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达达图|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各种不良小额贷款和“校园贷”层出不穷。
为什么刚刚脱下校服,积极拥抱“潮流”的大学生,会陷入铺天盖地的“先用后还”、“超低利率”、“无门槛、零利息、零担保”的口号中?这恐怕还是离不开“欲望”和“虚荣”。
如何打扮得更好,成了校园潮人小杰每天醒来的头等大事。对于每一个热衷时尚的年轻人来说,在“高街”打扮,是圈内朋友间的默契。
随着年轻人超前消费观念的兴起,校园“青春债”“校园贷”一度泛滥。豆瓣上,“债务人联盟”团体成员的借款故事令人震惊。
面试中,小杰就是一个例子。他出生在一个一线城市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热爱艺术和文化,如愿考上了本市的电影学院。在高中沉重的学业压力下,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用零花钱买时下的时尚健身杂志,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潮流。在大多数男生还不懂时尚的时候,他已经用压岁钱给自己买了第一瓶男士香水。
小杰,设计专业,会赚外快,满足自己的消费习惯(受访者提供)。
考上大学后,他认为自己的审美真正有了用武之地,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换装潮”的行列中:大二时,他买了杂志上最先流传的“黑红脚趾”,大三时开始尝试不流行的意大利暗街t恤;从一开始,我就有一份兼职收入,所以买一杯星巴克都要小心翼翼。后来每次去市中心购物,都要和兄弟们去佩里酒吧喝几杯。这个“消费飞跃”只用了一年时间。
二十出头,喜欢摄影的小杰开始追联名篮球鞋,小众设计师毛衣。这些新潮的物品轮番上阵,让他觉得自己是校园里的焦点。
小杰认为,自己也是“业务能力尚可”的设计生,一个月接一两次“私人摄影单”能给他带来几百元的外快。这远远跟不上他花钱的速度。除此之外,他喜欢的女生也是“大牌口红收藏家”、“冷门香水香薰专家”、“在网络名人艺术馆咖啡厅打卡的重症患者”。
两个人在一起花钱的速度,即使每年收到几千块的压岁钱,也会压力极大。收支失衡让小杰的生活越来越迷茫。
小杰之前在借贷平台贷款购买的“大牌”物品(受访者提供)
在“臭味相投的好朋友”的极力推荐下,小杰一次次偷偷忍痛开通了某软件的分期付款功能。据他回忆,从最初的500元额度到双十一的10000元额度,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花钱的快感瞬间让他看起来上瘾了。“我记得第一笔贷款是买了一件新潮的t恤和衬衫。当时我觉得也就1000出头,靠自己的兼职和生活费应该很快就能还清了。”
一个又一个债务堆积,他宿舍一件又一件带LOGO的毛衣出现,爆炸鞋盒越堆越高。穿衣越来越凉,小杰越来越不敢回家——他怕父母问他哪来的这么多钱买衣服鞋子包包,他更担心他们知道自己的债务早已入不敷出。
他甚至注意到,曾经对他有好感的女生都开始躲着他,生怕他“光鲜亮丽”的大牌衣服会让她们“觉得不舒服”。
直到2020年的一天,小杰突然一个星期没来上课,同学们才知道他被“借读校园”了。
小杰说,因为自己在多个平台借款,有的“利率高达23分”,根本还不起钱,催债电话一直打来。
“一些深陷其中的年轻人,据说是通过中间平台借钱,然后平台在收到钱的同时抽取20%。”他后来才知道,这种“砍头”相当于一种高利贷。(注:砍头利息是指高利贷或地下钱庄,在给借款人贷款时,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钱。这部分钱叫砍头利息。)
不得已,小杰选择回家摊牌,和父母下跪求饶。在不到两年的网贷生涯中,小杰因为超前消费,欠了十几万。就连平时最以他为傲的母亲,整整一个星期都没有和他说一句好话。
最终,他和母亲签订了一份告白和还款计划,各种贷款的“外债”都还清了,代价是他以后的经济问题将由父母控制。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财务自由关怀”的丧失。
还清所有债务后,妈妈给小杰留言(受访者提供)。
小杰回忆,起初在某借贷软件上的分期金额只有2000元,但因为连续透支,他主动按时还款,反而成了信得过的一方,贷款金额不断攀升。
“双十一之前有一个4500元的临时额度。当时看中了一个联名的名牌手提袋。那一刻,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立刻下单了。”
他也想过“自救”。多个平台的结果就是他欠了几万块钱的债。小杰只好用心爱的时尚物品的二手置换来还债。
“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吊在站台上带走,感觉很复杂。也算是对当初虚荣心和贪欲的赎罪吧。”小杰这样安慰自己。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表示,针对学生的小额贷款,如果信贷主体是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是可行的,并做过相关风控调查;可怕的是,那些打着各种名义和噱头的“校园贷”、“套路贷”,往往在隐秘的地方将黑手伸向年轻人。
