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许多中小企业陷入了“缺钱”的困境
今年以来,增城动作频频。
落实金融暖企各项优惠政策。
构建融资风险分担体系
创新金融服务...
金融“活水”助力战争与发展“双赢”
据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统计,
目前,我区银行机构利用央行5000亿元、1万亿元专项额度,发放贷款1632笔,合计35.53亿元,居广州市前三位。
进行10次政策介绍
搭建银企对接的桥梁
自从疾病爆发以来
人民银行总行先后
为抗击疫情设立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
新增再贷款和再贴现专项额度分别为5000亿元和1万亿元。
延期偿债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
★区发改局、人民银行增城支行积极动员辖区内银行机构,先后举办10场政策宣讲会,将央行的利好政策传递到企业的“神经末梢”。
★人民银行增城支行还编制了辖内银行机构抗疫取暖企业金融产品清单和稳定企业金融支持和就业保障信贷产品清单,并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推送至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以来,我区银行业机构对辖区内298家企业存量贷款采取了优惠措施,涉及贷款金额20.5亿元,减息1900万元;新增优惠贷款授信总额20.8亿元,贴息总额2300万元。已发放贷款16.6亿元,惠及915家企业。
刘厚廷/摄
12 .疫情防控重点企业
获得专项再融资贷款4.52亿元抗击疫情。
今年1月31日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专门设立了抗疫再贷款。
三千亿元
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
支持金融机构向一些重点企业倾斜
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
★为推动更多增城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我区发改部门、人行等部门和单位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快速响应疫情防控重点企业融资需求。截至目前,我区已有12家企业获得防疫专项贷款4.52亿元,中央财政补助584.89万元。
★疫情期间,中国银行增城支行通过省行、支行、企业召开的三方视频会议,进行面对面沟通,迅速敲定贷款方案,加快了收集信息、审批贷款、发放贷款的全过程。
景/摄
立足于支农扶小。
发放普惠小额贷款4423万元。
从今年开始
增城已全面梳理掌握。
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积极对接和联系中小企业
同时,加强与银行机构的沟通。
充分利用央行再贷款政策工具
积极推进支农支小再贷款工作。
★截至目前,我区5家地方银行机构累计延期发放360笔总额8.19亿元的普惠性小额贷款,发放44笔总额4423万元的普惠性小额贷款,帮助更多的小额贷款和“三农”主体渡过难关。
2624家企业入驻“信用易贷”平台
累计借款金额2469万元。
全国“信用易贷”平台
它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的。
以信贷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
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
从今年开始
增城积极推广平台。
★目前,全区已有2624家企业在平台注册;相关企业通过平台获得授信额度36251.4万元,累计贷款金额2469万元。
区发改局已经成立
政府整体规划和推动的具体实施
“多对多”和“多对一”精准产融对接机制
★今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6次产融对接会,组织21家银行、263家企业参与产融对接。其中34家企业累计获得授信额度10.8亿元,已发放1.05亿元。
郭建华/照片
出台融资担保政策
支持中小微市场主体的可持续经营
为了支持中小型微型市场实体的可持续运作
今年年初
区发改局也率先出台了相关措施。
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
★区财政安排300万元区级政策性小额贷款担保保险补偿资金,对保险公司给予风险补偿,对担保借款企业给予保费补贴。
★我区成立了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发挥担保杠杆作用,撬动信贷资金投向全区优质中小企业。
★区财政还安排1000万元设立区级融资性担保专项补助,对我区新注册成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奖励,对区内参加融资性担保保险的主体给予担保费补助。
★在政策支持下,今年9月7日,注册资本2亿元的广州南粤国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广州中小微金融服务区正式开业,成为我区首家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
刘厚廷/摄
通过各种惠及和温暖企业的金融政策。
区发改局是各类市场的主体。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
为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条件。
做好全区“六稳六保”工作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日精选
赞美赞美赞美赞美赞美赞美!增城的TA获史上最高规格...
11月1日起,增城这7个公共停车场要收费了!
2370套!增城一村开始分配安置房。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姚
编辑:刘晓雯
编辑:黄
审核:陈翠珠
增城融媒体中心出品
合作、举报联系边肖微信号:zcrb-qm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21增城买房贷款政策,增城购房贷款政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051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