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金”,“生活费”,
“信用额度”和“一定的分期付款”
……
立正!不管名字是什么。
消费贷款永远是贷款!
如果贷款有利息,必须按时归还。
贷款逾期会影响信用调查。
现在有些消费贷款玩文字游戏。
让很多消费者上当。
最近,四川消费网接到了很多这样的投诉和咨询。
案例1:
10月20日,李先生投诉称,在使用某银行信用卡的过程中,银行在没有任何书面合同、电话联系、视频认证等明确告知的情况下,为其开设了“备用金”。这个“备用金”不消费信用卡额度,而是多达13万的消费资金。这笔资金不用的时候要计息。用了之后,每个月按时还款,没有逾期,但是产生了一万多的利息。他认为这个“备用金”贷款不像贷款,信用卡额度也不像信用卡额度,这给他造成了严重的误解。联系银行希望减少产生的利息,被拒。针对这一投诉,银行回复称,已致电客户说明安抚情况,并告知客户其备付金是通过APP自行申请并已使用。基于客户体验,目前可以提供第三期减免3237元利息的方案,但客户不接受。
案例二:
2022年5月18日,刘女士在一家美容院,经工作人员推荐,在某公司即时超G会员app上申请了金额为5900元的个人消费贷款。在办理贷款的时候,她一直都是为员工办理的。她只做了一个人脸识别,没有操作和签任何签名,没有签任何合同。在审批发放贷款时,没有要求她提供工作证明、收入流水等信用证明材料,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告知她具体还款时间和金额。同时,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平台和某第三方公司还为她办理并签订了信托担保合同,以及查询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委托书。目前,由于逾期还款,刘女士的个人征信已经受损,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和信贷需求。
案例3:
李先生在某平台使用了一款名为“生活费”的消费贷款。2023年10月,有一笔小额贷款逾期九天。他找售后人员协调,对方拒绝后却被恶意暴力催收,每天十几个电话和短信威胁,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川消费网提醒消费者:
1.警惕被消费贷款的“马甲”误导。各种金融平台上的消费贷款产品很多,产品名称也不一样。但是,无论消费贷款如何变更、更名,贷款的性质都不会改变。如果贷款会有利息,就需要按时还。如果逾期,可能会产生个人信用受损等不良后果。贷款时一定要搞清楚还款的金额、期限、方式,及时查询,按时还款。
2、贷款前,认真核对使用规则,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如需使用消费贷款,应详细询问并仔细核对相关使用规则后再使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是利率、还款金额、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如果遇到不确定的条款或模糊的表述,不能轻信对方工作人员的介绍和承诺,应查询和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或咨询专业人士,以免遭受损失。
3.保留证据,依法维权。如果在使用消费贷款的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要保留相关证据,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警铃)
四川消费者网(028—8653315 86629315)
投诉咨询qq:12652315
投诉邮箱:zxbly315sc@163.com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四川消费网scxfw315)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备用金算不算征信,备用金是消费贷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00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