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失控的龙湖:高管出走致系统性坍塌,长沙业主撕开了黑洞

失控的龙湖:高管出走致系统性坍塌,长沙业主撕开了黑洞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龙湖最终因为楼盘质量问题破裂。

8月27日,香港,龙湖集团2019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一位从长沙赶到香港的龙湖业主拿着话筒,激动而哽咽地讲述着龙湖长沙业主的维权情况。

"...我不得不来,我想问一下吴女士(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你是不是已经知道龙湖在长沙是维权的代名词了?龙湖在长沙的楼盘都在维权,无一例外。.....我们的业主,你知道龙湖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只有50厘米吗?吴女士,我很佩服你。听说你创办龙湖是因为不满足于买房。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真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跟龙湖沟通过多少次了……”

之所以最后说,是因为龙湖地产的维权问题早已爆发。长沙业主说,龙湖在长沙就是维权的代名词。其实不只是长沙。在济南、广州、大连、天津、北京、哈尔滨等地,维权举起的横幅已经覆盖了龙湖集团的口号——“龙湖,善待你一生”。

- 1 -

“全国各地,没有不维权的楼盘。”

绿城地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俊曾在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表示,这两年一直在劝身边的同事不要买房,因为这两年的住房质量是最差的,维权潮会在这几年出现。

它确实出现了。作为“3456”的鼻祖,高周转下的彩蛋,龙湖地产遍地开花。

2018年8月,位于北京郊区古北水镇的龙湖长城建成。楼梯坍塌,墙皮脱落,墙体渗水,引发公众关注。

龙湖公关曾对城市表示,龙湖本身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公司已在全国44个城市落户,在建或交付项目众多。龙湖集团CEO邵也对此进行了反思。“北京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是龙湖的原因。为此,龙湖进行了多次重令,坚决杜绝今后再出现此类问题。”

然而,从那以后,这样的问题接踵而至。

在济南龙湖春江丽城,大量业主收房不到两个月,客厅、厨房、卧室、阳台天花板全部大面积漏水。尤其是下雨的时候,他们的房子就成了鱼塘。而且停车场漏的水过不了小腿。因为漏水,电线短路,所以电梯突然断电,频繁停车。

长沙龙湖陈子同样漏水,导致电梯漏水。下雨的话,电梯漏水就像下雨。长沙天辰原作,收楼前期,业主发现房子地板裂缝如蛛网,每条裂缝宽1厘米。当水倒入裂缝时,裂缝会立即渗漏,这意味着裂缝贯穿了地板。六楼倒水的业主,水滴顺利滴到五楼。

福建晋江的冠宸二期,厦门的龙湖,和其他地区的龙湖一样,都出现了房屋渗水的现象。这让业主们很无奈。“既然开发商叫龙湖,就说明一定要有水才能叫湖。那么他们要不要改名为龙潭地产呢?至少沙滩上没有水。”

然而,龙潭解决了水的问题,但地面塌陷却令人深感恐惧。

在南京春江丽城,项目工地坍塌,导致附近居民楼出现裂缝,数十名居民被立即要求疏散。后期140多户在周边6家酒店住了两个多月,等待问题解决。济南龙湖水晶郦城,一场暴雨过后,小区路面塌陷,整个路面呈波浪形凹陷。还有路面塌陷的居民区,如成都龙湖汀兰湾、大连龙湖天朗等。

除了质量问题,龙湖很多楼盘也出现了短重、缺斤短两的情况。

原来在成都西樵工作,买房时每平米3800的装修标准,收房的时候业主都惊呆了。浴缸的水龙头根本没有出水的能力,插座完全堵在马桶后面。设计问题说起来容易,但是装修材料和地板不规则倾斜,瓷砖到处碎。由于业主的有效维权,此时惊动了当地政府,物业装修成了业内笑话。

但是啊,成都的业主,起码还是装修的。在青岛龙湖春江丽城,买房时合同约定每平米2500元的装修费,最后却是空白交房。

据法治青岛报道,“2017年3月,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开封路19号的龙湖春江郦城项目开始销售。很多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合同规定了每平方米2500元的装修内容。但今年6月28日交房时,业主在销售人员的安排下签订了某某合同后,去看房,看到是毛坯房。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听了龙湖销售人员不签合同不能交房验房的说辞后,匆匆签字的业主才发现,在已签的合同中,居然还有一份业主接受毛坯房交付的合同。”

类似的维权和质量问题,过去我们很难将其与龙湖联系起来,但近年来却频频发生。要知道,龙湖的三个楼盘都是以品质过硬著称的。讲有质量的故事,让自己的员工背出来。

- 2 -

高周转率下的鸡蛋

早在十几年前,龙湖地产就从香港引进了高周转模式。Vivanco这些,我早不知道去哪了。但当时龙湖的“高周转”基本是以价换量,快速出货。和后来的高周转不完全一样。

从现在来看,其实房地产开发的运作模式无非就是这两种:一种是追求品质和长期投资。因为房地产有一个正常的开发周期,中小企业一般需要3年左右。时间过长,会导致资金成本增加,意味着企业利益减少。还有一个高周转的企业,它的开发周期比较短,或者销售周期短到一定程度,那么他的资金利用率就会高,这就是高周转。

从2012年开始,龙湖地产每年都宣传坚持高周转。但那时候的龙湖以自身的品质为傲,相安无事。当年前后,万科提出了所谓的“5986”高周转模式,即“拿地五个月开工,九个月销售,第一个月销售80%的产品,60%的产品必须是住宅”。

