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为及时准确掌握相关线索,教育部发布不良“校园贷”案件线索征集,并在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开通“不良“校园贷”举报通道”,向师生和家长征集不良“校园贷”案件线索。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提供准确线索。
教育部称,校园不良贷款是指一些非法机构通过“零利息”、“超级便利”、“零风险”等虚假宣传,诱骗学生向其借款,最终诱使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的陷阱,“小额贷款”滚成“巨额债务”。不良“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进行诈骗和勒索。
2017年,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的通知》,要求所有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暂停新增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各地金融办(局)和银监局要在前期整治网贷机构校园网贷业务的基础上,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杜绝网贷机构高息放贷、暴力催收等严重危害大学生安全的行为。
随后,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联合发文,提出明确要求,鼓励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大学校园,暂停点对点借贷平台开展校园信贷业务,禁止培训就业机构捆绑销售信贷产品。正规金融机构回归大学校园,有助于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趋势,促进大学校园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2017年7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满足学生金融消费需求,我们鼓励正规商业银行为大学生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同时,我们也要求高校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加强学生金融知识教育,加强校园不良贷款警示教育,引导学生不上当受骗。”
为防范“校园贷”死灰复燃,2018年9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开展校园不良网贷风险预警教育,要求各地各高校在秋季开学前后集中开展一段时间的校园不良网贷风险预警教育。通知中明确,要大力加强金融安全教育,通过编写金融知识教育书籍等措施,引导学生树立金融管理理念和金融安全观念,帮助学生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和金融管理实践能力。通知同时强调,要不断完善预警防范机制,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两微一端”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学生全方位发布校园不良网贷最新预警信息,密切关注校园网贷业务传播渠道,定期开展校园不良网贷摸底排查。
2019年10月15日,教育部、公安部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守护青春”——百城千校防范“套路贷”和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杜航伟指出,2019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3万起,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10.1万人;打掉“套路贷”团伙246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4万人。
启动仪式上介绍,各地公安机关将走进各大高校,面向广大学生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动员全国大学生创作微电影、短视频、动画、海报等。围绕防范“套路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主题。公安部、教育部、腾讯安全事业部、守护者计划联合制作的《防范“套路贷”和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教育手册》、安全教育课件视频等。,将在全国同步发行。
教育部提醒广大在校学生,借钱要走“正道”。如果真的需要贷款,一定要选择安全系数高、信用好的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产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校园不良贷款额度高吗,不良校园贷常见套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283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