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管中窥什么四字成语大全,管中窥什么打一动物

管中窥什么四字成语大全,管中窥什么打一动物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作者:刘鄂(湖南科技大学)

每年毕业季都是学生求职的旺季。作为2019届毕业生的班主任,我也少不得给本班学生推荐些活干。

活有长工、短工

长工都是推荐去长沙或珠三角,那里有更高更好的就职平台;而我们学生就读的湘北某市位列四线,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离开,所以本地内给他们推荐短工为妥。

我有位公证员朋友,前两年都会电话我,问有没有人愿意去公证处做实习。于是,我一通电话过去,确认了需方今年还有需求。三位刚在2018年通过了法考的学生则愿意去学,供方也搞定。

把学生送去公证处的前一天,我突然想起自己十多年前硕士毕业时,想应聘东部某县的公证处,被拒了。

正好我四月底才有课,何不自己也去实习,亲身体验公证工作,勉强圆下当年的梦?

我是急性子,一想定,立马联系了公证处的那位朋友。表明诚意后,她答应了,并告诉我实习中主要做的活就是:整案卷和办简单的证。

就这样,在湖南阴湿的三月天里,我们的实习生活展开了。

✍ 小兴奋

实习第一周

3月4日,是我去公证实习的第一天。

根据是否具有涉外因素,公证共分为两大类:国内公证与涉外公证。

我那天的活就是整理案卷——五个国内公证、四个涉外公证。五份国内公证都是关于继承的。四个涉外公证中,两个是去阿尔及利亚打工者的无违法犯罪记录公证,一个是监护公证,一个是出生公证。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监护公证。一个小女孩及其父母均已入籍牙买加,父母在国外工作忙,又把小孩送回国内给其奶奶带,这时就需要办理监护公证了。

在本周接下来几天,我又陆续整了一些出生证明、无违法犯罪记录、毕业证书等方面的涉外公证案卷。相比之下,国内公证案卷多得多。

就我这几天做的而言,公证事项主要集中于继承、委托、印鉴及签名。

委托书的公证之所以多,是因为这十几年来房产交易多,很多购房者因为人在外地以及工作忙等等原因,就将办理购房事项、房产抵押的权限,要么委托给亲友,要么委托给开发商的工作人员。

有天和某位公证员聊天时,她提到其实银行、房地产登记中心等部门的人,更愿意购房者将购房事宜委托给开发商的工作人员来办理,毕竟他们业务更熟、对接也更方便。

为了防控个中风险,公证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这些年,需要公证的人与事越来越多,所以公证处能收到的总体费用自然水涨船高,我接触的好几位公证员朋友也承认他们的待遇很不错。但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公证处的收入除了用于工作人员的工资、日常行政开支之外,也以公益的方式回馈着社会。

有天我正在整案卷。有位老太太和约摸五十岁出头的儿子一起来办遗嘱公证。办完手续后,承办公证员对老太太说,“奶奶,您已过了八十岁,所以您办公证,我们就不收公证费了”。我瞥了眼老太太,她很高兴。

之后,那位公证员告诉我,这家公证处不仅常年为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办理首次遗嘱公证,而且每年农历九月(重阳节所在的月份)还可以为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办理首次遗嘱公证。

此外,我在整理案卷时还发现,在办理与公益活动有关的公证事项,办理赡养、抚养、扶养协议的证明等等情况下,也可免公证费。

法律这行有时会给人留下不近人情的印象,所以听到、看到这些有人情味的事情,不免令人心有所感。

2019年3月8日

周五

✍ 公证事项

社会发展与地域特色

3月11-15日,是我在公证处工作的第二周,已开始感受这里工作枯燥的一面。

这周的工作,我们四位实习者的全部工作仍是案卷归档以及扫描案卷。案卷归档,说白了,就是将各类材料按统一的目录要求摆放好前后顺序,并据此填写《卷宗目录》。

归档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公证事项:继承、无犯罪记录、赋予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委托等等。

这个星期,我归档了八十多份案卷,除了两份继承公证、十三份赋强公证,其他的都是委托公证

。而如上所言,委托公证背后,往往是房地产交易。而赋强公证不少也是和房地产交易有关的,购房者如因经济实力不济等原因不能全付购房款,往往需要以房子办理抵押贷款。贷款方无论是银行,还是小额贷款公司,为保证其抵押权能得到有力的保障,减少司法诉累,有不少就愿意办理赋强公证,即赋予借款合同以及相应的担保合同以强制执行效力。