“校园贷”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校园贷”原本是指学生向大型银行、金融机构或其他借贷平台借款的行为,有严格的风险控制。校园贷诞生的初衷:一是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提供贷款,二是为学生创新创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020年1月11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发布《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通过对全国各省31家消费信贷提供商的调查发现,消费金融用户普遍年轻化,其主要客户为年轻消费者,其中90后至2000后群体占比50%。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551家。部分小贷公司大学生贷款占比超六成。
目前,中国有4000多万大学生,年轻一代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客观存在且增长迅速。而这些群体,由于经济实力较弱,加上消费大潮,更容易受到过度消费和过度消费的鼓励,往往背负巨额债务来满足一时的虚荣和消费快感,有的甚至最终酿成悲剧。
某手机app疑似数十人因例行催贷自杀(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更严重的后果是,这些年轻人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甚至上了网贷“黑名单”。逾期后,个人征信会受到影响,以后办理信用卡、买房、买车甚至找工作都会受到限制。
无独有偶,小杰的哥哥老韩,一个学工商管理的“富二代”,为了融入所谓的“潮人圈”“夜店咖啡圈”,也买了一个时尚品牌。
他们甚至开始“假冒大牌”、“顶级公司货”,因为他们想“花同样的钱,玩更多的花样”。
小杰和老韩在一起的时候会穿自己的“高端新品”(受访者提供)。
在老韩的消费观里,不买的话会显得和其他哥们格格不入。“圈里的大佬们都感觉出来了,玩不到一起了。”久而久之,这种“吃喝玩乐”的生活态度逐渐深入骨髓,偶尔回到正轨却感觉不舒服。
莆田产的AJ鞋,东莞产的纪梵希、巴黎世家毛衣,都是她们圈子里心照不宣的“少女武器”。
“长期接触这样的社交圈,以及自己养成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大脑中接收到的舆论信息已经将自己的想法模式化,这样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老韩以为自己热衷于这一切,还是因为自己已经把颓废的生活方式当成了理所当然。
不过,现在想来,这种趋势真的很蠢。因为世界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牛皮,小杰说。
为了无尽的欲望,小杰和老韩都在想尽办法“赚钱”。而兼职和家教的额外收入已经不能满足这种“时尚消费”,在各种校园贷中越陷越深。
老韩的朋友圈依旧精彩(受访者供图)
3月17日,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禁止未经许可的机构向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通知还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没有准确地营销这个群体;不得采用虚假、误导或诱导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提前消费、过度借贷;严禁任何干扰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暴力催收行为。
此外,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等持牌机构也受到监管。
但这也意味着,不仅是小贷机构的校园贷产品,包括微信、支付宝在内的年轻人手机中常用的各种互联网应用平台,都可能无法继续为学生提供贷款服务。
但《通知》实施后,无论是小贷公司,还是习惯从网贷平台“预支未来”的年轻人和大学生,都可能面临颠覆性的变化。
此外,《通知》中对于借款人的学籍如何界定,如何进行具体审核,也没有更详细的规定。
4月5日,广东一#工科博士被骗8.5万校园贷,冲上热搜。
爱美需要放松,“奢华来自仪式感。”这个仪式是一个文化和象征性的事件。在这种心理下,适合自己的消费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著名文化学者、法国ESSEC商学院教授丹尼斯·莫里塞特(Dennis Morissette)曾说。
如今的老韩,他的朋友圈还是“醉了”。
小杰大学毕业后,终于上岸的小杰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年底的研究生考试。“回归本源可能真的是我不应该混的虚荣圈子。”他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小杰、老韩均为化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高仿衣服价格一般多少,高仿的奢侈品衣服多少钱":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55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