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大地壮阔辽阔。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扎实推进“马蒙奔腾2022”审判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弘扬“蒙古马精神”实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86857件,审判执行84113件,同比上升4.15%和14.88%,结案率96.84%。全市法院案件质量效益考核取得全区第三名,38个集体、85名个人受到自治区级以上表彰。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满洲里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结合本市水果出口市场买卖合同纠纷频发、承担小额贷款职能的中小企业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深入满洲里富森国际物流置业有限公司、满洲里程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并通过走访企业园区、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送法官进企业”活动,提示从事水果出口业务的商户及时保留货物销售相关证据,通过及时对账结算确认债权债务金额。 参与企业认为,活动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高企业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
2022年,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构建“1+1+N”帮扶企业体系,出台100多项体制机制,开通企业“绿色直通车”服务。全年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建立、审核、办结涉企案件22171件;开展“企暖行动”,设立“法官工作站”,与市工商联联合引入民营经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引入知识产权要件审判,受理商标权、侵犯网络传播权案件,撤诉成功率91.85%;落实“大讨论活动”征求的240条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成立银行改革网上退费、办案延误等问题,推出“订单式”服务模式。同时,全市法院以司法建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出司法建议125条,促进企业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合法经营能力和合法维权能力。
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2022年7月19日,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被告人赵某某等19人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洗钱一案。经查,2014年3月至2019年8月,被告人赵某某冒用多家公司名称,捏造事实,通过散发传单、投放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并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先后以呼伦贝尔某投资担保公司、呼伦贝尔某投资管理公司的名义,与1159名投资人签订项目投资管理合同,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累计非法集资14亿余元,共造成576名投资人1.8亿余元。该案超过一半的受害人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呼伦贝尔法院开展打击养老金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审理的涉及人数最多、金额最大的案件。该案的圆满结案,扎实推进了平安呼伦贝尔建设。
全市法院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筑牢平安呼伦贝尔防线,依法严惩了、邓等在全区有较大影响的犯罪分子。2022年,全市法院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66件75人,其中包括呼和浩特市CPPCC原副主席白云、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原副厅长张小敏等。
采取措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近日,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狩猎、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案在牙克石市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齐某常年用猎犬猎捕、贩卖驼鹿、狍子、野猪等野生动物。法院判处被告人齐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万元,责令其赔偿因猎捕野生动物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共计21万余元。
北疆绿化离不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呼伦贝尔法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环境资源案件“四位一体”审判执行模式,推动所有重心、机制、人员向审判一线倾斜,开展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执行案件“四位一体”集中审理,引入“审判团队”介入模式,建立环境资源审判专家智库,提供专业技术和理论支持。
同时,呼伦贝尔法院积极打造生态环境保护“呼伦贝尔模式”,制定办理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指南,编写环境法律参考书,发布环境资源司法白皮书,进一步统一判决尺度和量刑标准;立足基层法院区域实际,设立7个法律服务工作站;创新补种、劳动补偿、认缴碳汇等各类环境资源审判判决的执行方式。,建立呼伦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提高呼伦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刑事案件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与讷河市人民法院建立嫩江流域环境资源审判省际司法协作机制,共同解决嫩江流域破坏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保护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立足现实,融入城市社会治理。
2022年5月,陈巴尔虎旗人民法院开展“为群众办实事,让法官进网格”活动。不到10天,诉前化解矛盾40余起,成效显著。这只是呼伦贝尔法院探索诉讼源头、促进社会和谐工作的一个缩影。
全市法院突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管控等关键环节,着力构建源头预防、排查化解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积极探索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有效激发了祖国北疆“乔峰经验”的生机和活力;全力推进24小时独立诉讼服务,打造“一站一平台两中心”呼伦贝尔诉源治理品牌,与市非诉调解中心签订非诉调解司法确认“总对总”联动协议,共建“人民法院诉源治理中心”,将海拉尔区人民法院、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法院设为试点法院;建立“非诉示范社区”和“非诉企业示范点”,搭建百姓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构建人民法院“一庭一牌”工作格局,依托“易博乐”法官便民室、“草原明语”调解室、“和谐”四语法官工作室等载体,服务乡村振兴。
“2023年,全市法院将坚定维护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为努力开创呼伦贝尔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呼伦贝尔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范巧兰说。(安斌·贾丹)
(人民法院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发挥司法作用 建设亮丽北疆——呼伦贝尔法院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30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