在对数量庞大的委托公证、赋强公证案卷进行整理时,不由感叹房地产业对于公证行的巨大影响。但如果房市繁华不再,恐怕公证行一时内难找到新的行业替代增长点。

其实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十年,公证业的发展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所以有业内资深人士指出,

“上世纪80年代初公证制度复建时,公证机构主要办理落实私房政策的继承、农业承包、赡养协议等公证;之后国企改革工作启动,公证介入企业承包、企业租赁合同领域。2000年深化公证工作改革之后,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商事活动的活跃,招标投标、担保合同、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公证业务不断扩大。2006年《公证法》出台,同期,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公证机构大量办理房屋买卖合同、房屋交易委托书、房屋继承权公证”。

所以我看到的房屋交易委托公证、赋强公证在某家公证处多,不是个案,是缩影。

与委托公证、赋强公证多形成对比的是,我在公证处实习的两周内没有整理过一件涉农公证。而我看到河北省司法厅在2016年提供的该省数据是,“近两年全省共办理公证72万余件,其中涉农公证占到全省办证量的26%,种类超过百种,领域不断拓展,公证正在走进农村千家万户”。我以为是我实习的时间太短,所以没机会接触到涉农公证,于是问了一位有四年从业经历的公证员是否做过这类公证。她的回答也是没有。她还提到公证的类型往往与地域有关,我实习的这家公证处位于市区,所以极少有涉农公证。

公证事项与所处地域的经济、文化相关,这让我想起前阵子看到的一个数据,福建省的福清市是有名的侨乡,其作为一个县级市,可以年均出6万件涉外公证书。而我所工作的地级市因为地处中部,与国外交往少,通常全年下来也做不到1万件涉外公证。所以,与农业看天吃饭不同,公证行有时还真是靠“地”吃饭。

如何尽“地”力,而不只受“地”之限;如何弄潮于社会发展之大江大河,而不只是随波逐流,就我近日与公证人的接触及阅读他们的所思所写来看,他们已有很深的思考、经历很长的探索。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2019年3月17日

周日

✍ 实习

挣钱?挣学分?挣经验值?

到3月22日为止,我们公证实习小分队前后有四人加入,但因为被其他单位招聘走等原因,只剩下我和另一名同学还在做了。

22号晚上,约一名大四同学讨论毕业论文。谈毕,我想着此同学正好这阵子别无他事,于是顺口一问,“跟我去公证处实习如何?”

他眼一斜,有点鄙视地说:“你们才三十块钱一天,太少了。我打游戏的话,真想挣钱,一天也能有两三百块。”我默然无言。

我曾负责组织过一次鄙院法学系全体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一门实践课程,学分还挺高,档案中没那一纸《实习鉴定表》,就毕不了业。因此,每到暑假这个实习黄金期,我们当老师的就得分头去检、法、司、律师所、公证处等地方拜码头,因为一个年级上百人,除了一部分回老家实习,剩下的大几十号人都是得由学院统一安排的;更何况,同城其他法学院的学生也要实习,别人愿不愿意要我们的学生、要多少,得看人情、拼人脉。

这个时候,实习单位是老大,给不给我们的学生实习补贴、给多少,我们很难说上话,毕竟这是从别人口袋里掏钱的事。据我了解,湘北某市绝大部分实务部门,是不会给暑假实习的同学发交通补贴、饭补的。一个暑假的实习做下来,学生得倒贴钱。我们当老师的,大多数也是穷学生出身,知道学生不容易,但也没办法,只好安慰他们,好歹挣了点实务的经验值;更重要的是,《实习鉴定表》上盖了实习单位红灿灿的印,这个学分是挣上了。

但对一位大四学生来说,学分早就挣足了,要吸引他去实习,就得看这个经验值是不是他想要的、给的钱够不够,所以我听了那位同学的话之后,只能是默然无言。

实习几周下来,实习小分队的同学有毫无怨言,扎实做事的;也有私下对我说,整天做来自楼盘的批量房屋交易委托公证,枯燥无味;扫描已归档的案卷,要讲速度,不能细看材料,枯燥无味……因为我每天和他们做同样的活,这些抱怨我能理解,毕竟看到新的类型的公证案卷,长进更大。

