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第二故乡湖北荆门,是一个四五线城市。以前是传统的,封闭的,古老的。我记得在老城区有一条很长的主干道。夏天近40度的高温,常常把这条老柏油路烤得焦臭难闻,就像烤肉串一样。留下来的人就像串在一起的咸鱼。虽然形状不同,但也能一眼看到未来。
这次下乡过年,记者感受最深的依然是荆楚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淳朴的乡村情怀。一次偶然的相遇,记者遇到了老陈。
靠天吃饭变成了“土里捞金”
那一天,外面寒风凛冽,里面火旺。不一会儿,屋子里就挤满了陆续来给陈先生拜年的亲戚邻居。老人和孩子都围坐在一起吃瓜子,吃水果,拉回家。不知不觉中,陈先生的家庭收入一时间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与其他家庭不同,陈先生家没有花钱的大学生,但也没有其他有能力的劳动力。家里四口人,母亲80多岁,常年患病,妻子智障,儿子年幼。老陈成了全家的顶梁柱。2017年之前,家庭年收入只有8500元左右,这对一个四口之家来说无疑是捉襟见肘的。
但这个春节,谈及年收入,记者没有听到忧郁、叹息和沉默。随着春节的庆祝,陈先生故意说,“去年我家总收入达到2万元,比上年翻了一倍多。”这句话能让我们这些正在回国的客人大吃一惊。
我记得我在农村的家乡,就像小学课本里的那首诗:“锄草的时候是中午,汗水顺着泥土往下滴。”大家都习惯在土里挖,致富太难了。
老陈继续解释,“去年我家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种地、打零工、天然次生林保护工程补助等。这些收入基本固定,不超过8500元;但我参加了小额贷款分红,在湖北一家食品公司投了10万扶贫贷款,年底分红6000元;我参加了食品公司的1000袋香菇种植项目,年底又赚了5500元。”舒爽的笑纹不禁在老陈脸上荡漾开来。
老陈说,他迷上了脱贫的大钱:“企业+”产业扶贫模式。他直言:“我家收入的大幅增长得益于小额信贷股份。”“陈总,你刚才说的‘企业+’产业扶贫模式是什么?我只听说过“互联网+”……”
“你可以理解为增加收入的三个来源。一个是保证收益。通过企业提供6%的保底收益,确保贫困户每年有6000元的基本生活来源保障。二是工资收入。通过促进就近就业,贫困户可以‘转移劳动力’,获得工资性收入。例如,在绿林镇有一个叫李权的村庄。60户贫困户与食品公司签订了固定或临时用工合同,月收入可达1000元。第三是运营收入。食品公司回收并以不低于市场价的标准销售贫困户种植的蘑菇。贫困户人均年销售收入6000-7000元。”老陈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
金融网格化带动全村奔向小康
陈先生家住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绿林镇五台村。他位于山区。《侠客行》《绿林村》大家都听说过,但《绿林镇》的名气略逊一筹。近年来,这个镇是湖北省扶贫开发重点乡镇。
记得小时候最不愿意走的就是下雨的乡间小路,因为会弄脏我新买的球鞋,而现在那些美好的回忆好像都被封存了。老陈告诉记者,农村的泥泞道路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水泥路早就铺好了。近年来,绿林镇还被评为“全国生态乡镇”、“湖北省生态乡镇”、“湖北省文明乡镇”、“湖北省旅游名镇”、“荆楚十大最美乡镇”...
后来陈一之强调了一个专业术语——“金融服务网格化”,似乎给他带来了很多好处。记者发现,“金融服务网格化”其实是当地农村商业银行的一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即在京山县工业园区划出一个网格,快速连接企业实施服务。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镇现有贫困户626户,袋菇产业是全镇的支柱产业,也是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
老陈所说的“小额贷款”,也是当地农商行推出的“买断+托管”的新概念。
老陈说,所谓“买断+托管”,就是按照每户“10万元以内、3年期限、无担保、无抵押、全额贴息”的标准,向符合贷款条件的绿林镇贫困户提供小额扶贫“蘑菇贷”。贫困户根据蘑菇种植棒价格计算“买断”数量,将“蘑菇贷款”资金支付给食品公司;贫困户“买断”的菇棒由食品公司“管理”,按不低于同期市场价的标准计算“管理”菇的收益。
离开老陈家后,记者从京山县扶贫办主任石攀处了解到,“目前全县已有21家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吸收592户贫困户贷款5893万元,预计年分红355.2万元。2017年已分红552户253.8万元。"
听了老陈的描述,记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工业发展困难的四五线城镇,长辈们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淳朴的性格,跟上了时代的潮流。他们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像年轻人一样享受小康生活,也可以玩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无论时代变化多快,唯一不变的是农村贫困户的信念:“我们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本文来自《国际金融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湖北京山有哪些农庄,湖北省京山县农村信用社电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778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