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慈涧镇江沟村农民童长明因肾病手术无法外出打工。今年7月,他通过手机扫码进入“洛阳智慧乡村信息系统”,申请了突发重度困难户和创业小额贷款。镇村干部看到信息后,立即入户核实。当月,按流程将他们纳入监控对象,帮助他们办理了4人低保和5万元小额贷款...
今年以来,新安县把智慧乡村基层数字化建设作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对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洛阳智慧乡村系统”基层数字化模块,实现了政务“码”,在手机上办理156项便民服务。
今年5月,慈建镇江沟村试运行以来,共有19户村民通过手机扫码申请便民服务,涉及教育、卫生、小额贷款、就业等民生问题。对于这些业务的办理,村干部发现有材料缺失的要先审核并及时告知,不能操作的代为办理。“基本上材料会交给村里,剩下的由村里处理。”邓凯拓高兴地说。
新安县磁涧镇江沟村第一驻村书记李鹏说,罗阳智慧村信息系统数字化建设在基层实施以来,农民不仅可以足不出户申请便民服务,还可以向43个行业部门咨询、提建议,连同反映的问题“一键直达责任单位” 实时反馈问题,查看各级公示,实现了“指尖上的信息交流,手掌上的实时监管”,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新安县作为智慧乡村数字化建设试点县,今年4月初开始从近2000项服务事项中梳理出11大类156项与农村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智慧乡村信息系统。农民只需扫描二维码开通便民服务,就能了解受理范围、电话办理、办理地点、所需资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表格附件下载等信息。
目前,新安县273个行政村的村民信息已全部导入洛阳智慧村信息系统,系统二维码已打印在各村便民服务联动卡上,发放到全体农民手中。“扫描农民的二维码,还可以看到农民的基本信息,比如哪一年脱贫,获得过哪些荣誉,什么时候换过厕所,享受过什么样的政策等等。信息很明确,对乡村振兴、防止返贫意义重大。”新安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陈卫东说。
(包络融媒体记者李鹏通讯员高月侯艳艳文/图)
新安县谢寺村村民在家门口扫码查询便民服务政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安县:156项服务乡村群众事项“码”上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148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