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山西朔州一县,人文荟萃,木塔世界奇塔,国家园林县城,北方瓷都

山西朔州一县,人文荟萃,木塔世界奇塔,国家园林县城,北方瓷都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在山西省的北部,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县。历史上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人才荟萃。这里的佛教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木塔精美,堪称奇迹;这里经济不广,没有煤矿可挖,但却建成了国家园林县城,开创了北方瓷都的先河。

这个县隶属于山西朔州应县。它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南端,东临恒山,南临雁门之险,北有大同煤海,西有朔州电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土高原。全县面积1708平方公里,辖3镇9乡,298个行政村,33万人。

1,one & # 34龙凤之乡,宰相之乡。

应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应县,战国属赵地,秦属雁门郡,西汉建县。直到五代时,晋王李克用晋城郡建立颍州。此后五代,辽、宋、金、元、金城诸郡,皆归颍州管辖。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晋城省入颍州,属大同府。民国元年(1912年),颍州改为应县。

建国之初,应县隶属于察哈尔省。1952年改为山西省,先后隶属于雁北区和雁北区。1993年划归地级市朔州市管辖。

应县历史上名人众多,有“龙凤之乡、宰相之乡”的美誉。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唐朝的李等六位皇帝,辽代著名女政治家、首任皇后郭等四位皇后,以及众多的礼仪之士。

应县历史上的名人有:李克用(我军使者、唐末军阀)、李(唐末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李思远(后唐第二帝)、李从厚(后唐第三帝)、安(后唐大臣)、(辽代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高(金)。

(萧太后的照片)

第二,一个以最高的释迦牟尼塔闻名的旅游县

山西应县佛宫寺萨迦塔位于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竣工。它是中国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建筑,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木亭塔。应县木塔,举世无双的“佛寺萨迦塔”,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坐标,也是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堪称“世界第一奇塔”,2016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佛殿寺内的释迦牟尼塔,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迹,塔内藏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木塔中的每一层都由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楼外面有24根柱子,里面有8根柱子。木柱之间使用许多斜撑、横梁、檩条和短柱,形成不同方向的多梁木框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材3000立方米,重约2600吨。整体比例恰当,建筑宏伟,艺术精湛,外观稳重庄重。作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不愧为& # 34;世界第一宝塔& # 34;整座塔是纯木结构,没有钉子和铆钉。整个塔由一个斗拱将各级柱、梁、梁连接起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鉴于应县木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县木塔早已成为人们敬仰和向往的旅游圣地,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该景区曾被山西省文明委评为山西省文明景区,被誉为& # 34;“山西省文化旅游县”称号。

3,国家园林县中的绿色县。

总结应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光辉历程,主要体现在a & # 34论“绿”字,即绿色生态立县,开创了应县建设美丽县城的新局面。

应县县委、政府一班人认为,应县要想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绿色生态。也就是说,要做到“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县委、政府多次强调,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应县常住人口100980人,总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对此,县委、县政府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大力提高县城绿化水平。园林县城创建以来,结束了县城树少质差的历史,形成了林、水、城、人和谐交融的宜居环境,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422.4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5.2%,绿化覆盖率达到39.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2平方米,绿化指数达到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其他主要方法有:

首先是提升道路绿化的档次。建成区主次干道22条,总里程55.6公里,完成绿化长度53.6公里,道路绿化普及率96.4%,道路绿地达标长度48.2公里,道路绿地达标率86.8%。迎宾北路、青宁街等8条道路被命名为省级园林道路。

二是加快园区建设。按照亲水、便捷、绿色、美观的原则,先后建成青宁公园、迎宾公园等14个公园和游园,总绿化面积112.6万平方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5.6%。在应县,迎宾公园是全县最大的公园,面积达400多亩。清宁公园,最具功能性的公园,现已成为市民享受绿色和文化的最佳场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运动公园”。

三是完善居住区绿地建设。居住区绿地以环境优美、舒适方便、设施齐全为基础。全县有27个居民小区,66个单位大院,总面积108.6万平方米,绿化率97.2%。西苑、惠泽花园小区等14个小区,县财政局、四中等36个单位被省住建厅命名为省级园林小区、花园式单位。

四是扩大防护林建设面积。2017年春季,应县城区常征路、青宁街外围栽植杨柳6000株,扩大防护林面积20万平方米,全县防护绿地落实率达到100%。绵延百里的龙首山郁郁葱葱,成为京津风沙源的天然屏障。种植绿植促水,开发与保护齐头并进。“两江四岸”水岸线自然绿化达到83%,河道绿化普及率达到86%。

总结一下,设立应县,说到底就是两点:一是环境民生,二是青山绿水美。绿色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应县创建美丽园林县城,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绿色产业支撑,就没有应县的国家园林县。鉴于应县在抓绿色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贡献,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17年10月27日,住建部命名应县为国家园林县城。

4,一个创作& # 34;北方瓷都创新县

近年来,围绕建设全国重要陶瓷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应县不断争创“瓷”的规模,不断提升,奏响了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进行曲,让精美的“石”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演了一出大戏。

《应县志》记载,应县陶瓷发源于辽宋,成于明清,盛于80年代,盛于当代。特别是2012年以来,应县县委、政府以陶瓷产业为主导产业,汇聚全县智慧和力量,以建设全国一流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为目标,不断推动传统陶瓷企业升级,加大新产品开发、品牌创建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快陶瓷产业整体转型。

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展,应县现有陶瓷企业20家。其中日用瓷生产企业17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2家,工艺美术瓷生产企业1家,15家为规范企业,占全县规范企业的36.6%。20家企业30条生产线。日用瓷27件,年产能10亿件,年产值20亿元;陶器2件,年产能5600万平方米,产值19.6亿元;1 .年产4000万件工艺瓷器。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0亿元,从业人员2万人,年销售额近40亿元,利税近2亿元。应县已成为中国主要陶瓷产区之一。

相比之下,应县陶瓷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基本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陶瓷行业实现了全机械化,燃料全部为天然气。产品系列齐全,主要生产经销日用瓷、建筑瓷、工艺美术瓷等50个系列,包括剑骨瓷、镁质瓷、高白瓷、强化瓷、名人字画、山水古玩等新型高端套餐。尤其是日用瓷和工艺美术瓷,润泽如玉,晶莹剔透,薄如纸,洁白如玉,明如镜,甜如声,代表了产业发展的高端和前沿。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部分出口欧美、中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年出口量2亿件。应县陶瓷在市场的开拓上,基本做到了因“市”而兴,跟随“市”进行差异化竞争,形成了线上、线下、超市三足鼎立,国际国内法规并重的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了从数量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应县陶瓷产业从中国的“追赶者”跃升为“领跑者”。

尤为可喜的是,陶瓷行业的“井喷”发展,使得整个行业具有了强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十三五”目标,全县日用瓷生产线将发展到50条,年产20亿件。仅今年,总投资9.84亿元的14个陶瓷项目开工建设。

从应县陶瓷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一个在国内陶瓷领域崭露头角的陶瓷& # 34;黑马& # 34;已经出现了,在不久的将来应该是一个宏伟的县城& # 34;北方瓷都& # 34;这一形象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山西朔州一县,人文荟萃,木塔世界奇塔,国家园林县城,北方瓷都":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69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