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让不动产登记的历史“旧账”成历史!江苏已累计解决5900个“疑难杂症”

让不动产登记的历史“旧账”成历史!江苏已累计解决5900个“疑难杂症”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曾几何时,不动产办证难是困扰百姓和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两代人攒了多年的房子,因为开发商的工程“烂尾”,业主拿不到产权证,房产成了无法交易和抵押的“不动产”;由于安置程序不完善、手续不全,户籍、入学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卡在合法拆迁安置小区的“一证”上;企业的正常经营,由于前期未能办理登记手续,导致无法进行环评、投融资,企业发展困难...

面对历史遗留的“旧账”,省自然资源厅根据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动将涉及群众的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该厅厅长刘聪、党组书记孔海燕亲自挂帅,带领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开展专项清理行动,积极“买单”,拉网式排查,分类施策,妥善解决,动态跟踪。

截至今年3月底,江苏省共梳理统一登记以来历史遗留问题6150个,解决不动产登记“疑难杂症”5900个,涉及企业4528家、42万户以上。一张小小的证书,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温暖了人们的心。

保护人民财产权,解决房屋登记问题。

在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墙上,一条印着“便民利民”的横幅格外醒目。在这面特殊的旗帜背后,是300多个搬迁安置了20多年的家庭。

“从1992年开始,梁溪区阳明街道建设了红星花园‘新农村建设’住房一期和二期,其中300多套住房用于安置搬迁居民。由于该小区被定性为‘新农村建设’安居工程,作为拆迁安置房的前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该小区居民多年无法办理房产证。”阳明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包说,随着这几年拆迁安置房的上市交易,红星苑小区的居民眼里都是焦虑。

一证涉及户籍、入学、融资、交易等民生问题。明晰产权,不动产登记刻不容缓。“办理拆迁安置房房产证手续复杂,需要拆迁协议、宅基地证等文件,确认是否合法安置。”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于勇表示,在市局的领导下,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阳明街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在收集整理相关批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综合验收手续后,去年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办证问题。

“社区居民的孩子上学不用跑断腿证明!”包激动地说,3月下旬,小区一套房子卖了1.3万平方米,在周边安置房中也是很不错的价格了。

“不动产登记是办理权证的最后一道程序,大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形成其实都是前置环节造成的。”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玟介绍,针对历史上安置房小区存在手续不全、物业管理滞后等问题,各地自然资源部门通过“96510”登记热线、“12345”政府专线、信访接待、窗口受理等方式,建立了安置房小区历史遗留问题数据库,而对于建设、房管、税务等多个部门来说,对问题进行全过程、动态的跟踪管理,让老百姓住得上。

截至2020年底,全省不动产登记机构已为2957个可办理产权证的安置小区进行了不动产登记,安置房登记率约为80%。对于尚未办理产权证的安置小区,除了一部分人没有办理外,不具备办证条件的原因主要是竣工和消防验收手续。

维护企业利益解决企业认证难

不动产产权证不仅是普通居民的安居梦,也是很多企业的发展。

“当年,一张房产证,我们公司等了18年!”回忆起当初办证的漫长岁月,常州市陈彤电信器材厂董事长陶会兴还历历在目:公司属于拆迁企业,在开工之初只办理了提前开工报告,当时的房产证都办不了。陶慧星坦言,在公司发展初期,并没有意识到“证书”的重要性。“直到这几年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每个项目都要进行环评,资金紧缺的时候就要融资。他这才意识到,无证很难动。”

为了这个证,陶慧星跑了好几年,期间机构换了,负责人换了,但是没有一个部门能给公司出具证明。“以前公司总部下面的几个子公司要办理营业执照,都要先提供房产证。如果没有,该怎么办?我只能先去镇上开个房产证正在办理的证明。”老陶无奈地说。

去年年底,老陶终于拿到了“迟到”了18年的产权证,而且是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解了燃眉之急。“如果按照以前的流程,产权证肯定是办不了的。”老陶告诉记者,其实当初厂房的规划设计方案是有的,只是缺少图纸审核和质量安全监督证明。没有这些,证书是办不下来的。现在不动产已经统一登记,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各地自然资源部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登记中心建议我们赶紧找个有资质的第三方做个房屋安全鉴定。有了这个鉴定,不到十天,房产证就有了。”

