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兴宾区聚焦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八大重点”,精准施策,持续发力,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不断深化巩固脱贫成果,为顺利结束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好产业扶贫,促进贫困人口增收。采取产业奖励补偿模式,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去年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65万元,用于贫困户发展养殖和补偿。第一批产业奖补资金2428万元,惠及贫困户9000余户,第二批产业奖补项目约1537万元;区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0%以上;该地区培训了246名致富带头人,覆盖了82个贫困村。
拓宽发展道路,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扶持资金,重点支持乡(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主要围绕资源经济、财产经济、服务经济、合作经济四种模式,引导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同时推进产村融合发展模式。截至去年底,全区8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元(含)以上。
做好搬迁后续支持工作。易地搬迁主要采取“代购”的安置模式,已搬迁1870户8030人,实际搬迁入住率100%。举办两次易地搬迁专场招聘会,3525户拆迁户实现就业(含就业转移)。同时,举办易地扶贫搬迁职业技能培训班8期,培训281人。在城南“老乡之乡”安置点附近建立了扶贫车间,已实现就业73人,其中贫困户45人;兴宾区扶贫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可提供110个就业岗位。通过发放过渡性生活费565.05万元,帮助拆迁户解决搬迁初期的经济困难。
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16个贫困村“有基本公共服务、看电视、用上电”三项指标全部达标。去年,4个总建设里程4.175公里、投资885313元的扶贫公路建设项目全部完工。
狠抓就业扶贫。去年,10家就业培训机构为贫困劳动力组织了55期职业技能培训,涉及2353人。举办两期农村党员经纪人培训班,培训160名农村党员、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举办大型招聘会12场,共招聘企业427家,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100个;走访就业援助对象32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70人;全区建成和在建扶贫车间18个,已认定6个,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吸纳53户贫困户劳动力;开发特困户扶贫公益岗位,帮助62人就业。
社会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组织104家民营企业与全区82个贫困村结对子,向贫困户捐赠粮油衣物等价值100多万元的物资,培训480人,推荐18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利用爱心企业资源为全区289个村(社区)免费安装净水器和太阳能路灯,为蒙古乡镇安置区55户贫困户安装净水器;组织引导600余家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社会扶贫募捐活动,共筹集资金和物资1060万元(其中资金482万元,物资578万元)。通过扶贫日活动,共为126名特困家庭学生提供12.5万元资助,为35名贫困家庭残疾人、智障人士提供11万元康复治疗,发动21家爱心企业捐款7.1万元。
加强宣传,营造扶贫氛围。去年,在来宾日报、来宾电视台等市级主流媒体发表兴宾区扶贫信息文章312篇(次),在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等自治区级主流媒体发表61篇(次),在新华社、中新社等中央媒体发表25篇(次),在兴宾发布。在农村主干道、村(居)委会、小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固定永久墙海报750余张;通过横幅、标语、广告牌宣传720余篇(版)。
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去年,全区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6712笔,总额25808万元,存量贷款2231笔,总额7670万元,主要投向种植业、养殖业、工商业和服务业。已发放小额贷款4481笔,共计18138万元。
经过精准施策、持续努力,2019年,兴宾区成功实现16个贫困村、2.34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8%,是贫困人口脱贫最多的一年。
□魏永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全新部署,部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大任务":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069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