于是近两天,我尽可能挑些不同公证事项的案卷,给最后一个坚守的学生做。哈哈,说实话,我是有点担心这个同学也走人。真剩我一个人做,我去做实习的另一个小目的,就成无的放矢了。因为公证处离我们学校有些远,我开车同去实习,就不仅能给学生省时、省补贴,也能让我的车烧的油有所值。他们都不去实习,我一个人得坐公交才合算。哈哈,实习的经济账,穷老师也是得算的。

是不是实习只能挣点小钱、挣点学分、挣点浅薄的实务经验值,在3月21号之前,对我来说,只是三选一、选二,或全选的问题。不过,目睹的一件事,让我有了些不同的想法。

公证处有位工作人员,我们小分队的人都很喜欢她,因为她看到我们,总是很开心地和我们打招呼;还因为她买了零食,总是很愿意分享给我们这群好吃的家伙。按一位女同学的话说,这位小姐姐“人美心善”。

3月22日,湘北某市气温骤降。午休时分,我们如往日一样在办证大厅休息,我在看书,坚守的那位女同学蜷缩在沙发里睡着了。偶一抬头,我看到那位人美心善的临时同事,拿着一床小毯子轻轻走到那位同学身边,给她盖上。

看到这让人舒服的接人待物,何尝不是实打实的学习?

最后,用一条微信为本周的周记划上句号。有位我班的同学在3月23号上午发来微信,

“我有个请求,不知道我是否可以跟您去公证处实习。我向您保证中途不会请假以及会认真工作,我想学点东西”。

嗯,学点东西,挺好的。

2019年3月24日

周日

✍公证

法网与交际网

我问一位公证员,公证行用得最多的法律是什么?他答得干脆:“《民法通则》《民法总则》《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以及它们的司法解释。”

我又问:“那你们打交道最多的外部机构是哪些呢?”“那肯定是不动产登记中心、银行了。我们得了解这些机构的内部运作程序,让当事人办事衔接得上,才能给人留下专业的印象。”

问答之间,大部分预设的答案得到印证,比如《继承法》对于公证工作的重要性,又比如银行与公证处在业务上的紧密度。此时,我想起上午在办证前台蹭听时,注意到的一个能把两个“比如”串起来的细节:

有两位中年男士来咨询一个问题,他们一位亲人去世了,钱存银行卡中,但他人皆不晓密码,不知如何继承卡里的钱。在查阅了他们的相关身份信息后,接待的公证员助理建议他们拿公证处出具的《存款查询函》去银行查询卡里的余额后,再来办理继承公证。

下班后,我查到了《存款查询函》的存在依据,是司法部、银监会于2013年联合印发的《关于在办理继承公证过程中查询被继承人名下存款等事宜的通知》。

这个通知提到“经公证机构审查确认身份的继承人,可凭公证机构出具的《存款查询函》查询作为被继承人的存款人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信息”等等内容,可见通过公证处的先期把关,既减轻了银行的工作量,也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安全保障。这想必是司法部、银监会联合下此通知的考量之所在。

但凡以法律为主业的机构,关注与其打交道的单位与个人,就大致能想到其服务或管理的对象。就我观察所知,与这家公证处联系最密切的外部单位还不只是不动产登记中心、银行,不过基于实习者应有的保密意识,我不宜在公开的周志中点出。

有打交道多的单位,相比之下,就有交往不多的机构。我实习的这几周,没看到公证处与妇联、残联、老年人协会等等弱势群体主管机构的交流;公证处的派出点也都是设在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而非上述机构。

是不是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对于公证的需求量不够大?恐怕不是。以老年人为例,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4949亿人,这么庞大的群体在分家析产、继承、遗赠扶养等等方面,需要公证服务的地方太多。在这些方面通过办理公证,可减少司法机关办理此类案件的负累,或有助于“多设一家公证处,就可少设一家法院”此一法谚之落实。

不过,说到底我是公证的局外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以全国“公证员13218人,公证辅助人员19238人”的人数,要做好年办证1450余万件的业务量(截止2018年9月的数据),已让他们疲于应对。真要扩大公证服务的对象与范围,且不说质量,单看数量,公证机关的人手也是非常不够的。

所以,公证处的交际网要撒开,在我看来,大力扩充公证工作人员的人数是大前提。

毕竟,没得人,能做什么事?

2019年3月26日

周二

公证是干什么的?

