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悦然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自年报预告季开启以来,已有26家光伏企业发布了去年的业绩预告。
26家光伏公司中,21家公司实现净利润预增;3家公司扭亏为盈,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仅迪科(300842。SZ)扭亏为盈。
硅企盈利,集成龙头稳居前列。
从各预告净利润总额来看,前五名企业中,除隆基绿色能源(601012。SH),另外四家是硅企。
通威股份(600438。SH)以252-272亿元的净利润高居榜首,增速2.1-2.3倍;大全能源的净利润(688303。SH)为19-19.2亿元,同比增长2.32-2.35倍。
排名第四的TBEA净利润157亿-167亿,翻倍;新特能源(01799。HK),公司上市公司,为港股上市公司,去年净利润不低于130亿元,增长超1.6倍。
GCL科技(03800。HK),另一大硅业巨头,也是香港上市公司,并未披露业绩预期。
2022年全球光伏产品需求旺盛,各环节产能扩张加快。由于技术门槛和生产线的生产速度,高纯多晶硅材料相对供不应求,导致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在榜单中,表现较为抢眼,有组件领军人物。凭借在硅片、电池、组件上下游的整合优势,四大组件龙头的业绩都在提升。
其中,隆基绿色能源净利润达145亿至155亿元,在整体榜单中排名第四,在成分企业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速约为60%至70%。
金高科技(002459。SZ)去年为48亿-56亿元,同比增长135.45%-174.69%,同比增速和净利润规模均高于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
近日,京奥科技再次扩大综合产能,斥资400亿元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
晶科能源(688223)的盈利能力。SH)在元器件龙头中相对较弱,但同比增速超过1.3倍,去年出货量和进度明显。
1月26日,晶科能源在官方微信上表示,去年其组件出货规模超过44 GW。以此计算,去年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排名将跃居全球第二,超过天合光能和金高科技,仅次于隆基绿色能源。2021年,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全球第四。
在N型技术市场,晶科能源也成为第一家年出货量超过10 GW的组件企业,全球第一。
榜单中净利润排名靠前的有TCL中环(002129。SZ),硅片龙头,阳光电源(300274。SZ),逆变器龙头。
TCL中央业绩排名第六,去年净利润66亿-71亿元,同比增长63.79%-76.2%,净利润增速较上年大幅收窄约200个百分点。
与其他企业相比,TCL中央的整合力度较弱。除硅片外,公司在其他产业链环节的产能较低。
梁爽节能(600481。“硅片新秀”SH),去年表现不俗,实现净利润950-10.5亿元,同比增长2.06-2.38倍。梁爽节能表示,硅片业务已经开始为其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做出贡献。
阳光电源(300274。SZ),一家逆变器企业,“耻于前嫌”。去年业绩超预期,净利润32亿-38亿元,同比增长102%-140%,位居变频企业之首。
其他变频器公司,德业(605117。SH)、金浪科技(300763。SZ)、古德威(688390。SH)和豫能科技(688348。SH)去年的业绩也翻了一番。
三家公司扭亏为盈,银浆龙头成为榜单上唯一亏损。
在行业高景气的背景下,去年有3家光伏企业扭亏为盈,分别是;爱旭(600723。SH)、君达(002865。SZ)和亿晶光电(600537。嘘)。
这三家公司的共同点是业务都与电池环节有关。在上游降价的背景下,电池端将迎来利润修复。
2021年数据显示,爱旭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仅次于通威。当年,受疫情、电荒、硅料供应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电池环节两端承压,爱旭股份净亏损1.25亿元。
去年光伏需求高涨,爱旭股份业绩好转,实现净利润21.1亿-25.1亿元。该公司表示,太阳能电池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持续上涨。
去年上半年,完成了爱旭股份166 mm至182 mm大尺寸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实现了产能结构的优化,提高了产能利用率。
近两年电池技术进入转型关键期,下一代N型电池技术的较量风起云涌。爱旭公司选择了ABC电池技术,其珠海一期生产线已逐步投产,量产效率26.2%,良品率90%。所有6.5GW产能预计在今年上半年达到满负荷生产。
西南证券表示,爱旭股份的ABC系统去年四季度订单满额,实现盈利。随着后续海外渠道的顺利拓展,公司ABC产品的盈利能力将推动未来利润的快速增长。
骏达公司原本从事汽车配件业务。2021年收购电池公司捷泰科技51%股权,次年7月底收购剩余49%股权。
去年,捷泰科技电池出货量10.72 GW,其中P型PERC产品8.85 GW,N型TOPCon产品1.87 GW,同比增长88%。
骏达股份在去年10月的机构调研中表示,由于硅材料价格上涨和电池技术迭代,近两年大尺寸电池产能出现短缺。自2022年以来,其PERC容量盈利能力逐季增长。
骏达股份预测,2023年大尺寸电池产能短缺仍将持续,PERC产能盈利仍将处于较好水平。此前,公司滁州一期8GW托普康产能已达产。
相比之下,亿晶光电更倾向于一体化企业。公司是a股首家专业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伏企业。
从2019年到2021年,亿晶光电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亿晶光电表示,2022年业绩预增主要是由于太阳能组件销量和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资产结构得到改善,新生产线的产量、产品效率和良率优势显现。
对于下一代电池技术,亿晶光电也选择了拓普康技术进行量产。去年9月21日,公司宣布投资滁州N型电池项目,总造价约103亿元,包括10 GW高效N型拓普康光伏电池项目(一期)、10 GW光伏切片项目(二期)、10 GW光伏组件项目(三期)。
半年报显示,亿晶光电账面货币资金只有30亿元左右。生产的大规模扩张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财务压力。
唯一上榜的亏损公司,迪科股份(300842。SZ),是光伏银浆的龙头。
迪科在公告中称,受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俄乌冲突、国内疫情等全球宏观环境变化影响,短期内美元快速大幅升值,人民币贬值,导致其持有的外币贷款因进口银粉产生汇兑损失约1亿元,对净利润影响较大。
同时,公司认为,在光伏行业宏观环境下,光伏行业整体利润空降低,导电银浆产品毛利率有限;由于硅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电池厂商对降低其他配件采购成本的需求更加强烈。
此外,随着主流P型PERC电池导电银浆市场竞争的加剧,德克士有限公司客户的产品销售价格涨幅有所下降,全年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
导电银浆是光伏电池制造的关键原材料,直接影响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N型TOPCon电池银浆用量约为P型电池正极银的1.5倍。HJT电池低温银浆消耗量约为P型电池正极银的2.5倍。
德克士股份补充称,由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终止,相关中介机构的服务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也影响了净利润。
2021年,德克士拟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收购江苏索特,从而获得杜邦在银浆方面的相关专利。去年9月,交易终止。迪科当时给出的理由是,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与部分交易对手未能就核心条款的修改达成一致。
另外,海友新材(688680。SH),橡胶膜龙头,同比下降64.31%-72.24%。
东吴证券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由于组件厂去库存,胶膜交付量不及预期,同期由于EVA颗粒降价,胶膜价格快速下跌,形成“高成本+低价格”的剪刀差。机构预估单平亏损0.45-0.5元。
随着硅材料的降价,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需求将增长45%以上。东吴证券预测,今年海友新材出货量将同比翻番。同时,TOPCon等新技术将占出货量的30%以上,导致POE粒子短缺,盈利能力增加。因此,海友新材优化后的航运结构有望惠及双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光伏行业资讯,光伏产业前景及龙头企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657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