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河南脱贫攻坚成效,河南省脱贫程序

河南脱贫攻坚成效,河南省脱贫程序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的开局之年。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如何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的有效衔接?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开设“巩固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专栏,集中报道各地巩固扩大扶贫成果的进展,深入挖掘当地在监测帮扶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全面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扩大扶贫成果、有效对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

冬至刚过,隆冬已至。在河南省北部平原新乡,道路两旁绿色的麦苗正处于分蘖期,一起快乐地生长着,走在新铺的柏油路上特别踏实。

今年7月中下旬,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作为重灾区之一,新乡市卫辉连续两次遭遇极端天气,引发山洪暴发,4座水库全部溢流,灾情严重。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河南各地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加强精准监测、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不因灾返贫的底线。

在“实”字上下功夫做好监测帮扶扶贫工作

今年的暴雨让居住在卫辉市尚乐镇曲路村的李鑫荃一家陷入了困境。去年初建的养鸡场被洪水冲毁,15000只蛋鸡全部死亡,大棚倒塌,家里唯一的5亩多耕地也被淹,玉米秋无收成。本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儿子在外事工作时不幸摔伤头部,留下癫痫后遗症。家里也有四个学生。眼前的一切让李鑫荃束手无策。

面对灾难,如何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完善监测和援助机制是防止贫困的关键。针对李鑫荃一家的情况,在村“两委”调查工作中,网格员收集并填写调查表格,农户签署授权承诺书,再通过镇政府提交给市乡村振兴局进行信息比对。比较结果反馈到村级,再由村里召开民主评议会进行村级公示,最终确定名单。

今年9月,李鑫荃一家被县里确定为监测户。在李鑫荃家的墙上,贴着一张粉色的监测对象理解卡,上面标明了纳入监测户以来享受的具体政策和帮扶措施:养殖补偿6万元,中基会补助850元,6人享受民政补助570元/人,两名小学生享受每人500元补助,集中安置补助2100元,蓄滞洪区补偿垫付5000元...

这个月,村里还为李鑫荃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每个月补贴800元。58岁的李清泉不禁感叹:“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生活还要继续。”

灾害造成卫辉市18.1万人受灾,13个乡镇157个村被淹,31个村损失严重,9773户农户受灾严重。

巩固脱贫成果,如何确保“易返贫人群”的监测不落一户?卫辉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计华说,县里通过“三个渠道”严格认定程序。对不稳定脱贫户、易致贫边缘户、突变致贫重度困难户,采取农民自主申报、基层干部调查、部门数据比对三种渠道进行甄别认定。

“针对受灾严重的村和特殊困难群体,新乡市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建立帮扶台账,将符合纳入监测对象条件的农户及时录入全省反贫困监测信息系统。”河南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12月22日,全省已认定监测对象21.6万户68.2万人,居全国第三位,其中7月份以来新增11.2万户35.5万人,已实现全部要求。

“稳”字第一,保证脱贫群众收入稳定增长

脱贫后,如何保证贫困人口和监测对象的稳定增收是关键。

因病、因残、因灾三类关键人群是动态监测和救助的重点,以防止贫困。鹤壁市浚县贫困户康因车祸高位截瘫。他为了治病欠下几十万元外债,妻子离婚,孩子无人照顾。康感到极度绝望。后来,在“好心人”孙的帮助下,他学会了泥塑工艺,并自己注册了一家公司。他的黄河古陶出口美国,不仅使7名残疾人和3户贫困户脱贫,还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孙,河南浚县人。他也是残疾人。不幸的是,他在8岁时患上了严重的骨髓炎,但孙没有放弃。自学了电器维修和电商运营后,他成立了一家公司。近年来,在各项政策的帮助下,他培养了7600多名残疾人,从事电商行业,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稳步脱贫增收。

同样,家住浚县岱山街道的二级肢体残疾人也是孙公司的学生。经过两个月的培训,他独立经营了一家淘宝店。如今淘宝店铺月营业额50多单,收入3000多元,还兼顾云客服,月收入2000多元。

“残疾人扶贫是巩固扶贫成果的突出难点。今后,我将继续提供就业指导和免费技能培训,带领更多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孙自信地说道。

今年是巩固扩大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它还受到洪水和流行病叠加的影响。帮助贫困户抵御风险是现实的考验。演金县东屯镇后庄里村的牛瑞刚今年家里遭受洪灾,粮食减产三分之二。他急得挠了挠头,转过身去。演金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经过调查了解,帮助牛瑞刚如愿申请了1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贷款资金,他的收粮点开始正常运转。

巧妙运用金融工具化解返贫风险。河南各地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做到贷款应还尽还,对灾后不能按时还款、已脱贫的农户及时办理展期或续贷。同时,还加强保险支持,扩大反贫困保险和涉农保险覆盖面,探索价格保险、产出保险、自然灾害保险等新路径,为稳定脱贫成果增加了保险阀门。

“强”字谋发展,促进贫困地区产业振兴

如何巩固和扩大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发展产业是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的治本之策,继续做好贫困劳动力和易返贫人员的监测帮扶工作,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振兴。

做强产业,稳“饭碗”,让扶贫成果更可持续。和范是辉县市河南米多奇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也是贫困户。两年前,公司下乡招聘。由于他们身体健康,年龄又大,很快就被录用了,两人都被分配到车间第二分部的第五车间。

“我平时三班倒上班,按业绩平均每个月能拿到3200多元的工资。”说到他们现在的生活,两人都很满意。“现在收入稳定了,家里负担小了,心里也安定了。逢年过节,米、面、油都发了,日子越来越好。”说话间,两人爽朗地笑了。

据河南米多奇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庞玉福介绍,今年安置了49名贫困户,降低了招聘门槛,还为他们办理了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今后,食品加工业将继续扩大,以确保贫困户的稳定增收。

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做强产业是基础。今年,鹤壁市浚县受灾严重。在寒冷的冬天,我们走进浚县西洋屯村,那里有一种独特的景象。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挤“泥”。

第一书记李欣介绍,该村组织了200多个从事泥塑的手工作坊,成立了泥咕文创旅游合作社,累计生产泥塑产品800多万件,接待研学教育群众8万多人,收入28万元。

同样,兰考县探索“扶贫植树+绿色畜牧业”的发展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植树扶贫。企业将建年产1.6亿株的组培中心,保证种苗供应。政府会根据种植面积给予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和种苗补贴。贫困户参与合作植树,再由企业以保护价收购,确保贫困户受益。

内乡县推行“政府+金融+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5+”产业扶贫模式。政府主导协调,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合作社利用贫困户贷款建设猪舍,牧源集团逐年出租回购猪舍。贫困户可以获得三种收益:资产收益、打工收益和直接参与种田收益。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各地加强了就业援助。截至11月底,全省已有227.1万脱贫且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实现充分就业,规模超过去年的21.7万人;全省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4345.2元,比上年增长10%。通过发展工业,培育了支柱产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活跃了县域经济,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河南脱贫攻坚成效,河南省脱贫程序":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294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