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行驶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丙社坝大桥上,向右望去,可以看到六库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既有傈僳族元素,又有现代风格——团结社区矗立在怒江边。夕阳下,写有“感谢共产党和总书记”十个大字的黄色墙壁闪着金色的光辉。沿着宽阔的柏油路进入小区,绿化带环绕着小区居民楼、幼儿园、医院、超市、文化活动广场,缓缓吹来的河风让人心旷神怡。
劳动者在传授产品制作技能。
“咦?平时热火朝天的蓝牙耳机生产车间,今天怎么能安静下来?是因为经济困难吗?”我赶紧拿出手机,给负责人拉门打电话:“拉门,你在哪里?”车间里为什么没有员工?”“我在家!”拉蒙回答道电话里说不清楚。你动起来不方便。我马上去你家。”我对肢体二级残疾的拉门说。
腊门一家四口原本住在六库镇赖茅村吕营堂2组。这是村里仅有的几户不通的人家之一。每天接送孩子上学要花三个小时。一家人热切期望门前贫瘠的十亩旱地能维持生计。腊梅和母亲李洁牛都是残疾人,日子很不好过。
制作蓝牙耳机
2018年,为了改变家里的困境,腊梅去了广东蓝牙耳机厂打工。他克服了自身残疾、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通等各种困难,潜心研究耳机生产技术。从最初每天生产80个耳机,合格率达到70%到每天生产90个耳机,合格率达到95%以上。他的工资收入也随着自己的努力而上涨。
2020年1月,腊门一家四口搬到六库镇团结社区后,心思缜密的腊门看到了创业的曙光。他马上联系了之前在广东工作的老板,双方很快达成合作。腊门一边向银行申请扶贫小额贷款,争取到5万元创业发展资金,一边加快生产人员的培训和生产设备的购置安装。5月25日,田明蓝牙耳机正式投产。然而,那天他输了300多元。
扶贫车间一片忙碌。
看到亏损,父母整天唉声叹气,劝我们尽快关门停产。腊门安慰他们父母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些工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从山里搬出来的穷人。他们学历不多,但我这几天偷偷观察了一下,20个工人里有八九个技术掌握的很好,慢的员工会有提高。放心吧,爸妈!”做好父母工作后,狠抓员工培训,严格控制来料管理,提高产品合格率。另外复制了在广东工作时的先进管理经验,最终实现了每天净利润达到200元的目标,净利润长期稳定在200元-300元之间。
“为什么今天没有生产?”来到腊门家,我赶紧问。“书记,今天没有生产是因为物流受疫情影响。物资要三天才能到达六库,只好耐心等待。”“哦!原来如此!”我悬在喉咙里的心落了下来。坐下后,我边喝茶边问:“腊门,和在广东打工的工资比,你的收入是高还是低?”“肯定要低得多。我在广东的时候,一个月一万多。”喇嘛们回答道:“但是我的父母已经老了,孩子刚刚出生。我现在不能离开家。最关键的是,这条生产线可以为附近20户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未来打算再增加一条生产线,生产充电线系统。这条生产线投产后,预计将解决70户贫困家庭的就业问题。最后,我的目标是稳定120个贫困家庭的就业。现在每个人每个月拿2500元以上都不是问题。”拉门自信地说。
我们与员工合作生产蓝牙耳机。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给了搬迁群众“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的机会。拉门虽然身有残疾,但他的心里装着为更多穷人创业的初心,用自己佝偻的身躯撑起一片蓝天,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怒江州委州政府紧紧围绕“稳搬迁、稳产业、稳就业、稳生活、稳人心”,多项保障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近创业就业,让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像一个春风。
云南网记者齐袁通讯员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怒江州扶贫产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扶贫":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383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