官方验证码短信都被贴上了“小广告”。比如在中国建设银行的交易信息短信页面,点击下方菜单栏的“更多精彩”,跳转到泰迪熊手机域名(teddymobile.cn)的网页,页面上方显示中国建设银行的百度百科,下方插入小贷、借贷宝、秒速贷等小贷公司的广告。

vivo手机上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等官方短信被添加了小广告。

官网显示,泰迪熊移动与OPPO、vivo、小米、魅族、金立、联想、乐视、酷派、阿里YunOS等手机厂商或系统厂商合作,提供智能短信、智能陌生电话识别、智能助手或智能传播营销效果平台等服务。

根据公开报道,泰迪熊移动的产品是以APK的形式直接集成到厂商的ROM中,所以合作后会覆盖所有机型,后续系统更新会覆盖老机型。泰迪熊移动CTO欧文盛曾表示,合作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覆盖到厂商的所有机型。

除了OPPO,vivo等。,其他与泰迪熊移动合作的手机厂商是否有类似情况,IT时报将继续跟进报道。

海量用户短信可能被“劫持”

官网显示,泰迪熊的活跃移动用户超过6亿,日活用户超过3亿,每天分析近15亿条短信,日均用户标签120万,日均电话号码请求35亿。

据了解,泰迪熊移动的广告模式以直销为主,部分广告来自DSP广告平台。天眼查资料还显示,北京泰迪熊移动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设计、制作、代理、广告。

泰迪熊移动如何与手机厂商合作?欧文生曾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主要产品免费提供给手机厂商,但广告主按照CPC、CPD、CPT等模式收费,最终收入与手机厂商分成。这也是泰迪熊移动能够迅速与众多手机厂商达成合作的原因。

第三方数据安全公司LOCKet的技术总监陈蓉告诉《IT时报》记者,手机厂商是按模板收费的,比如Hellobike起诉书中提到的一套模板,就要几十万元。

“目前智能短信的发展比较野蛮,手机厂商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对短信进行了可视化包装。但有手机厂商和智能短信广告主恶意包装其他短信内容,劫持流量和用户。”陈蓉认为,“如果手机制造商能够确认广告商的身份,就可以避免很大一部分问题。”

收集个人信息是否「过度」?

记者从OPPO的用户隐私政策中看到,其与泰迪熊移动的合作不仅包括智能短信服务,还包括智能陌生电话识别。

这两项服务的隐私政策显示,泰迪熊移动是这两项服务的服务提供商,收集的信息包括用户的IMEI码、本地号码、经纬度(地理位置)、对方号码、呼入和呼出状态、短信签名信息、陌生号码标记和纠错。这些信息的用途不仅包括身份验证、客户服务、安全、欺诈监控和其他增强用户体验的领域,还包括广告服务。

OPPO服务的隐私条款

《IT时报》记者查看了多位用户的OPPO手机,其智能信息服务和陌生号码智能识别均开启,但何时开启?还是系统默认开启?用户没有印象。

Vivo手机还提供智能信息服务,在线识别陌生号码。智能信息服务功能没有隐私条款,在线识别陌生号码的隐私条款也是和泰迪熊移动签的。

vivo智能信息服务没有隐私条款。

OPPO回应《IT时报》称,短信应用默认不启动智能信息服务,且用户首次进入短信应用时,弹出窗口显示“信息”声明,用户同意后方可使用。

在中央网信办发布的《App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涉嫌“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第一条指出,没有隐私政策、用户协议,或者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不成立。没有与收集和使用规则相关的内容。

此外,第二种情况指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违反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如仅出于改进程序功能、改善用户体验、定向推送等目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个人信息的类型和频率不一一列举,特别是敏感的个人信息;第五种情况,指出个人信息未经同意和匿名,直接从客户端提供给第三方,包括在App客户端嵌入第三方代码和插件(如SDK);数据传输到App服务器后,在未经同意和匿名的情况下,将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这些行为都被认定为App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中央网信办强调,征求意见稿的起草,也是为了明确界定App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为App运营者自查自纠提供指导,为App评估和处置提供参考。

知名IT、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认为,上述征求意见稿虽然没有正式实施,但比《网络安全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要详细。由于OPPO等手机硬件厂商在收集用户信息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因此将IMEI码、本地电话号码、经纬度等用户数据不经处理直接提供给第三方显然是违反上述法律法规的。

对此,OPPO回应称,与泰迪熊移动共享数据非常有限,符合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IT时报》记者发现,OPPO手机关闭智能信息服务后,短信页面的菜单栏广告会消失。如果担心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相关手机用户可以关闭智能信息服务,在“设置-系统应用-短信/电话”或短信/电话应用界面右上角的设置选项中智能识别陌生号码。vivo的关闭路径可以通过“设置-系统应用设置-电话/信息”找到。

《IT时报》记者就泰迪熊移动是否被Hello、JD.COM等公司起诉,是否为品牌官方短信“搭便车”做广告等问题采访了泰迪熊移动。对方没有正面回答,并表示记者的采访问题“涉嫌套取我们的商业秘密,恶意损害我们的名誉”。

记者/孙艳

编辑/踢妹

图片/IT时报网

来源/IT时报微信官方账号vittimes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OPPO、vivo手机频现垃圾短信新变种!京东、哈啰、唯品会被“耍”后愤然起诉泰迪熊":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483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