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振动
近年来,山东莱芜农村商业银行持续深化落实省农信社“123456”总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模式”的要求,聚焦主业,集中力量支农扶小,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作用, 帮助辖内“土特产”变成“金疙瘩”,把农民的“土饭碗”变成“金饭碗”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82.32亿元,比年初增加4.64亿元。
在村里服务,让山沟披上“绿宝石”
种植过程不加速,只施有机肥,用山泉水灌溉。鸡鸭被关在果园里。纯天然的环境造就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祖母绿”。此时,牛泉镇陆家楼村的品田葡萄采摘园,挂满了等待成熟的阳光玫瑰葡萄。
“多亏了我们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我的葡萄园发展顺利。”老卢感慨道。当初,一分钱难倒了英雄韩,因为资金匮乏,他几乎放弃了创业的梦想。莱芜农商银行在进行“四单”走访时,客户经理了解到老卢在村里服务时的实际情况,立即上门与他对接。通过实地考察,银行根据老陆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向他推荐了“姬旦调剂贷”,短短两天就给老陆送去了50万元的信贷资金,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如今,老卢的葡萄园已变身葡萄产业基地,拥有31个大棚,占地约26亩,年产量5万多斤,成为农商银行助力陆家楼村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莱芜农商行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金融服务建设,通过政银企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大力推进驻村服务和职后服务,选派1名行长助理担任莱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担任金融专员,104名优秀支行行长、客户经理担任街道、村(社区)主任助理,充分激发驻村服务的动能和职后人员的作用。成功创建8个省级示范村、20个市级示范村、21个县级示范村,“整村授信”全覆盖,累计授信6.4万户、金额23.4亿元,进一步支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模式”。
“宋庆贷款”帮助农民轻松致富
辛庄街道铁车村地处莱芜东部山区,风景秀丽,有多年种植景观松的传统,但种植户各自为战,无法形成规模。莱芜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在村里挨家挨户摸清了全村380多户的基本情况,支持村委会成立景观松专业合作社,同时根据景观松产业特点,创新推出特色产业贷款产品——“松贷”,帮助该村发展壮大景观松产业。目前,共有208户农户获得了当地景观松产业的“宋庆贷款”,共计9232万元。现在新庄街道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景观松种植特色镇,种植户从20多家增加到300多家,景观松产业也辐射到周边多个乡镇。“清澈的水和郁郁葱葱的山是无价的资产”,一片松树景观,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还改善了生态环境。
近年来,莱芜农商银行认真落实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抓住金融政策整合支持“一村一品”的有利时机,持续创新推广“乡村振兴产业贷款”。先后推出松贷、椒贷、山楂贷、菇贷、兔绒贷等系列贷款产品,重点支持辖区内景观松、椒、山楂、菇、兔绒等特色农产品发展。到目前为止,
网贷助温江结“甜果”
济南市钢城区文远街因地处大汶河源头而得名,是“半山水半城”。除了风景优美,这里还是著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文远桃包括江北60多个品种,鲜桃频繁上市,基本实现了一年四季鲜桃。“农商行的网贷可太快了,手机一点钱就到了。有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今年桃子长势很好,桃子卖得比往年多,农民收入也增加了。”文远街道东王家庄村支书桑爱成激动地说。近年来,莱芜农商银行积极推进网络借贷,确保客户经理随身携带一本拍纸簿,充分实现了客户拜访、建档、信息管理应用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同时,已利用金融夜课为村民开通银行卡、手机银行,“手把手”指导村民使用,并在村、社区等显著位置张贴申请贷款二维码,让村民足不出户即可扫码申请网贷。目前,该行已向文远果农发放网贷36笔,金额281万元,帮助文远河结出了“甜果”。
在扩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基础上,莱芜农商银行不断强化数字化赋能,推动小额信贷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大力推广“信用e贷”、“信用e贷”、“星火e贷”等一系列网贷产品,运用大数据和科技手段赋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短、平、快”平台优势,有效提升农户贷款申请。截至目前,该行已通过网商贷款3.04亿元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实现了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疙瘩是什么食物,金融土特产是什么":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37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