从2015年开始,一切都变了。那一年,房企营收破千亿,恒大、万科销售额很快达到3000亿。龙湖之前的对手凭借“三高”进步神速。

很多开发商加快了过去万科推出的高周转,实行“3456”模式,因为拿地时间短,建设进度快。“三个月开发,四个月开业,五个月正资金,六个月退资金”已经展现出了激进的速度。

龙湖此时似乎陷入了恐慌。2014年和2015年,龙湖营收分别为492.9亿元和545.4亿元,与千亿俱乐部相差甚远。在房地产行业,一旦失去规模,基本上就意味着失去市场,意味着被淘汰。

高周转是每个房企都要面对的一条路。这条路充满了诱惑。虽然需要披荆斩棘,但这是一个开发者快速扩张的法宝。2015年以来,数千亿的房地产巨头不断涌现,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体量也膨胀到15万亿。龙头开发商引领的快速成交趋势,不断透支了楼市刚需的购买力。

2015年后,龙湖一改之前的策略,开始疯狂拿地,快速开发,高效出货。开始了新一轮的紧追。44个城市,经常出现的地王基本都是地王。从规模上看,到2018年,龙湖的营业额终于突破了1000亿。然而,它失去了质量。

高周转可以使公司规模迅速扩大,但同时也牺牲了利润率的高低。从拿地到出让时间短,即使地价上涨也可以忽略不计。此外,标准化的建设流程和销售费用的超高投入,也大大降低了毛利率和净利率。最后规模上去了,但开发商为了盈利,很可能为了削减成本,牺牲了楼盘的建筑质量。

而且,质量和速度,在一定的门槛下,可能是矛盾的。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鉴于2018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大部分是限价商品房,作为一线操盘手,营销该如何应对?龙湖北京市场总监张世珍表示,限价是命题作文,核心是高成交。

- 3-

为什么是龙湖?

这几年楼市调控加码,很多城市都制定了限价政策。针对限价政策,不少开发商确实以高成交量来应对。周转率高的鸡蛋,很大程度上是易碎的鸡蛋。

我说谨慎拿地,但是这几年龙湖频频出地王,郑州,烟台,广州,厦门,单价地王,双料地王。龙湖基本是志在必得。但拿地成本已经高于竞争对手。限价后,利润会相应摊薄。

2016年7月1日,济南历城。龙湖14亿连续拿下三幅地块。

编号为2016-G019和2016-G020的地块率先结束竞价。经过326轮拉锯,两宗地块被龙湖地产以96608万元竞得,溢价率202.77%,其中住宅楼面价4447元/平方米,商业地块楼面价3760元/平方米。连接两个城市后,龙湖地产拿下了地块No。2016-G024为45147万元,溢价率79.53%,折合楼面价3141元/平方米。

这个地块,也就是济南龙湖滨江的丽城,将来会有严重的质量问题。

除了高价拿地的成本,龙湖自身的制度体系也给建筑质量带来了隐患。

在很多房地产业内人士看来,龙湖楼盘质量问题频发,与龙湖的二级管理模式有很大关系。

作为1000多亿元的TOP10房企,同类企业都实行总部、区域、市公司三级管控模式,而龙湖沿用了之前的总部、市公司管控模式。

这意味着龙湖的权力全部集中在集团,重要的审批需要集团决定。其他公司将权力下放给该地区,给予该地区更多的主动权。由于控制半径过长,局部问题不同,集团很难深入了解,更难有效管理。所以龙湖会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失去控制。

“我们在使用秒控的时候明显发现拿地的通讯效率不够快。后来改成三级管控后,我们的区域自治性强多了,沟通也快多了。”一位房地产高管说。

最关键的是,在两级管控体系下,龙湖还实行了强调各区域成本控制的激励制度。

龙湖地区公司年终奖池的计算公式为:当年结算利润*平衡计分卡*一定比例的提成。其实直接影响年终奖的是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中的大头是ROIC(投资资本回报率),计算公式是ROIC=EBIT(1-税率)/(有息负债+权益)。

所以,为了拿到更高的年终奖,区域公司的高管团队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加快转型步伐,快速销售;二是控制成本,增加利润。

要想快,就要赶上工期;如果你想盈利,你必须控制成本。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产品质量和品质的问题似乎就不难理解了。龙湖的一些分店在这方面非常激进,这也让品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与此同时,管理层的动荡使得房地产项目的质量问题接连出现,几乎处于没有应对的状态。

2019年2月27日,地产圈上闪现一条消息:龙湖集团副总裁李楠即日起加盟融创。尽管李楠后来否认,但有消息人士指出,李楠离开龙湖是大概率事件。

此前,龙湖集团掌门人吴亚军陷入“暴走”风波。他离开中国八个月,再也没有回到大陆。原因是一个谜。随后,高管离职。去年以来,截至今年3月,已有8名高管离开龙湖。包括徐爱国、王亚军等集团高管。

1月,苏州公司总经理李刚离职;2月,南靖公司总经理李宏庚转任融信,战略部总经理王亚军加盟中南置地,冠宇总经理王俊英离职。4月,烟台公司总经理李良离职,龙湖集团副总裁徐爱国离职;10月,原冠宇CEO韩石加盟中南;12月,龙湖集团副总裁胡浩辞职。

龙湖集团的命运取决于吴亚军对CEO邵的信任。过去一年,至少在直接管理上,邵肖明主导了龙湖地产的方方面面,包括改革、业绩下滑、被卖空以及正在发生的一切...

高管集体离职可以说直接导致了龙湖的系统性崩盘。长沙业主千里赴港维权,只是撕开了龙湖集团问题的黑洞。

吴亚军找不到人处理质量问题留下的烂摊子。不是,长沙龙湖的业主都说被黑社会打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失控的龙湖:高管出走致系统性坍塌,长沙业主撕开了黑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906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