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赵佩玲记者潘若馨近日,在河南新密市城区庄媛乡林东路田鹏酒店,新密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姚炳寿正在给村民发放金燕普惠信用卡。坐在一旁的姚孟东一直在打电话:“快来,农商银行这边批信用卡,不需要抵押担保。用一点手机,钱就立马到了!”
自2017年初河南新密农村商业银行主打小额贷款,启动整村授信以来,这一幕就在新密市的农村平房、街道上演。
据悉,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河南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中原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作为一家因农而生、因农而兴的地方金融机构,河南新密农村商业银行在省农信社、郑州市农信社办公室和新密市委市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回归本源,聚焦主业,调整结构,加快转型。以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以小额信贷为重点,着力突破发展困境,探索了以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回到原点——贷款“比刷信用卡还方便”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2016年改制之初,新密农商行投放小额贷款2000笔,贷款总额2亿元;截至2019年6月底,投资笔数增至3.3万笔,贷款总额32亿元。
短短两年,从2000户到3.3万户,从2亿元到32亿元,小额贷款每月增加1200笔,金额达7000万元,户均贷款约10万元。新密农商行监管评级由3A升至2C,业务更加稳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河南新密农村商业银行负责人,压在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历尽艰辛,我们终于走出了困境。”
回溯到2016年初,河南新密农村商业银行“捉襟见肘”。
据了解,河南新密作为以煤炭、耐火材料为主要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在2014年之前处于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新密农商行也尝到了甜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资源型行业大额贷款风险开始暴露。新密农商行的发展一度因为不良贷款上升、产品品类单一、员工“懒”而陷入困境。
严重的痈需要猛药。那么,这个让新密农商行脱胎换骨的“猛药”是什么呢?新密农民的回答是:小额贷款。
“树不能无根,人不能忘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从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商业银行,‘农’字始终如一。来自农村,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既是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初,新密农商行确立了以小额贷款为抓手,走普惠金融之路的新发展思路,整村信贷是“利器”。
银行的整村信贷,根据申请家庭人数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利率;根据村内收集的家庭信息数量和信贷用户数量,给予不同的授信额度,实行不同的村级利率,村信用率达到60%,发放普惠金融示范村牌匾;一个镇三分之二的普惠金融示范村将被授予普惠金融示范镇牌匾——从家庭到村到镇,差异化利率管理,阶梯式辐射,阶梯式优惠,撬动各方力量为全村聚集信用。
在庄媛乡林东路田鹏饭店,庄媛支行的工作人员正在宣传整村信用。名为大酒店,其实是江沟村南坡组组长姚洪先开的一家小饭馆,交通便利,好找,被庄媛支行当成了“根据地”。
桌子上放着三叠不同颜色的信用卡,有村民来收卡,上面有他们的拼音名字。白金卡,信用额度5万元以内;金卡授信额度5万~ 10万元;黑金卡信用额度10 ~ 30万元,是专门为全村人设计的信用卡。
庄媛支行行长刘智扬表示,前期是客户经理挨家挨户上门,根据个人信用、经济实力、经营状况等设定相应的信用额度。
经过几轮走访,江沟村的426户村民已经给324户发放了信贷。“事实证明,村民们总是很难获得贷款。对我们来说,我们不知道目标客户在哪里。全村信用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了信息对称,我们也掌握了大量的潜在客户。”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河南新密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整村授信,研究出16款一户一价回馈老乡的新产品,农民婚礼、扶贫、上学、创业等资金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说话间,江沟村石棚沟组的郭凤凯不仅领到了一张白金卡,还在手机上办理了严敬e宝业务,这是姚孟东极力推荐的“比刷信用卡还方便”的产品。
不需要打印银行流水,只需要查看微信账单;没有抵押担保,只有信用。在手机APP上可以实时借到钱,还可以用它还款。当天还款不收费,利息比大部分银行贷款和互联网金融产品都低。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这是农业商业银行的行为。我们建立了一个私人的‘小金库’。”郭凤凯说。
截至2019年6月底,该行已对新密所有行政村进行授信,严敬普惠卡4万张,高级客户经理450人。
鱼水之恋——“我们和农商行是两个好东西搁一个好东西”
“支行行长可能不认识他,但经理兵寿是我们江沟村的‘名人’。”姚宏先笑着说。
在来集镇杨家门村村民眼里,来集镇支行的客户经理新标就像家人一样,很多人亲切地叫他“标哥”。
为什么客户经理对村民这么“铁”?要知道,就在两年前,他们跟农民还像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新密农商银行为了大力推广小额贷款,不仅在村里最显眼的位置张贴了包村客户经理的姓名和电话公告栏,还派出客户经理担任村委会财务助理,全面参与村组事务。每个客户经理分包4-5个村,实行农村半天制。一个老乡的电话,客户经理24小时待命。
“我的财务助理不是摆设。我还要抽空参加村‘两委’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村组的会议也没落下。”姚冰说,除了宣传全村信用,他还给大家讲了信用维护、如何防骗等金融常识。
服务远不止这些。村民办了信用卡,和客户经理加了微信好友,相当于加了一个金融知识渊博的人。
“存款利息怎么可能更高?”“快过年了,想换点压岁钱”“想借点钱做点小生意”“粮食补齐了吗?”……客户经理有求必应,很多村民开玩笑说我们也有“私人财富顾问”!
