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路,艰难险阻。
但是回报是十倍以上。
1)分流缺陷
在中国90%左右的卡座中,主要流派是“融合流”。
卡住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积分流的高手整天在那里显摆,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洞。
以一张金卡5W为例,换算成1200。5万积分=100元。
也就是“积分”的人每次能赚100元。
赚钱,“多次小额”是最幸福的事。
比如我一次给你十万,最多开心两三天。
但是隔一段时间给你100,300,500感觉就像遇到了财神。可以开心一整年。
如果你想一天得到回报,你是想一个月得到回报的快递散工,你是想三五年得到回报的工薪上班族,你是职业经理人。如果你想等一辈子的回报,你就是公司的老板。
这种事情,因为奖励太多太分散,总是100块。
积少成多,滴水成流年底算总账。其实总收入不多。
一般来说,“卡卡流”基本上年收入在四五万左右。有些职业,光靠这个生活的人一年就能赚20万人民币。
20万人民币= 1亿积分
而你往上走,一年就达到一百万(月入10万),这样的人全国肯定都有。但只有少数。
为什么,仔细想想,对于“卡流”也有很多限制。
1)不是每家银行都能报价。
最重要的卡是工行、招行、光大和网上支付。
不过光大的点基本都是天津币。
2013年以前,工行只有积分功能,没有积分兑换功能。简直是奇迹.
招行基本就是个屌丝银行。
以及其他拥有宝贵“积分”的银行。比如民生,浦发,建行。
积分的管理就严格多了。虽然也有疏漏。
2)不是每个时间段都可以延长。
对于卢卡柳来说,是一个不断“发现新洞”和“塌洞”的过程。
你找到了得分的漏洞。但银行不是傻子。
最多三四个月后,银行才逐渐发现问题。我堵住了那个洞。
所以这是一个“围剿与反围剿”的过程。
你去BBS学攻略,赚了很开心的第一笔小钱。但是三个月后,洞穴坍塌了。想长期赚钱,就必须长期待在里面。
天天看,天天挖空并尝试钻新的漏洞。
“长期”成本很可怕。相当于占了你的饭碗。
所以用卡能拿几千万积分的人不多。
3)银行的反击。
如果你是民生银行的风控。中国有多少人信用卡积分“上亿”?
不客气的说,按照3000万张卡的发卡量,只有“卡内积分”超过5万分的才能筛选到0.1%。
如果可卡因分数超过500万,可能是0.001%。
如果卡里的分数超过1亿分,那真的很耀眼,藏不住.............
银行不是傻子。也有人在盯着你。
不说别的,一页就有35条语句。如果你的消费记录超过350,你应该发送十封对账信。
光是这件事就足以摊到卡部所有人身上了。
所以“分流”做的不多。
那群人高高兴兴的拿点银行礼物和积分,也是可以的。如果你玩得太用力,就有瓶颈了。
2)借款流程
为“透支贷款流水”。他们非常非常看不起“积分流”。
为什么?为什么看不起别人?标准是什么?
标准只有一个:“赚多少钱”。
积分流的话,赚的大致是几万到几十万的量级。每年都是。
对于“借款流量”,基本是“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量级。每年都是。
也就是相差十倍。
或者你这么认为。每个积分的收益是“千分之二”。
而我们做预算的时候,基本可以做到年化24%的回报,也就是每个月2%。
坐着不动相当于跳十次。
而24%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咳咳,咳咳,之前看《楼市回报有多高》。
这个24%还是低的。比较成功的人一般透支300W,一年赚300W。
“借流”和“积分流”是科技树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借流”看来。你辛辛苦苦贷了款,T+1又匆匆归还,这是严重的“买赠还珠”行为。
“借贷流”的另一个特点是要承担“风险、痛苦和压力”。
如果你每天结算工资,你就是外卖。如果你三年后才得到什么,那你就是高级白领。
不透支“积分流量”。不用担心“5W卡账户三天后到期怎么办”。
积分流量每天数钱,每天100,超级开心。
“借贷流”是一个“风险、痛苦、压力”的学校。
它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用信用卡拼凑出一条长期300W的现金曲线”。
例如,管仲对说:
“哥哥,我要去炸房子。需要首付300W现金。”
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以后肯定能赚大钱。
“只是这个项目要五年后才能实现。五年之内,欠你的300W不能还。”
鲍伤心地笑了;
“哥哥,你去吧”。
“卡什,你不用担心。我会处理好的。”
“五年后,记得回来救我。不然我就没骨头了。”
这是一条非常非常非常悲惨的路线。
在这期间,包不得不承受非常非常沉重的压力。过着悲惨的生活
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劳动强度。
我根本无法忍受这样的精神折磨。
这也是“透支贷款流水”数量如此之少的原因。
所以“借流”和“积分流”基本上是大人的游戏,小孩的游戏。
分道扬镳。
3)花钱享受流量
还有一类人透支信用卡。
如果你看看各大信用卡的BBS网站,还有另外一种人。它每天都在跑起来喊救命。
七张卡欠40W,八张卡欠50W。
“父母是大陆县工人”。
“信用卡中心打电话催款,语气恶劣到让人不想活了。”
这些人的特点是把信用卡里的钱用于“奢侈享受”。
买包,买化妆品,买iphone6。
花了不少时间,真的花钱了,很快几十万。连大件用在哪里都分不清。
这样的人渣,请不要和我们归为一类。
清教徒精神。很多部队不配车,从来不买包,生活用品也很节俭。
对我们来说,信用卡是一种“金融工具”。
是用来投资的。
这是为了保险起见。
4)留点路费。
“贷款流”和“积分流”的另一个区别则是“贷款流”不怕交手续费。
我们不追求“无损”的境界。
快点付钱。
为什么,省一点就好了。
钱越多越好。
因为二阶经济学,你应该从银行的角度去思考。
银行怎么处理这么大的摊子?银行是为了赚钱,为了盈利。
银行大力推广“信用卡”服务,背后是“个人小额贷款”。
银行希望从信用卡业务中保护自己的资本,然后从贷款业务中获利。
如果你砍掉所有的树,明年将会有一场大洪水。
对于“卢卡积分流”来说,他们是一种竭泽而渔的行为。
年底银行“哇,亏了这么多”。
再把数据放大,按照每个人的“贡献”进行排名。你也被列入黑名单了。
我们不想做这样的事。归根结底,我们希望和银行做生意。
银行想贷款给你并收取利息。
我们希望从银行贷款,并支付“合理的”利息。
这里的争议主要是关于“利息”利率。
银行要求信用卡透支18%当然不合理。
分期一般手续费在14%左右,也不合理。
我们希望资金成本在5~8%。
美国的信用卡中心IRR只有8%,还是税前。
所以“透支贷款流量”是愿意支付一定费用的。我也愿意通过各种方式维持自己在银行排名中的贡献。
我们不追求“无损”。
你真是挖了银行的墙角,把自己饿死了。
如果要一概而论说“我们欢迎交1000元年费的白金卡”。
如果“个人小额信贷”更有创新性就更好了。
(yevon_ou@163.com,2016年6月24日下午)
最后推荐一些微信官方账号。
前两天媳妇查我的财务,发现“徐瑞琦”只发表了四篇文章。我已经奖励了两次100元。
为什么?因为写的真的很好。尤其是今天的热点新闻,“英国退出欧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借款是流入还是流出,借款流程分为几个环节":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398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