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兰斯塔德城市群、城市分工、城乡特色、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无缝对接、城市合作、宁镇扬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绿色能源利用、城际铁路、城市群挑战、城市间的协调与合作、居住距离、经济活力、投资与创新、与上海对接、内外融合。
编者按:
地理上相邻,他们一字排开,沿着长江黄金水道蜿蜒前行;
珠江和沿江八市将携手重建格局。
“江苏无论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还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打造新的战略载体。建设长江城市群是现实选择。”这是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思路。
“建设长江城市群,是江苏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副书记、省长吴对此表示高度赞同。
“城市群已经成为反映全球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空载体。江苏沿江地区作为全省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已初步具备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认为。
9月16日,在长江城市群发展规划国际咨询会上,来自全球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抛出真知灼见:顶层设计、打破壁垒、跨江融合、产业协调、互联互通...以集聚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向集聚全球优势资源争取实实在在的利益,长江城市群的形态呼之欲出。
线索:
新华网南京10月13日电(张虹魏巍)“虽然城市群的概念是学者们创造的,但城市群本身并不是源于人为的规划。它是区域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区域间的天然合作使得这些城市群不断聚集人口,共同提高经济实力,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发展成为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城市群。
在今天的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周边的城市将转变为功能城市,形成功能分工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着眼于长江城市群面临的挑战,在高科技带来新的生活品质的同时,人与自然也将走向新的和谐,城市之间的联系将在合作中不断协调、包容、优化、高级。
荷兰:分工明确的“绿心”城市群
荷兰兰斯塔德城市群位于莱茵河三角洲,土地总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10万。其地域面积仅占荷兰总面积的1/4,却聚集了荷兰总人口的40%,是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兰斯塔德地区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三个大城市,以及乌得勒支、哈莱姆、莱顿三个中等城市,还有很多小城市。城市之间的距离只有10-20公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最大的海港,就集装箱运输而言,它在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分工明确使得兰斯塔德城市群层次分明,工业、商业、交通、金融、文化、行政、服务等各种功能在几个相邻而又分离的城市中排列:阿姆斯特丹是荷兰最大的城市和首都,是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分布在附近的卫星城镇;鹿特丹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和重工业中心。乌特勒支和哈莱姆是宗教和旅游中心,而莱顿是这一地区的教育中心。
兰斯塔德地区的核心是举世闻名的“绿心”。为了防止城市过于密集和连片,荷兰政府提出疏散大城市人口,按照不要过于集中、城镇之间保持缓冲地带的规划原则,在中间保留一大片被称为“绿心”的农业区。
RTKL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耶格指出,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可以从荷兰的多核城市发展中得到启示。首先,城市和乡村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土地利用上需要有明确的区域功能规划,方便以后的合作;此外,打造负担得起的公共交通系统,让民众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也让城市间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从而凝聚人力和民心;更突出的是对生态空 space和绿地的有效保护,各类用地之间增加了绿色缓冲带。
无缝对接正在让三个城市打“一把伞”
事实上,这样的思想正在宁、镇、阳的融合中逐渐成型。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根据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和宁镇扬城镇化规划,三市坚持错位分工、协同发展,立足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共同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全国文化科技中心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耶格尔指出,长江南北的城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要真正成为城市群,就要减少这种落差感,在城市的竞争与合作之间形成“同城效应”。首先,交通的通达性会带来更多的人在城市之间流动,由此激发的经济活力会让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一体化,当交通先行,宁镇扬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完善,都市圈城际高速公路、快速路系统、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加快。未来,城际和城市交通系统将无缝衔接,形成更加完善的快捷、通勤、无障碍的综合交通体系。
梁,扬州人,设计师。宁、镇、阳的融合发展,正悄然改变着梁的人生。这一天,因为工作需要,梁不得不立即去南京。随叫随到,他很快坐上了两地间新开的动车。五十分钟后,子弹头列车准时停在了南靖,梁和立即进入了地铁站。“商旅人士”梁高兴地说,现在一张扬州市民卡,就可以在宁镇、扬三各地刷卡,享受优惠,非常方便。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从南京出发,40分钟到达扬州。宁启铁路是全国铁路网“八横八纵”沿江通道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沿海开发战略的重大项目。将构建江苏省东部到西部的便捷交通通道,打造长三角北翼交通大通道。宁启铁路从南京林场站出发,经六合、仪征、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如皋、南通至启东。起初是国家ⅰ级单线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改造后宁启铁路将运行动车组。
跨江融合也要从“产业融合”入手——加强主导产业的合作和支撑,增强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打造自己的“铁三角”。在扬州仪征汽车产业园,SAIC赛科物流、大众联合等10余家企业为上汽大众南京工厂、SAIC乘用车南京工厂、SAIC依维柯等整车企业供货。园区相关负责人预计,“未来,随着南京积极推动‘非市区产业’向外转移,仪征汽车园区将承接越来越多的南京‘外溢’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在科教融合方面,东南大学研究院与扬州签订了2000多万元的产学研合同,形成了10多个R&D项目。越来越多的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宁镇扬城际圈的优势资源,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整合也需要绿色契约。“深化生态建设对接,共建宁阳江北生态走廊。”日前,南京市发改委表示,南京市规划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房山、灵安山、龙袍湿地,毗邻扬州化工园区龙山森林公园、青山滨江湿地公园。由此,扬州将与江北新区东沟镇对接,共同打造“宁阳江北生态走廊”。
今年8月14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实施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到2020年,宁镇扬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南京、镇江、扬州一小时通达,产业体系互补共荣,生态环境保护共治,民生服务同城共享,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后生活在宁镇阳,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购物,隔阂都会变成通途,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一样,三个城市的人民都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开放发展,积极探索与上海的交汇点。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主攻方向。在城市获取方面,耶格尔认为,先进的智能技术将提高城市群的生活质量,城市群需要在创新方面投入更多。
今年9月20日,2017南通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发展座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的90余家企业负责人应邀与会,与南通就智能装备产业投资与发展进行了交流。会上,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德国菲舍尔集团测试仪器生产线等15个项目现场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40亿元。
资金的注入,提前为智能制造的光芒设定了美好的预测,与上海对接,是长江城市群在发展中阔步前进的一个方向。耶格尔指出,长江城市群毗邻上海,在智能制造、金融、投资等领域完全可以借鉴上海的建设经验。
“建设上海北大门”,从地理位置上看,南通开发区天生具有与上海紧密相连的融合发展“基因”,率先探索与上海产业融合发展,审时度势,积极寻找与双城的契合点,加快与上海的城市化步伐,努力打造上海先进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据统计,开发区50%以上的项目资源来自上海。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在长江城市群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程长春教授认为,长江城市群位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北翼的核心区域。考虑到长江城市群整体上要加强与上海的对接,长江城市群应规划形成“内外双核”的a 空布局,即以南京为长江城市群的核心,将其培育成长江城市群的核心极,再由长江城市群整体接纳外部核心。
内外融合,融合开放。交通的便利和壁垒的消除,使得长江城市群的内部联系逐渐接近,缩短了生活的距离。以开放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长江沿岸的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天时地利的经济辐射。面对道路规划建设所面临的挑战,迈向城市群新生态的机遇蓝图正在慢慢铺开。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扬子江叶国奇简介,扬子江赵叶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986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