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官网,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而大家熟知的“花钱”“借钱”就属于这类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服务。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网友热议。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监管层第一次整顿贷款市场了。2009年和2014年相继叫停学生信用卡业务和“校园贷”,可以说有效抑制了大学生的过度消费行为。
但是,这一次,监管部门也关上了大学生通过花坛借钱的大门。在引起网友质疑的同时,也让人思考:全面禁止大学生网上借钱真的合适吗?
说到大学生用花、借花,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超前消费。似乎只有奢侈品和虚荣心与网贷挂钩。诚然,这确实是部分大学生使用点对点借贷的真实写照。但是,时代总是在发展的。目前很多大学生用花、借花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有些家境贫寒的大学生用花坛来支付在学校的日常生活费用,然后利用假期打工来还清贷款。这种方式受到限制,无疑让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也有一些大学生有理财的想法。他们一般用花来支付生活费,把生活费放在余额宝里收利息或者买基金,不会陷入经济危机。再说了,谁能保证生活中不会出现突发状况呢?急需用钱,但又不多,花呗等小额点对点借贷无疑为大学生打开了大门。
诚然,正如《通知》所指出的,“部分小贷公司瞄准大学校园,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进行诱导营销,面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其过度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但问题显然在于“诱导营销”和“提前诱导过度消费”,要对症下药,认真整改这些问题,让小额贷款公司不能越线。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真的是“用脏水泼孩子”。
虽然整顿信贷市场很有必要,但是要有分寸,不能“一刀切”。对于正规企业提供的信贷产品,可以通过降低大学生贷款额度、打击诱导营销等措施,防止其陷入高额贷款的漩涡。对于那些视大学生为韭菜收割、牟取暴利的非正规借贷平台,要坚决关停,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文/侯新宇(郑州大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是真的吗,花呗借呗对大学生关闭":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48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