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民唐先生遇到一件烦心事:借钱时被借贷平台收取“砍头利息”。贷款金额6.2万,实际支付3.8万,而还款总额7.4万,利息高的吓人。唐先生想协商提前还清,因为费用问题谈不拢。
符合
借六万二到三万八
2019年5月初,唐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可以提供贷款服务。那段时间,唐先生正好手头有点紧,就赶紧和对方确定了贷款意向。
几天后,唐先生如期赴会,见到了之前和他说过话的那个人。对方自称只是中介,随后带他来到位于南宁市南湖杜明A座14楼的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南宁第三分公司(以下简称宜信普惠)。一个姓于的业务员负责办理他的贷款。
“从送材料到结算,2小时左右贷款就下来了。”唐先生注意到一个细节。他发现,当初贷款只有4万元,但签合同时贷款金额变成了6.2万多元。对此,业务员的解释是,多出来的费用是手续费和服务费。
“业务员列了还款分期表,每月还2067元,一共36期。”唐先生说,当时觉得每月还款不高,所以没有仔细计算平台的利息,也没有考虑后果。“当时太着急用钱,也没敢跟爱人说这笔贷款的事。”
唐先生的手机记录显示,5月9日下午3点36分,他收到一笔4万元的款项。40分钟后,系统自动抽取2000元”。后来才知道,这2000元是给中介的,实际只有38000元。”
▲唐先生借了6.2万,实际到账4万,还被扣了2000。
愤愤不平的
知道利息高,每个月都会流着泪还。
一个偶然的机会,唐先生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朋友,朋友把唐先生叫做套路。唐先生遇到的这种情况,业内称为“砍头利息”,通常指高利贷或地下钱庄。贷款给借款人时,会先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钱。合同上说他要还74400元(2067元/月×36期),但实际到账是38000元,所以利息会达到36000元。换算下来,年利率近32%。
2020年1月,唐先生来到宜信普惠进行交涉,希望提前还清贷款,减少利息损失。工作人员告知,在贷款已经还了8个月的情况下,如果要提前还清,需要一次性还款38000元。“3.8万正是我收到的钱。换句话说,我以前是要付利息的。”唐先生觉得成本太高,希望对方能去掉一部分,但对方拒绝了。
来来回回,唐先生跟宜信普惠交涉了三次,双方都不让步。有一次,双方还去了派出所。警察认为是经济纠纷,让双方协商。如果有暴力催收,警方会介入。唐先生想过故意拖延还款作为筹码,但最后妥协了。系统显示逾期一天意味着多200元。另外,我也担心对方会打电话骚扰家人和同事。"
作出反应
详情已告知合同受保护。
3月12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宜信普惠南宁第三支行。一位自称经理的工作人员说,“按照总部公司的流程,我们店无权,不接受这个采访。我们会向北京总部汇报此事,相关部门会与您沟通。”
3月13日,宜信普惠北京总部工作人员回电称,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已详细告知相关费用,整个过程会有视频记录。他们服务的借款人大多是从银行贷不到款的人。“这类客户的信用信息较差,所以为了保证贷款人的利益,我们需要收取手续费、服务费、保险费等。提前。”
上述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说,很明显,借款人往往没有钱支付这笔前期费用。“如果对方没钱还,我们可以借给他。而且这笔费用是包含在本金里的,贷款下来后会直接扣除。整个行业都在这么做,这也保证了平台能继续运营下去。”
针对唐先生的诉求,上述工作人员回应称,合同约定的利率不超过36%。受法律保护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继续执行。“如果借款人想免除一部分费用,必须满足相关条件,比如提供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者疫情导致企业周转出现问题等证据材料。”
对此,南方法律援助律师麦熊英认为,唐先生的借款本金应为3.8万元,而非合同中的6.2万元。“利率按合同执行,借款人有权拿回多出来的利息。”
调查
涉事平台已被投诉多次。
官网显示,宜信普惠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北京。2012年,该公司推出了一个名为“宜人贷”的个人对个人借贷服务平台。据天眼查了解,宜信普惠在中国有800多家分支机构,其中广西有23家分支机构。
在此前的一些公开报道中,宜信普惠部分地方分支机构因涉嫌非法开展金融业务宣传或暴力催收活动,被地方政府部门责令关停。
3月12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打开公益消费投诉平台,输入“宜信普惠”等关键词,共有5376条投诉。很多投诉都与砍头和高息有关,有的甚至指向宜信普惠涉嫌暴力催收。
编辑楚
本文由南华早报原创。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者将被起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南宁借钱,南宁贷款中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26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