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银行卡借给同学
12天流水420万
这种行为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如果有朋友提出用你的银行卡帮别人“走账”,你很容易就能拿到提成。你会同意吗?
四川省浦江县的小李答应了同学的这个要求。12天时间,他用自己的银行卡帮同学转账420多万元。小李害怕这么大一笔存取款。原来这些资金都是网络电信诈骗所得。
小李的行为会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他说不再参与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如何阻止小李这样的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借给同学的银行卡
12天流水420万
都是电信诈骗所得。
事情还得从2021年5月说起,当时小李在一所职业中学读书。他的同学吕霄和肖鹏向他暗示,他们可以通过使用他的银行卡来帮助他们转移所谓的“在线赌博资金”,从而“轻松赚钱”。小李同意了,但众所周知,这些转账资金都是电信诈骗所得。据四川省浦江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曾称,小李的银行账户在短短12天内被转入流水的金额高达420万元。
曾:
前后12天(2279张收据),转入流水总额420万。他的利润是3000元,一部分是彭某某通过微信转给小李的,一部分是现金。
看到自己银行账户短时间内进出的巨款,小李害怕了。意识到自己可能涉嫌犯罪,担心被处罚,提出不再参与。直到警方和检察院梳理案情,才发现小李户口的异常。他的父母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反复表达了“当时完全懵了”的意思。
小李的父母:
你不明白你做了什么吗?那段时间,我被骗了。我很困惑。我的洋娃娃做了什么?
小李的妈妈告诉记者,小李还在毕业实习期,家里人以为孩子快毕业了,就让他玩。听到派出所的电话,我惊呆了。我不知道孩子犯了这么大的事。
附条件不起诉
给未成年人一个机会。
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特别关注涉案未成年人。经认真研究审查小李涉嫌助信行为,决定对小李附条件不起诉。
曾:
在小李的案件中,我们认为他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基于全案的一个案例,我们进行了审查,认为他是被引诱参与犯罪的,主观恶性不大。同时,他参与转账的时间不长,只有12天,违法所得也不高,3000元。他到案后,认罪悔罪态度非常诚恳,犯罪情节较轻。
四川省蒲江县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钟山说,小李的附条件不起诉挽救了一个未成年人。
钟山:
本案中,如果不是检察院对未成年人李某某的处理,一旦进入我院判决,即使判缓刑,也很可能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未来,他要想再次实现人生价值,道路会更加艰难。如果被判实体刑,还可能受到同牢房其他人的影响。因此,打击拉拢、引诱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就显得更加重要。
堵塞未成年人银行账户监管漏洞
检察机关梳理案件发现,不少案件都是利用未成年人的银行账户进行转账。像小李这样,银行账户每天的金额可以高达50万元,显然不符合相关限额。
浦江县检察院检察长李光奇:
我们查了一下当时银行对理财账户的规定,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很多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文件。所有的文件都是针对18岁以上成年人的银行账户,对于18岁以下的没有特别的规定。这个漏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监管机构认为18岁以下没有这么大的问题。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未成年人银行账户监管漏洞,检察机关走访县内商业银行,发现多家银行未能解决未成年人不能独立开户、未成年人账户转账限额过高、风险提示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他们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督促商业银行清理全县所有未成年人银行账户,杜绝利用未成年人银行账户转账的犯罪行为。目前,浦江县未成年人银行账户管控率100%,利用未成年人银行卡实施的网络犯罪案件“零”。
李光奇:
浦江现在对全县所有(未成年人)借记卡都设置了转账限额,即转账借记卡,每日转账限额最高5000元。取出一张有5000元限额的卡并不能犯罪,也能满足他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要。
检察官说,小李的案子值得家长关注。未成年人除了满足生活需要,还要关心他们的心智成长过程,经常提醒他们学习法律法规,避免成为犯罪的帮凶。该案暴露出的未成年人银行账户监管漏洞,促使银行切实履行监管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
来源:中国之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卡借给别人流水月上千万,借银行卡给别人走流水安全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02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