我一直觉得,任何一个行当都有一个终极问题,那就是:你这行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其实极难回答,要么是精于此道者才能回答,要么是门外汉才敢回答。我自然是后者。

作为公证的行外人,在实习期的后半阶段,我开始考虑“公证是干什么的”,不过囿于水平,我只能从“公证机关做的事有什么用”这个角度来观察。

民事诉讼,一手打的是证据,一手拼的是法条。证据不实,地动山摇。法官检验证据的标准,是法律人都熟悉的“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三性”检验每一项证据,是庭审的法庭调查阶段之所以磨人、耗时的原因。

如果有了公证机关的参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证据事先加以公证,那么法官就基本不再用纠结于其提交的此类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问题,而可着力考察证据与所欲证明事实的关联性问题。

这样一来,可极大减轻司法机关及其人员的负担。甚至对于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公证文书,法院可以直接执行,更是省出了宝贵的司法资源。

可借由公证机关的工作而减轻负担的,不只是司法机关,像负责户口管理、税收、房屋产权交易等的行政机关,对于当事人提交的材料,“登记部门是实体审查还是形式审查尚无定论,但公证处对有关证据一定是实体审查。公证处还需要审查法律上的空白点、矛盾点,体制上的矛盾点,公证处的责任很大……公证部门与登记机构有关信息的无缝对接应该是一个发展趋势”。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公证机关的工作减轻负担,但正如公证员甲所指出的,“这些只是我们工作提供的附带作用。我们最主要的工作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服务群众”。

这话初听起来有点大,但只要想想公证机关真正的衣食父母是谁,就能掂量出这句话的份量。

以2016年为例,当年全国公证机构业务收入47亿元,其中通过政府购买公证服务方式付费的,连47亿的零头都差得远。

拿了老百姓的钱,以专业“服务群众”,没毛病。

大家都知道“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的道理,公证书通过对法律事实、法律行为、法律文书加以证据固定,是的确可以达到立法者预防纠纷之目的的。这一点,已有非常专业、扎实的研究,我就不再赘述了。

说了一堆公证的作用、公证机关的作用,但到底老百姓知不知道“公证是干什么的?”恐怕这一点才是公证人心中的痛,因为当我问到公证业发展的难点时,公证员甲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公证业的被认知度太低。”

我追问甲,“为什么不努力提高认知度呢?”其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公证宣传形式化严重,群众也不接受。更重要的是,业内人士缺乏宣传的主动性。”

我有点纳闷,明知大多数老百姓不知道公证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业内人士还不去宣传?

公证员甲回答,以现有的公证从业人数为参照系,业务量是饱和的。的确,让肚子饱饱的人再去拼命,换谁都没这动力。

那么为什么公证行会业务量饱和,而不要像律师行那样得去抢案源?

对比下两方的机构数、人数就不难得出结论。

截止2017年底,全国律师所2.8万多家、执业律师36.5万余人,分别是公证处、公证员数量的九倍、二十七倍之多。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后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律师业、公证业,在这方面的区别会这么大?

首要原因当是,公证书的背后代表着国家公信力,公证处不容盲目扩张;但还有一个原因,恐如资深公证员乙对我所言,“垄断造成的”。

毕竟,在当下的中国,绝大部分的公证处还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在其相关领域的垄断地位,无需多言。

所以说到底,公证机关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在业内不是问题,公证员甲的总结就很到位:证明机构、服务机构。

但真要将这个认识推之于普罗大众、落实于公证实践,恐怕当前的公证行的力量储备还不够。

作为一名实习者,本着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写下了这些。如果能得到业内人士在知识、认识、境界等层面的不吝吊打,是我求之不得的。

最后,真心感谢实习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我们小分队的关照。彼此知意,在此不具。

2019年4月1日

周一

文中所引资料出处:

1、周志扬:《拓展和规范,一个都不能少》,载《中国司法》2017年第10期。

2、河北省司法厅:《关于公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载《中国司法》2016年第4期。

3、《年均6万件涉外公证是如何炼成的》,载《中国司法》2018年第9期。

4、郝赤勇:《在国际公证联盟亚洲事务委员会第八次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载《中国公证》2018年第10期。

5、杨金泽:《公证书的个性化并不是我们的需要》,载《中国公证》2014年第11期。

6、《众志成城狠抓落实 公证改革全力提速》,载《中国司法》2017年第10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管中窥什么四字成语大全,管中窥什么打一动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138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