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2月3日电题:冬天不要当猫,来运动——东北为什么喜欢“怕冷”?
新华社记者邵美琪孟韩琦
以前在东北,每当下雪就意味着寒冷,老百姓总要过“猫冬”。顾名思义,像懒猫一样躺在炕上,在家里度过漫长的冬天。
如今,在东北黑土地上,猫冬的千年传统正在被打破。为什么东北人开始出门“迎寒”?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能生出无限的财富和无穷的乐趣?
“欢迎”冰雪运动的多元化发展
来自瑞典的19岁男孩卡尔刚刚参加完长春瓦萨国际滑雪节。这是他第一次访问中国东北。陪伴他的是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专业运动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越野滑雪爱好者。
卡尔说:“对我们这些滑雪爱好者来说,来长春瓦萨是一种时尚。每年都有很多滑雪爱好者像一个盛大的聚会一样聚集在中国东北,一起享受冰雪运动,一起感受中国文化。”
滑冰和滑雪在中国东北自古就有。随着东北冰雪气温的不断升高,不仅向专业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而且更加多元化。
“四驱全国越野车锦标赛”在吉林查干湖冰面上上演速度与激情,龙国际冰雪马拉松再次拉开序幕。在中国双阳冰雪嘉年华上,参加冰钓大赛的选手们在湖上安营扎寨。在敦化第四届国际冬泳邀请赛上,小至3岁、大至73岁的“游泳者”们尽情享受着咬人的乐趣。
东北的冰雪节不仅促进了冰雪文化的传播,也吸引了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冰雪运动。从去年开始,长春净月潭瓦萨越野滑雪场为大学生和滑雪爱好者提供免费滑雪培训。训练规模计划达到4万人以上,让很多人爱上各种冰雪运动。
“谁还猫冬天?冬天是锻炼身体的好时候!”28岁的赵婷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年冬天的周末,她都会邀请朋友去滑雪。
吉林省体育局局长王成生表示,东北地区的冰雪自然资源和冰雪运动优势,促进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冰雪运动的深度融合,也为2022年冬奥会营造了良好的冰雪运动氛围。
“欢迎”品质升级的冰雪旅游
随着消费升级,90后、90后的年轻人更加注重旅行的品质。希望避开拥挤的人群和承载能力不足的景点,真正享受冬游的魅力。
高叶是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的“旅游管家”,负责帮助游客管理和订购一系列旅游产品。他说:“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游客更喜欢慢节奏、有品质的冰雪旅游。旅游产品越来越多元化,可以体验滑雪、温泉、观光、民俗文化。随着设施的不断完善,国内外游客越来越多。”
在今年的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上,除了传统的祭湖、醒网等冬猎仪式外,今年景区还利用原生态的湖冰和付娜,打造了一个集渔猎文化、蒙古族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冰雪文化乐园。新鲜刺激的体验项目为这项古老的渔猎活动注入了活力。
随着冰雪这一沉睡资源的发现,越来越多的东北城市开始写冰雪文章。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杨安迪介绍,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吉林省冬季冰雪旅游共接待游客6199.08万人次,同比增长19.36%,旅游收入达1160亿元,同比增长27.12%。
细数东北的冰雪旅游,不仅因为雪质松软、竞技项目密集而吸引滑雪爱好者,还因为雪期长、无极寒天气而以休闲游客著称。突出消费体验的雪山温泉、探险穿越、冬季进补、民俗村等冰雪主题产品逐渐享誉海内外,打造了一个升级版的冰雪旅游。
“欢迎”穿透冰雪的制作
冰雪产业的强劲发展,不仅推动了产业链的快速增长,也催生了房地产、影视拍摄等跨界衍生业态,从而做大做强冰雪经济。
吉林省第二届雪博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旅游行业领导共同体验吉林冰雪。数百家专业冰雪及户外品牌集团亮相,攀冰体验、VR滑雪、零度模拟滑雪等互动活动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
在展会的基础上,中国冰雪旅游节、“白山黑水冰情雪韵”主题推广、雾凇浪漫、梦幻光影雪灯会、浙江首航吉林诗画、未来之星等一系列城市冰雪旅游活动,共同吹响了冰雪经济的集结号。
冰雪创造乐趣和财富。游,家住吉林松江,是一位种植人参的农民。对他来说,以前每个冬天都是淡季。近年来,看到冰雪旅游的契机,他开起了农家乐。“现在我冬天挣的钱比种地还多!”游史明今年还计划扩大规模。
“今年的游客比去年多。我每天都很充实,雪季还有一段时间。我已经赚了十几万了。”吉林雾凇岛附近一家农家乐的老板管雪告诉记者。雾凇岛的农家乐从2013年的13家发展到现在的135家。景区最大日接待量近2万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东北“猫冬”传统正在被打破,多样化发展的冰雪运动成民众喜好":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91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