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民事诉讼法小额索赔】欠钱少的案件有必要起诉吗?
答案是必须的,有一个非常快捷的方法——就是本文介绍的小额索赔。
一、适用范围: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小额诉讼适用于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金钱给付民事案件。
其中:1。小额索赔适用于:
标的额低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50%的,采用小额索赔程序审理。
比如2021年11月8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2020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4910。由此可见,河北省内只要欠款低于32455元,都适用小额诉讼。
2、可以约定适用小额索赔:
标的额超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0%,但低于两倍(即32455元至129820元之间)的,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
二。不适用的案例类型(除此之外,均适用):
1、人身关系、财产权利案件;
2.涉外案件;
3.需要评估鉴定或者对诉前评估鉴定结果有异议的案件;
4.一方下落不明的案件;
5.当事人提起反诉的案件;
6.其他不适合小额索赔的情形。
三、程序:
可以一次开庭审结,当庭宣判。
一审是终局的。即当事人拿到一审判决,案件就生效了,任何一方都不得上诉。与常规案件的二审终审制明显不同。
四、审判限制:
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两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判决最长将在三个月内下达)
五、发现小额索赔救济不适用:
1.依职权变更:
法院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小额诉讼程序不适用,会自行决定变更审判程序。
2、根据当事人申请变更:
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成立的,应当变更审判程序;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六、启示:
适用于借款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物业合同、服务合同等常见合同。标的金额相对较小的,收到合同款的权利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适用小额诉讼,利用小额诉讼的一审终审制达到速结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诉讼程序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法发〔2020〕11号)中,已经明确规定标的额在5万以下的,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标的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案件,当事人可以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但范围限于中国部分地区。现在完全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在相关合同中规定这一条款,减轻诉讼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额诉讼不还钱怎么办,小额欠款起诉费用总共要花多少钱":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74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