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朱(左一)在老子山镇了解水产养殖情况。王杰摄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小银行不良贷款普遍较高,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某农商行乡镇支行连续7年无不良贷款的“传说”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带着满腹疑惑,记者赶到了江苏中部洪泽县老子山镇一探究竟。
老子山镇位于淮河和洪泽湖交汇处,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其中滩涂约占总面积的90%,人口约1.8万人,其中渔民占总人口的60%。被誉为“温泉之乡、道教圣地、生态家园”,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美丽宜居城镇。
在这个美丽的小镇上,洪泽农村商业银行老子山支行承担着主要的金融服务。截至2015年末,老子山支行贷款余额1.24亿元,贷款1092户,占全镇总户数的47%。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持续信贷支持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自2009年以来,连续7年无逾期贷款,实现了社会效应和银行效益的双丰收。
真诚的服务带来良性互动。
老子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水产养殖面积达4万多亩,占全县水产养殖面积的30%。是洪泽重要的大闸蟹养殖基地。为此,洪泽农商银行将老子山支行打造成“水产支行”,重点服务大闸蟹行业。
老子山支行制定了蟹业信贷支持方案,组织支持团队深入汤口湖区进行需求调研。简化贷款流程,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及时结算制”要求,明确客户需要到银行办理贷款业务的次数不超过两次,客户在贷款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不超过10分钟。优先考虑农户的贷款需求,优先受理、调查、审批,优先发放、优惠利率,有效快速响应,实现“贷款如存款般便捷”。同时,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对客户经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熟悉螃蟹养殖、收购、流通等一整套规则,以专业的眼光判断客户的融资需求。老子山支行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信息灵通、联系广泛的优势,广泛收集市场信息,给予客户资金、信息和技术支持。
农民感谢农村商业银行的有效信贷支持和全方位热情服务。如果手机号码变更,尽快通知农村商业银行,避免贷款时产生误会;贷款即将到期。遇到紧急情况,及时联系客户经理,提前协商解决方案,以免贷款逾期失去信用。现在,这些行动已经逐渐成为老子山农民的自觉行为,银行和贷款人进入良性互动轨道。
目前,老子山支行已为全镇1400多户水产养殖户发放信贷,金额达1.14亿元,实现了对养殖户的信贷全覆盖。发放养殖贷款1300余笔,贷款总额9570万元,扶持蟹农1200余户,贷款总额8130余万元。
越是困难,越是知道信用是金。
秉承“小银行,大服务”的理念,洪泽农商银行一直在不断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支农力度空,尽最大努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老子山支行与新滩村同甘共苦的合作关系就是一个典型的缩影。
老子山镇新滩村是一个水乡。村民以船为家,以种田捕鱼为生。村里养殖面积6000多亩,有189户。村支书朱宝祥还记得2003年的那场洪水。一场罕见的洪水冲走了农民的大部分收成。看到村民无法偿还到期贷款,大家都着急了。我们做什么呢无论有多困难,我们都不能失去信用的底线,朱宝香河村村民表示同意。经与农商行充分沟通,决定参与五户联保。大家凑钱先还其中一笔贷款,然后一笔一笔滚。就这样,农商行与新滩村的长期合作关系经受住了这一严峻考验。从1999年发放第一笔贷款开始,洪泽农商银行对新滩村的信贷支持已经持续了27年,金额从几万到上百万,从未间断。
现在,新滩村已经焕然一新。当年的“五小”工具(小钩、小筐、小网、小卡、小发卡)已经成为家家户户都有的三室两厅的家用车、快艇。大多数村民在镇上和县上都有房子,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截至2015年底,新滩村农村商业银行授信户数189户,户均年收入20-30万元。回顾从贫穷到富裕的漫长道路,许多村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知道信用是金。正是在困难时期对信用的坚守,让新滩村的人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成就了今天农商银行和村民双赢的可喜局面。
真材实料铸就三道防线
近年来,洪泽农商银行大力推进信用环境建设和信用理念培育,建立了“银行、镇村干部、群众”三位一体的信贷管理机制,有效控制了信贷风险。
老子山支行实行三位一体的信贷管理机制。他们首先从源头入手,一丝不苟地做好贷前调查,注重“四看一听一谈”,即看人品(品行和诚信)、看技术(养殖技术)、看渠道(销售渠道是否畅通)、看账本(有无外债)、看评价(村干部和同行)。
在村民信用等级评定中,老子山支行根据房子船“忠厚老实”的性格,邀请镇村干部参与评定,镇村干部还主动协助农商银行催收贷款,做到“四个及时”:对于贷款即将到期的农户,配合客户经理及时提醒;对于有贷款的农民工,及时帮助银行联系;对有拖欠贷款迹象的农户及时进行教育和劝导;对于贷款到期未还的农户,配合银行及时在村部公示。
针对养殖农户担保难的问题,老子山支行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创新“养殖证抵押”贷款,实行“一次性审批、随贷随用、余额控制、循环使用”,有效缓解了贷款难问题。老子山支行定期组织客户经理宣传贷款发放条件,明确贷款人、联保小组成员、担保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农户形成信息互通、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严格的贷前检查、强有力的镇村干部、有效的贷后约束机制,为老子山支行不良贷款构筑了三道防线。“从2009年开始,我们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没有还上。”洪泽农村商业银行老子山支行行长宋杰自豪地说。
普惠金融促进良好生态。
2013年以来,洪泽农商银行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不再发放1000万元以上贷款,重点支持支农支小,实施普惠金融,充分满足农民信贷需求,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奠定物质基础。
老子山镇桂山村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负责人朱德说:“每个月来我这里取钱的有600多人,我们再也不用去镇上取钱了。”桂山村离镇上9公里,对普通人,尤其是老人来说,很不方便。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成立后,桂山村的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取钱了。洪泽农商银行大力推广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服务,实现了电子设备村村通,足不出户缴费,足不出村取款,汤口湖区转账。截至2015年末,洪泽农商银行手机银行用户1.1万户,支付宝卡通1.3万户,个人网银1.3万户,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78个,“村村通”便民服务点93个,电子银行替代率达到63.76%。
便捷的金融服务和充足的信贷资金供给,促进了良好的金融生态氛围在老子山落地生根。在老子山支行工作多年的周德明说:“老子山的民间高息贷款很少。每个人都可以从银行贷款。谁愿意出高利息?”
洪泽农商银行董事长朱分析,老子山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其中政府重视,民风淳朴,金融服务便捷有效是关键。长期不遗余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全心全意服务农民,给老子山支行带来丰厚回报。连续七年(或更长时间)不良贷款将牢牢钉在洪泽农商行的发展历史上。董事长朱告诉记者:“老子山支行连续7年无不良贷款记录,这是几十年来老子山支行全体员工不懈努力的结果。下一阶段,我们将认真总结老子山支行的成功经验,在洪泽农商银行全面推行,逐步树立讲诚信、重荣誉、不守信用为耻的理念,让诚信之风吹遍洪泽。”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连续7年无不良贷款的背后原因,连续几年无不良信用记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46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