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云阳镇:电商成就“扶贫梦”河南经济报记者周美娇通讯员李维东尚广森
近年来,南召县云阳镇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电商扶贫政策的号召,把电商扶贫放在重要位置,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先后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在乡镇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网点30余个,帮助3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云阳镇花园村一名残疾贫困户搭上了“电商扶贫快车”。通过扶贫政策和自身努力,她完成了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电商达人”的华丽转身。她是一个贫穷的王建峰家庭。
穷的人不穷,激发他们脱贫致富。
王建峰,女,44岁,二级肢体残疾,一家四口,东花园村贫困户。13岁时,她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她还没完成第一年的学业就去医院做了常规治疗。多年的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她手脚疼痛,关节严重变形。她的丈夫吴子光患有脑膜炎后遗症。她的大儿子初中毕业,小儿子还在上小学。她的房子塌了,她靠租房子生活。这是精准扶贫前她家的真实写照。
虽然家庭条件困难,但王建峰的脸上一点悲伤的表情都没有。用她自己的话说,“人穷,志不可穷。志向差,就永远别想摘掉‘穷帽子’!”。
与那些得过且过的“失败者”和不愿工作的“懒人”不同,虽然她是贫困户,但她并没有把贫困变成依靠政府补贴的借口,而是用勤劳的双手补贴家用。这几年来,她和丈夫一起,一直在想办法脱贫,搞特种种植,帮别人打零工,做苦力。王建峰一直相信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
电子商务帮助穷人,打开致富之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建峰有幸参加了云阳镇政府举办的电商扶贫培训讲座,在家就可以自己开展电商服务。这给了她希望,认为对身有残疾的她来说,这是一个脱贫的机会。于是,她决定搭乘云阳镇政府大力支持的“农村电商快车”,帮助自己脱贫致富。
但对于初中都没毕业的她来说,平时对电脑没有什么接触,更别说电商运营了。但为了做好电商,她不断向别人求教学习,经常加班。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付出十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代价,也一定能做到。”得益于自己的努力、良好的思维和良好的服务态度,逐渐取得了不错的回报。从2019年3月开始,每月足不出户的电商收入从一开始的1000多元,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元。
现在,在负责人的帮助下,王建峰的家庭实施了各种扶贫政策。2017年搬到云阳镇玉兰小区,有安全干净漂亮的专属院子,100平米新房;利用农户增收和小额贷款政策,扩大灵芝、广玉兰、广玉兰种植规模,年经济收入万元以上;丈夫吴子光和儿子吴巍巍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外出工作。他们月薪3000多元,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王建峰非常高兴和自豪。她经常说:“我没想到一个残疾人能为家庭的繁荣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感谢党的好扶贫政策,让我重拾了生活信心,摘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富裕之路。”
——————————————
【新闻热线:15617709537电子邮箱:2521736684@qq.com】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南召县云阳镇卫星地图,南召县云阳镇以前老照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507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