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娜
8月25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车间内,朱利诺水电站一台水电机组的转轮正在清洗,准备送往坦桑尼亚。
不仅仅是东方电气。目前,德阳有16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供应全球,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装备的主要供应商。2021年,德阳设备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元,增长26.8%,连续10年位居四川省第二。
作为中国“重装之都”,德阳正全力打造“清洁”装备的全新名片,通过不断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吸引一批清洁能源项目投资落地。8月27日拉开帷幕的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进一步加速德阳清洁能源装备“走出去”。
走在以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德阳,“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的身影随处可见。
8月26日晚,德阳金锣湾生态园上演了一场千架无人机的灯光秀。“大熊猫俏皮图”、“海上风机设备”、“三星堆青铜面具”、“清洁能源设备大会logo”都是展现德阳元素和符号,晚上依次出现空。工作人员说,这次户外编队无人机灯光秀表演,以立体光影秀的效果,生动展示了德阳的清洁能源装备产业。
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的成功举办,成为四川和德阳向全世界展示装备制造实力的良机。
大会上集中签约重大项目22个,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大会设立的清洁能源设备展吸引了184家企业参展,超出展会计划22.7%。
“中核集团、国家电网、西门子等184家清洁能源头部企业参展,从矩阵和场景角度全面展示了四川乃至全国、世界在‘源网储’全产业链上的先进装备和前沿技术。”德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落成的德阳文德国际会展中心独特的展位吸引了企业代表和参展商的目光。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目前拥有9个R&D和生产基地,其中德阳基地是欣旺达电子的全资子公司。2022年4月迁入什邡市,规划10条电池生产线。目前,该项目仍在建设中。总部位于杭州的浙江能源集团是一家全品类能源企业。目前主要从事电力、油气和能源服务三大主业,重点培育氢能、储能和先进能源装备制造。作为一家从事智能环保服务、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零碳环保新能源的大型上市公司,中国坦雅展台以其大规模的绿色清新风格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学习。
《中国工业报》注意到,这里也聚集了很多四川当地的企业。深耕装备能源领域的东方电气,在德阳揭牌了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全国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和首条黑光灯生产线、氢能产业示范展区、全国首个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清洁能源装备重型制造大型数字化车间、智能产品展厅,向全世界展示了高端清洁能源装备的魅力。四川能投发展的展台清晰地展示了公司如何从锂矿产资源、锂矿物制品到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电池回收,全方位、深层次地布局锂电池全产业链。华泰电气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工业和商业储能系统、250kW双向储能变流器、华泰公园风光储充售电一体化项目等产品和技术。作为航天科技在四川的全资子公司,德兰航天主要带来了风机制动器、低压紧环、高压涡轮支架等重要环锻件。在国家级专业化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的展台上,隔膜氢气压缩机也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驻足。
同时,东方电气、国机重工、德阳三环等八大清洁能源示范应用场景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作为八大重点示范应用场景之一,东方电气氢能产业技术应用示范园于8月24日正式投入运营,成为国内首个多场景氢能全产业技术应用示范园。中国工业报在示范项目现场看到,有一个巨大的气囊,还有气瓶和动力装置车间。接待人员表示,这个示范项目已经商业化,可以满足客户企业几乎所有的用电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这套设备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自8月24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省市政府领导和全国各地同行一直在参观。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德阳引进了欣旺达、云一吉、池静之星等一批重大项目,促成签约合作项目92个,总金额超过2200亿元。借大会“东风”,国机集团、东方风电、三峡集团、浙能集团、三菱重工等一批龙头企业也达成了一系列购销合作。
吸引外资的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的成功召开,正进一步带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在德阳集聚发展。
擦亮名片从“重”到“清”8月初,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传来一个好消息。东方电气自主研发的白鹤滩水电站7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而这只是一个缩影。作为众多“大国重器”的“摇篮”,德阳拥有各类工业企业6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2000家。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连续19年位居四川省第二。同时,德阳制造的发电设备年产量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量居中国第一,重型燃气轮机等15项能源装备产品市场占有率居中国第一。
“重装”制造已成规模。带着四川省委赋予的“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伟大使命,德阳正在用智慧完成从“重”制造到“清洁”制造的转变。
“除了国机集团、TEPCO、董琦、东方风电等一批头部企业,德阳还有6000多家配套中小企业。”据德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严阵”格局下,德阳现已形成从物质端到产品端的“源网储”全产业链——拥有以风电、水电、核电、气电、太阳能、氢能、地热能为主的“源”端设备;基于先进电网设备的“网络”终端设备;“负载”端设备,主要是充电桩和节能电机;“储能”终端设备主要包括抽水蓄能、空气体蓄能、飞轮蓄能和锂电池。
作为R&D和四川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的主要基地,德阳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业设计中心,三年来积累了424项关键核心技术。
“2021年,德阳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产值达到570亿元,占全市装备制造业的40%。预计2022年将超过650亿元,增长超过14%。”德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加快出海推进技术“走出去”7月3日,随着东方汽轮机国际业务部工作人员核对资料、提交打印盖章,一份原产地申报单“新鲜出炉”。
这是东方汽轮机继5月19日被认定为四川装备制造领域首家RCEP认可出口商后,发布的第一份原产地声明,也是四川企业自主发布的第一份RCEP原产地声明。
得益于这一声明,东方汽轮机此次出口的零部件在柬埔寨可以享受关税减免。
“如果符合条件,只需独立出具原产地声明,即可享受进口国RCEP协定项下进口货物的关税优惠,这将加快出口货物的通关速度,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TBEA(德阳)电缆有限公司的电缆车室内,机器轰鸣,新的电缆生产线在流水线上不断“吐槽”。工人们正在为9月份发往澳大利亚的订单做准备。在公司的货场上,一批货物即将发往成都国际铁路港,通过铁路和水路发往海外。
据该公司单机出口部经理谢玉海介绍,9月份即将交付的订单将采购一批中低压电力电缆,这是该公司近年来专门为澳大利亚市场开发的特种电缆。经过当地客户的反复使用和实验,性能优异稳定,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因此订单层出不穷。“公司先后与澳大利亚电网公司、马拉维电力公司、孟加拉国电力公司以及肯尼亚、卢旺达、柬埔寨的客户签订了订单...外贸业务占比提升了40%到50%。截至今年8月,已获得5410万美元的海外订单。”
全球制造业的开放合作和高质量发展是德阳清洁能源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基本路径。一大批德阳清洁能源企业深度参与,乘风“出海”,“德阳装备”走向“装备世界”。
如今,德阳已有16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供应全球,200多家境外机构,产品分布在印、白、马等5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带一路”沿线重大装备的主要供应商。今年1-7月,德阳实现进出口总额92.5亿元,同比增长50.3%。其中,出口额66.3亿元,增长49.7%。
“德阳清洁能源装备企业有非常充足的实力和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有业内人士评价。
审计:杨静
编辑:霍越
编辑:胡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德阳装备制造业,德阳重装基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962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