有了这个证,老陶公司的发展就顺畅多了。“最近几个月,我们连续注册了几家子公司,不用来回跑证明了。营业执照马上就要办了。我以前是拿不到本钱的。现在我用房产做抵押,银行只需4.2%的利息就能为公司贷款融资。”

“新官上任三把火”。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宿迁下大力气“早、担、联、堵”。不动产统一登记之初,进行拉网式调查,建立问题台账。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以实地调研、企业座谈会等形式建立“一企一卡”问题,将责任分解到部门,逐一解决。在政策上,不再“等、靠、要”,本着“尊重历史、规范整改”的原则,分步解决、分类处置。一方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新的办证问题的发生。

"重点是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的管理."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王军表示,宿迁在规划和土地供应方面提前介入,在不动产登记政策和地籍调查方面提供咨询和指导。同时,实施开发企业项目抵押数据网上备案系统,实时掌握开发项目的项目进度、销售和抵押情况。“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正确规范和引导开发项目用地、在建工程等不动产抵押登记,既保护已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又满足开发企业正常开发建设的融资需求。”

“从数据上看,企业办证历史遗留问题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因未依法取得用地审批手续、登记注册缺乏必要的权利来源材料造成的。因此,从源头上避免新的历史问题非常重要。”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谭晶表示,当前,各地以自然资源部门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履行“两个统一”职责,坚持“疏堵结合”,严控新增,加快实现用地审批、规划许可、土地供应、开发利用、执法监管等全业务链条封闭式动态监管。同时,将土地市场、房地产等领域依法认定的相关失信行为纳入信用体系,实施失信惩戒。

明晰农村产权,解决农民办证难

2011年9月1日前,盐城市射阳县林海、星桥、海通镇46户农民被镇人民政府发放《村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新房。建设中,农民共同委托建筑商将经营户认可的农房建设成商品房套房。但当年9月2日后,乡镇房屋规划许可权限被接管到县住建局,导致这些农民无法规划核实,农民的很多来信来访也因为相关部门“不敢做”而没有下文。

同样的“尴尬”也发生在苏南。无锡锡山区鹅湖镇的一位村民,上世纪90年代初在自己的村子里盖了房子。2017年,房屋所有人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只提供了当时财政部门出具的房屋收据和房屋所有权证。因为房屋占用的宅基地使用权没有经过审批,当事人无法提供宅基地审批的材料,所以几年来一直无法进行不动产登记。

“在农村的不动产登记中,农民长期使用的宅基地没有土地权属来源,房屋没有审批手续,是普遍的历史遗留问题。”谭晶介绍,历史上农村土地和房屋是分阶段分散登记的,宅基地的使用和农村房屋的建设管理没有像城市那样规范和完善。登记条件不具备、工作基础薄弱、民众产权意识淡薄,导致农村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多样。

面对农村不动产的历史遗留问题,江苏坚持“地方主导,对症下药”的原则,积极开展“一体化不动产”总登记,并在全国先行先试。

南京市六合区针对来源材料缺乏的情况,探索实践了“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逐级”三级确认流程,解决了农民基本信息认定难、补办手续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做法推广到全国,写入《江苏省不动产登记条例》;

针对边界地区的历史变迁,结合当地实际,界定不同的面积标准,采取超出面积标注的方式,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同时,坚决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方针,对乱占耕地或建筑面积过大的,明确不予登记发证,形成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导向;

对于涉及财产分割和继承的,采取“人民调解”的方式。根据农民自愿申请的原则,在司法部门的指导和参与下,明确变更权利的主体,避免了繁琐的流程,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完成农村不动产地籍调查1356.6万次,提前3个月完成了“2020年底前完成农村不动产权属调查”的既定目标。同时,按照“总登记”方式,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房地合一的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各县(市、区)都出台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实施方案和意见。目前,全省工作任务已开展过半,计划到2021年底基本实现农村房地产“应登尽登”。

来源:新华日报记者申嘉轩

来源:新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让不动产登记的历史“旧账”成历史!江苏已累计解决5900个“疑难杂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98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