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支付宝花呗用户向记者反映,收到“花呗服务升级”的提示,提示用户需要签署《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提交授权委托书》(以下简称《授权委托书》),同意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提交相关信息。
华远回应称,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华远的相关信息将逐步纳入征信系统。保持良好的习惯不会影响信用记录。
“华远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使得华远的业务操作更加规范。对于行业而言,未来华远提供的庞大用户数据也可以对整个信用体系产生价值,让商业银行和信贷金融机构在评估用户资质时有更丰富的维度。”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苏告诉记者,总体而言,这对金融数据系统的完善是有好处的。
不同意升级会影响花呗的使用。
委托书显示,在取得用户授权的基础上,根据用户获得的授信额度的具体来源,由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或提供授信额度的银行为主体提交用户的信用信息,并纳入征信系统。
具体来说,有两个核心内容:一是允许被授权人查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使用其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二是允许被许可人自行或委托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其他依法设立的个人征信机构报送授权业务中报送和生成的基础信息、信用信息(包括违约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
据了解,用户同意授权升级花呗服务后,其基本信息、花呗额度和还款情况将按月上报央行征信系统。
记者体验发现,如果用户延迟选择升级,可能会影响花坛的使用。根据官方回复,信用授权后如有异议,用户可通过关闭花呗终止授权,关闭后用户花呗将无法正常使用。
那么,用户如何知道是否访问征信呢?记者测试发现,在“花呗”-“我的”-“相关合同及产品说明”一栏中,如果页面出现“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及提交授权委托书”,则只有“花呗用户服务合同”、“芝麻服务协议”及产品说明的用户将访问信用信息。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告诉记者,此次事件意味着个人用户的信用体系正在逐步完善。随着华远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个人用户的信用状况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金融机构,未来一些不良用户的套利空也会减少。
视频截图
去年,接入工作已经开始。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华远开始逐步有序推进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征信系统)的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今年6月3日,中国银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中国银监会重庆监管局已批准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蚂蚁集团旗下的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金服公司的专属品牌。蚂蚁金服的获批,意味着蚂蚁花呗和借呗的品牌获得了消费金融牌照,未来的运营将更加合规透明。
记者注意到,根据花呗服务升级的提示,花呗服务将由蚂蚁金服公司单独或联合提供信贷服务,并签订相应的信贷合同。也就是说,蚂蚁花呗的运营主体由“网络小贷”变更为“持牌金注销”,即由重庆蚂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变更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零一研究院院长余百成告诉记者,之前,华远的主营业务是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今年起,花呗的业务转移到蚂蚁消费金融机构,各类贷款牌照商接入征信系统是大势所趋。用户需要平常心对待。
那么“花呗”纳入征信系统后,如果拒绝还款,会对个人征信和个人贷款产生什么影响?
余百成表示,一旦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意味着个人用户在花呗的贷款和逾期、违约信息都将进入央行征信系统。如果出现违约和逾期行为,会对用户未来的房贷、车贷等大额贷款产生影响。但在不逾期的情况下,不会受到用户的影响。
王鹏博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华远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代表着个人征信系统覆盖的逐步完成。征信报告作为我们的经济“身份证”,客观全面地记录了个人的信用活动,包括还贷和信用卡。个人用户如果逾期,会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房贷、出行、就业等。
苏强调,在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后,个人用户的征信数据将更加详细。同时,也要注意之前存在于传统商业银行的“鄙视链”,即过度使用互联网信贷产品可能会对用户在传统商业银行申请房贷、信贷的审批和额度产生不利影响。
专栏主编:顾万全文字编辑:方盈题图来源:上官图编辑:朱颖
来源:作者:证券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花呗接入央行征信不同意,花呗以后接入央行征信,接入后会有之前的逾期记录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456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