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到2016年,莲花健康的营收连续六年下滑。图/视觉中国
资料来源:莲花健康年度报告
半年亏损6029万元,莲花健康近日公布2017年中报业绩,让这位曾经的味精行业“老大”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上世纪90年代,莲花味精的市场份额一度位居第一,但近6年来其营收一直在下滑。产能落后、债务负担、转型晚、行业衰退,让这家老牌国企大不如前。2014年底,新股东重组莲花味精资产,2015年底宣布进军智慧农业、大健康领域,扭转业绩下滑,但效果并不明显。业内人士认为,莲花健康承担的债务负担短时间内难以改善。当行业趋于“专业化”时,其多元化发展的选择令人担忧。
6年营收减少近10亿元。
8月30日,莲花健康发布2017年半年报。虽然其营收同比增长1.67%至8.87亿元,但亏损达到6029万元。莲花健康并未对亏损给出明确解释。
新京报记者自9月8日起多次联系莲花健康,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认为,莲藕健康受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资产重组后莲花的健康负担更重;另一方面,味精行业整体竞争激烈。因为家庭食用味精较少,所以莲花味精以餐饮企业和企业为主,导致其价格低,毛利低。一旦竞争激烈或者促销力度稍大,就容易造成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莲花健康的前身是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上世纪90年代,莲花味精曾是河南省的一张产业名片。1998年莲花味精上市时,在国内家庭消费市场的份额在40%以上,占全国味精出口的80%以上,居全国首位。
然而,近年来,莲花味精的生活并不轻松。2011年至2016年,莲花健康营业收入从27.6亿元逐年下降至17.7亿元;2011年、2013年、2015年分别亏损4.59亿元、3.29亿元、5.08亿元。2012年、2014年、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3657万元、2387万元、6525万元,盈利不足以弥补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近六年来,莲花健康主营业务味精的收入呈下降趋势。2011年,其味精收入为20.23亿元,占收入的73.38%。到2016年,其味精营收已降至12亿元,营收占比67.9%。
相比之下,同样是味精生产企业的阜丰集团和美华生物却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2017年上半年,阜丰集团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83.4%;梅花生物净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53.43%。2011-2016年,阜丰集团营业额从83.99亿元增长到118.03亿元,净利润从6.04亿元增长到10.92亿元。美华生物营收由68.7亿元增长至110.93亿元,净利润由7.2亿元增长至10.4亿元。
债务负担沉重地压在老牌国有企业身上
今年5月,上交所问询莲花健康2016年年报负债率高达98.56%,期末预计负债金额达2389.14万元,公司主营业务持续亏损。
莲花健康回应称,主营业务连年亏损主要受资金和债务影响。2002-2004年,由于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失败,大量的环保投入和外资投入,莲花健康资金链断裂,贷款逾期银行全部偿还。截至2017年5月,部分逾期贷款仍无法偿还,导致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筹集资金。
此外,莲花健康还面临着设备超期服役、技术落后、自动化水平低、资金不足导致技术更新慢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产品成本高。其销售收入来源仍是10多年前的产品组合,在低价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莲花健康的负债率及其借款合同纠纷也证明了上述说法。
2011年,莲花健康资产负债率为71.03%,此后持续上升。2016年,莲花健康负债总额达20.4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8.56%。截至2017年6月30日,莲花健康资产负债率已达102.12%。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就说明出现了危机,超过100%就说明公司已经开始资不抵债。
在债台高筑的同时,莲花健康还深陷多起借款合同纠纷。2017年半年报显示,莲花健康及其子公司因借款或贷款担保发生合同纠纷7起,涉及金额近3.2亿元。其中,浦发银行起诉莲花健康贷款担保合同纠纷,涉案金额2.2亿元;项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诉莲花健康、莲花集团、佳能热电借款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4300万元。
同时,由于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和整体搬迁,莲花健康目前有近4000人无法正常上班,但公司仍需承担其社保和基本生活补助,导致管理成本增加。从2007年开始,莲花健康的管理费用从之前的6000万元上升到1亿多元。其中2015年管理费用最高,达到1.89亿元。
卜蜂莲花健康员工王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卜蜂莲花味精效益差,成本高,下岗职工每月要补贴400元生活费。”
其实早在2009年,河南省国有农业政策性投资机构河南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就成为了莲花味精的控股股东,并对其进行了资产重组和整顿,但并没有解决莲花味精的债务和资金问题。
转型大健康产业前途未卜。
由于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味精有害”不科学观念的影响以及鸡粉的冲击,味精行业在2007年和2013年迎来了两次大洗牌。原来的200家公司现在只有10多家,沈阳老字号红梅味精2014年宣布破产。
面对行业趋势,阜丰集团早在2009年就开始在味精业务之外发展黄原胶业务,并于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黄原胶生产商之一。美华生物大力发展氨基酸业务,完善从上游到化工的发酵产业产业链,涉足生物制药等领域。目前,两家公司已发展成为味精行业的龙头企业。
相比之下,莲花健康的改革相对滞后。2014年10月,康瑞投资、上海昊熙投资、天安科技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持有莲花味精11.92%的股权,成为新的控股方。2015年11月,莲花味精宣布未来五年将全面进军智慧农业、大健康产业等领域。2016年初,莲花味精更名为莲花健康。
2016年,莲花健康为拓展大健康领域的相关业务,注册成立了原OceanLotus、莲花农业、智能肥料、莲花优品等多家下属控股或全资公司。
此外,莲花健康公告拟募资31亿元,除发展上述新业务外,还将用于扩大味精产能。但目前莲花健康正在建设的复合调味品生产线和味精生产设备都是自筹资金。
对于莲花味精提出的转型模式,业内看法不一。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并购整合莲花健康,康瑞投资可以践行自己的智慧新经济理念,做大做强智慧农业和大健康产业,并贯穿产业链。
朱并不看好莲花的新转型思路。首先,莲花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负担。另一方面,味精是资产导向型行业,集中度高。未来市场主要由大企业主导,小企业做不好只能被兼并。“莲花味精在模式创新和产品升级上相对安全。”
河南九鼎德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英也曾公开表示,莲花味精转向健康产业和智慧农业,从技术和理论层面来看都无可厚非。然而,在行业趋于“专业化”的时候,莲花味精选择多元化发展却有些令人担忧。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张晓容
更多详细新闻,请登陆新京报网www.bjnews.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莲花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倒闭了吗,莲花健康高管调整公告":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11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