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钱流入骗子的口袋。
一个令人痛心的电骗案例令人警醒。
电诈高发,期待大家一起打假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翻新快、隐蔽性强,严重危害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022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异常严峻。2022年前两个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1226起,同比上升40.9%,占全区同期立案总数的30%以上。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引起了赤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推广“全国反诈骗中心”App的函》,号召全民反诈骗,人人反诈骗。即日起,红山晚报将推出“全民都在打假”专栏,不定期发布我市各地区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希望身边这些惨痛的案例给人们一个警示,让人们远离电诈,大家一起打击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不仅限于一城一地。如果用一个军事术语来形容,那就是“无差别攻击”。记者以3月18日至25日发生在我市敖汉旗的几起电信网络诈骗为例,向人们展示了骗子是如何轻而易举地打开受害人的“钱袋子”,拿走受害人的血汗钱every 空。
3月18日,敖汉旗发生两起电诈案件。
3月18日,敖汉旗发生两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一起是网上虚假购物案,一起是网上刷单案。
敖汉旗新会镇发生网络虚假购物诈骗。居民陈某在一家公司负责采购药材。2021年12月,因工作原因,经朋友介绍,在网上认识了从事药材生意的朱。一天,朱主动联系,说他在朋友圈看到了发布的收购药材的信息。因为他有陈某需要的药材,质量没问题,双方可以达成交易。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未核实朱某提供的信息,私自通过其银行账户向朱某转账3.6万元药材款。直到今年3月18日,还没有收到货物,他也联系不上朱。此时,陈某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并报了警。
当日,敖汉旗新会镇居民谢某遭遇刷单诈骗。当天,谢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向谢某介绍测试人员的工作。因为谢最近在找工作,所以立刻被电话上的职位吸引,于是按照对方的指示关注了盛智百货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下载了“苏耐网”App。随后,App客服主动添加谢某,将谢某拉入任务群,谢某根据群内发布的信息刷单。谢在刷完第一笔账单后进行取现,被客服告知需要完成3笔账单才能取现。谢不知道的是,这种组合是刷单诈骗的常用套路。按照对方要求完成刷单后,仍然无法提现。谢询问客服,客服以其他理由要求谢继续刷单,否则无法提现。等到谢发现被骗时,他已经积攒了3万多元现金。
3月20日,敖汉旗,两起电诈卷走70万元。
3月20日,敖汉旗发生两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一起被骗63.8万元,另一起被骗2.7万元。
今年3月7日,受害人冯通过Aauto Quicker App添加好友“君哥”。通过私信聊天,冯下载了“介绍的“聊AW”app,并添加了一个自称是某部队军官的“旅行者”。聊天中,这位“旅行者”在他亲自提供的“中粮集团”网页中,要求冯帮助他进行财务操作。操作了几天,冯发现自己收益高,想发大财,就按照客服指引转账。其间,冯通过手机银行转账8次,共计63.8万元。提现失败后,客服说需要再交17万元税费才能提现成功。3月20日,冯向朋友筹钱缴税时被提醒,才发现被骗,赶紧报警。
另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依然属于刷单诈骗。当日,敖汉旗古鲁班蒿乡的李通过微信好友验证,添加了“顺丰速运”的客服。李某以为这是村里的快递员,就没有核实客服身份信息的真实性。随后,客服将李拉进群聊,并在群聊中发来一个“优投App”的下载链接,告知李可以返现任务。下载后,李按照客服要求操作,却被告知操作错误,需要支付2-4倍的补救款才能继续任务提现。当李三次通过中国银联快捷通、手机银行向客服转账时,反诈骗热线96110收到两条预警短信。但李仍抱着侥幸心理,试图提现27000余元,结果未果。当客服要求李支付第四次补救时,李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随后报警。
电信网络诈骗防不胜防。
除了上面提到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月22日,敖汉旗长生镇某村村民李也陷入了网络借贷的陷阱。他在网上借钱时,被骗走了6000元。骗子以“银行卡号输入不正确”为由,引导李进入其他银行卡账户,将卡内的钱转走。
与李相比,敖汉旗贝子府镇女子康某更容易上当受骗。3月25日,康接到一个越洋电话。通话中,对方声称自己是a auto faster的店主,她要对自己购买的商品进行赔偿。商店要求康下载“软视觉会议”应用程序。进入发布会后,店家监控康的手机帮她操作。康某在未核实店铺真实信息的情况下,同意其经营。在对方监控手机期间,呼和浩特反诈骗中心、赤峰反诈骗中心、支付宝反诈骗中心都给康打过预警电话,但都被店家远程监控发现,让康挂断电话,继续引导康转账。最后在店家远程监控的指引下,康某分五次交易转账3.7万余元,随后对方将其拉黑。此时,康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于是赶紧报警。
反欺诈战术总结得很中肯。
针对上述电信网络诈骗,警方已经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警示宣传,这些宣传很好地总结了对付骗子的战术,堪称一针见血。
比如针对贷款诈骗,警察的结论是:“钱没借,手里的钱没了!”鉴定的窍门是:“只要你要钱才给你,就是诈骗!千万不要转账。”
针对冒充客服诈骗,民警总结道:“客服赔偿套路多,记得核实真相!”识别冒充客服退款诈骗的关键是:“谨防陌生电话,多途径确认,防止上当。”
网络投资理财诈骗也被称为“杀猪”。警方总结:“接收自称‘投资专家’、‘投资平台工作人员’的朋友,拉你进入股票、虚拟货币等平台进行投资转移,这是诈骗。”对付这种骗术的诀窍是:“不信,不贪,不转钱。”
刷单诈骗在电信网络诈骗中危害极大,被称为“诈骗之王”。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赚钱容易”的心理,通过“高额回报”的诱惑获取信任。因为本金在骗子手里,受害者往往因为一心挽回损失而失去思考能力,被骗子牵着鼻子走,最终得不偿失。
在此,警方提醒人们,“刷单”是一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不要抱着“贪小便宜”“躺着就赢”的心态,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要随便给陌生人转账,发现问题及时报警止损。
下载安装防骗App,保护你的“钱袋子”
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的实践证明,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可防的犯罪,宣传预防是降低发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赤峰市公安机关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的部署要求,持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力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筑牢全国反诈骗安全防线。在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的同时,为进一步筑牢全国反诈骗防线,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群众被骗的可能性,我市推广下载“全国反诈骗中心”App,筑牢全国反诈骗“防火墙”。
据了解,“国家反诈骗中心”App由国家反诈骗中心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联合开发。集成了诈骗举报、举报助手、诈骗预警、身份验证、风险查询、App自查、诈骗曝光等多种功能,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人们被骗的可能性。下载方法是用户可以在手机官方应用市场搜索“国家反诈骗中心”免费安装,安装后选择并填写手机号进行注册,根据相关提示完善个人信息。同时,警方提醒人们,实名下载安装这款App后,应开启“来电提醒”功能,因为该功能可以自动报警疑似诈骗电话,提示机主警惕诈骗活动。
全媒体记者: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电诈案高发原因分析,电诈案件现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19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