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鸡新闻网
宝鸡新闻网讯“我今年新养了36头猪,现在存栏七八十头!多亏了乡镇干部和扶贫干部的帮助,加上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的好政策,我家过上了好日子。”宝鸡市岐山县荆党镇何家村村民朱芳林高兴地说。据了解,作为宝鸡市的扶贫模范,朱芳林已经实现了脱贫,现在正在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共同致富。
朱芳林一家六口人。他的妻子视力残疾,她的孩子还在上学。由于家庭生活困难,2014年她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改变家里的贫困,他向亲戚借了一些钱,尝试养猪。由于生猪价格低,朱芳林不仅没赚到钱,反而亏了不少。面对困难和压力,他萌生了放弃养猪的想法。
为了帮他减负,乡村两级和帮扶干部为他妻子办理了残疾人补助,还帮他家申请了低保。同时为他分析了生猪养殖的前景,鼓励他坚定信心,继续发展养殖业。终于,朱芳林安心下来了。但是他缺钱,之前借的钱还没还清,这让他很无奈。
困境中,镇村两级帮他协调办理了一笔2万元的小额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他开始建造猪舍,购买小猪,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政府给贫困户这么好的政策,不仅是贷款无息,还有产业补贴。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好好养猪,把钱赚回来!”朱芳林回忆,“后来,我把自己的50头猪卖了,赚了67400元。我用赚来的钱还了贷款,我又买了新的小猪继续养殖。感觉压力突然小了,生活越来越有希望了。”
从最初的十几头猪到现在的七八十头猪,朱芳林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家庭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不仅顺利脱贫,还主动把自己养猪的经验分享给身边的人,当起了“技术指导员”和“政策宣传员”,指导大家依托国家扶贫惠民政策,积极发展养殖业。
据了解,截至目前,岐山县扶贫小额贷款累计发放11347.35万元,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4426户,贫困户贷款率34.29%。活水金融滴灌助力扶贫产业,激活产业“造血”功能,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李)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宝鸡市金融办,宝鸡金融国际":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06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