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银行员工泄露客户信息的情况并不少见。除了银行被处罚,员工还将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务。
作者|张浩东
生产与支付百科全书
在个人信息安全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银行员工有时会给客户以沉重的打击。曾经被认为最安全的银行,现在也面临着员工泄露客户信息的问题,六大国有银行也不例外。
01
被控泄露客户信息
去年,大华银行一名女员工误入冒充公安人员的诈骗陷阱,导致数千名银行客户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这名女雇员还被控13项违反银行法律法规的罪名。
女员工为了主动报案,轻信假的“上海市公安局”,让26岁的银行女员工泄露了大量客户信息。然而,在警方的实际调查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大华银行的女员工在大约两周的时间内,查看了3300多名银行客户的信息,并向一名自称“上海公安”的人提供了1166名中国客户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敏感信息,被警方指控非法查询银行客户信息。
去年4月6日至22日,通过银行系统,女员工大华银行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做了超越其岗位权限和范围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大华银行客户。
事件发生后,大华银行表示,该员工因违反银行规定而被解雇,大华银行的信息技术系统仍然安全,可以保护客户的银行账号,并采取了包括立即关闭受影响客户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应用在内的多项措施,以确保受影响客户免受欺诈。
大华银行总部位于新加坡,于2007年12月在中国注册为全资子公司,并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厦门和成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因向部分借款人收取咨询服务费,被银保监局罚款300万元。
02
很难完全消除
近年来,银行员工频繁出售用户个人信息,尤其是去年,多家银行出现了员工泄露客户信息的情况,这也反映出银行在内控管理上的不足。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此前公布了广东省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件与银行员工泄露客户隐私有关,银行员工出售客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再次被曝光。
2017-2018年期间,中国建设银行某客户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将业务活动中获取的31465条银行客户账户信息非法出售获取收益,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去年7月,宁夏银保监局开出罚单,曝光了工行某支行员工涉嫌倒卖客户信息的违法事实,该员工因此受到终身禁业处罚。
处罚函显示,中国工商银行银川西夏支行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员工违规查询、泄露倒卖客户信息,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第四十八条第二项、第四十八条第三项,对工行银川西夏支行给予40万元的行政处罚;给予振华警告的行政处罚;郝亚坦被给予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
由此可见,即使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仍然无法避免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出售用户个人信息,很多银行员工为了个人利益出售用户个人信息。
事实上,银行很多基层岗位待遇并不好,高薪只针对少数高管。对于柜员、客户经理等大部分岗位来说,不仅没有预期工资,还面临着绩效考核的压力,这也让一些银行员工开始想方设法走非法捷径。
非法出售的客户信息往往流向小额贷款公司。银行员工为了获得一点点利润,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也促成了行业售电风潮的形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员工泄露千名中国客户资料被控诉,银行员工泄露公安查询信息分析":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121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