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贷款虚假材料,信贷员不知情,虚假信息骗取贷款

贷款虚假材料,信贷员不知情,虚假信息骗取贷款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前几天有人开了一个所谓的小额贷款“服务站”,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说信用不好的“黑户”也可以贷款成功。结果,没有经过严格审核的“服务站”的信息,给北京某小贷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损失。2月5日,这起提供虚假出借人信息的小额贷款诈骗案在济南中院二审开庭。

朋友圈发了一条“黑户白户可以借”的消息

2016年,天桥区某写字楼出现所谓的“服务站”。“服务站”开业时间不长,来的都是申请贷款的个人和中介。原来,当初男子刘某刚在朋友圈发布小额贷款广告:“黑户可以贷款!”

很多人都知道,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黑户”和“白户”很难贷款成功。“黑户”是指有不良贷款记录的人,“白户”是指没有任何信用记录的人——前者信用差,后者难以保证及时还款。

广告发出后,“服务站”的其他三名成员杨、郝墨超和刘也相继转发了这条消息。很多人来参观,想通过“服务站”获得小额贷款。四个人还带了很多客户来应聘。

贷款的钱从哪里来?北京某小额贷款公司与杨某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所谓的“服务站”,寻找符合条件的贷款申请人。在“服务站”,钱由刘某刚管理,其他三人各有分工。

100多人中,有32人成功获得贷款。

“最高3万的贷款,公司(每月)利息是两分三分。”刘某刚在庭审讯问中透露,3万元贷款,贷款人需要偿还690元利息(每月),公司承诺“服务站”可以获得贷款人支付利息的30%。

刘某刚透露,当时他们收取每笔6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手续费,出借人同意“出借”。同意本条的中介和客户,请将银行卡留在服务站。贷款发放时,服务站会从卡里拿出“手续费”,然后交给中介或客户。

根据交易记录,刘某刚等4人上传了上百个贷款人的信息,最终有32人获得贷款。然而,到了约定的时间,北京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始找大家还款,但贷款人的联系电话不是空,就是找不到注册地址,刘某刚等几个人渐渐失去了联系。小额贷款公司报警后,同年,警方相继将刘某刚、牟阳、郝某超抓获。后来,刘也主动投案自首。

据统计,刘某刚等4人放贷约91万元,杨某一人也放贷11万余元。

该案一审判决时,刘某刚等3人分别被判处11年至11年4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刘系自首,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

4人分摊19万元“手续费”。

二审期间,刘某刚等人均表示不知道这种做法是犯罪。杨说,自己虽然是北京小额贷款公司签约的“服务站”的站长,但并不在乎钱,也没有能力去核实材料的真实性。他只是看客户提交的材料是否符合北京公司的初步资质。

实际负责“管钱”的刘某刚辩称,他们上传的100多份材料中,只有32份最终通过,说明北京公司有鉴别能力,对提交的出借人材料的真实性进行鉴别是上级公司的责任。但在法官的追问下,刘某刚不得不承认个别报考人员信息存在造假成分。

检察机关指出,一审时,本案不存在主犯和从犯之分,因为刘某刚等四人参与了诈骗的全过程,并均分所得。几个人只是分工不同。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服务站”与北京涉案小额贷款公司签订的合同中,要求保证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并对其办理的小额贷款承担连带责任。所以二审审判长对“服务站”的所谓“审计”如此敷衍地提出质疑。

检察机关还认为,“服务站”四人最终瓜分“手续费”19万余元,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该案未当庭宣判,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本文来自济南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虚假材料,信贷员不知情,虚假信息骗取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023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