米村支行的客户经理杜感叹,“刚进村的时候,村民的眼里全是疑惑,银行会主动找上门来,岂不是骗子?"
一次次上门走访,一次次贴心服务,让村民们逐渐从紧闭的大门变成笑脸。
杜以前管理70多户,现在370多户,客户日常维护任务繁重。回忆起6月19日在山里实地考察的经历,她还是觉得太尴尬。
那一天,一个山区养羊的客户,贷款五万元到期,想续贷。杜需要拍照和调查。可是信号不好,电话不通,客户刚建新厂,山中岔路多,她突然迷路了。我花了一上午去见客户。顾客握着她的手,既抱歉又感激。她说:“我不要别人感谢我。5万块钱对银行来说是小生意,对他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尖山乡神仙洞村贫困户张用5万元扶贫贷款养鸽,不仅脱贫,还买了房;来集镇杨家门村村民杨春杰,多年来靠农商银行贷款支持种植桃树,把“荒坡”变成了“聚宝盆”,从贷款人变成了储户。两万元,三万元,五万元...就这样,少量的小额贷款铺就了扶贫的道路,点亮了创业的梦想,让很多农村产业从无到有做大做强。
谈起农村商业银行,杨家门村主任刘银全竖起了大拇指。“过去,没有办法获得贷款。现在一个电话就会上门;该下班了,等会关门还要给村民们开绿灯做生意!农村商业银行的人跟家人一样。”
客户经理与村“两委”的关系日益密切。村干部已主动带他们“访村”,批量信贷顺利推进。杨家门村的信用接近80%。用刘银泉的话来说:“我们和农商行是两个搁置的好东西,最终受益的还是我国人民。”
前方精耕细作,后方密切配合。新密农商银行成立普惠金融部和客户服务部,构建哑铃型业务机制——在前端营销和后端维护上做加法,在审批终端做减法,真正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
锤炼斗志——“这两年,我是带着激情工作的。”
从紧盯高端客户到关爱普通百姓,从大额贷款优先到小额贷款优先,从“服务客户”到“服务菜品”,这是经营理念的巨变,也是与乡村振兴共振的新长征。
回顾我们这两年走过的路,新密农商行从高管到普通员工,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莱集支行负责人,因为经常下乡,三个月穿破三双高跟鞋;即使作为后勤处,也要经常去基层分支机构督促指导,因为政府部门和处室30%的绩效是和支行挂钩的...
只有思考和行动才能打破游戏。河南新密农村商业银行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思想引导,经常分头深入分支机构,与员工面对面交流,带领全行上下听党话、跟党走,在全行营造遵纪守法、学习提升、竞争发展、感恩利他、责任主动的六大氛围。
情系三农、服务民生,河南新密农村商业银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仅掀起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普惠金融的新高潮,也带来了自身的发展壮大。截至2019年6月末,该行存款余额达164亿元,较年初增加20亿元,增幅14%,市场占比35%;贷款余额达到95亿元,比年初增加8亿元,增长9%,占市场45%。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密市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整村授信政府讲话稿":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447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