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
◎本报记者陈
二月,我们迎来了春天和雨季的开始。虽然一开始乍暖还寒,但土下的生命已经感受到了春雨的召唤,开始萌芽。
然而,在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各种谣言就在眼前:青衣江被绿色污染,美国氯乙烯泄漏事故引发全球酸雨,无网无电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不安全,高速公路上鸟群聚集是地震前兆...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为您一一盘点2月份出现的谣言,为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青衣江是绿色污染造成的吗?
真相:主要是光反射和藻类造成的。
古诗词有云,春江碧如蓝。然而,近日,一组四川雅安市青衣江的航拍照片却让网友们忐忑不安。在这张航拍照片中,青衣江蜿蜒曲折,像一条碧绿色的玉带。网友质疑干净的河流清澈见底。青衣江绿是污染造成的吗?
对此,雅安市雨城生态环境局回应称,青衣江的绿色并非污染所致,而是光线和藻类物质的反射所致。近三年青衣江禹城段水质监测结果均为二类及以上,优良水体达标率为100%。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宋春锋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水、河水、河水的颜色都是由光线折射、水中的藻类等微生物“调制”而成的。
一般来说,冬季气温较低时,河水中藻类的活性和数量减少,所以河水看起来更清澈。春天,随着气温的升高,河里的藻类开始大量繁殖。藻类等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绿色的叶绿素,所以当藻类大量繁殖时,河水就会呈现绿色。
有时,光的反射会使河水呈现绿色。当太阳照在河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被折射到河中。进入水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的吸光率与光的波长有关。水对波长较长的光有较高的吸收率,对波长较短的光有平均吸收率。如果长波长的红光、橙光、黄光在不同深度被河水吸收,大部分短波长的绿光被反射回来,此时的河水看起来是绿色的。
美国氯乙烯泄漏是否造成全球酸雨?
真相:充其量只会产生局部影响。
2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一列载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出轨,导致5节车厢氯乙烯等化学品泄漏,造成有毒氯乙烯气体扩散。相关应急人员于2月6日对这些氯乙烯进行了“控制释放”和燃烧,防止发生大规模爆炸。
这件事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尤其是“氯乙烯泄漏造成全球酸雨”的谣言,让我们在大洋彼岸感到危险。
对此,宋春锋表示,氯乙烯会致癌,容易爆炸,大量吸入会导致死亡,其燃烧可能会产生另外两种危险的有毒物质:光气和氯化氢,但氯乙烯本身不会形成酸雨。光气在水中分解会变成氯化氢,释放到大气中的氯化氢很容易与空 gas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酸性液滴。
" 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被称为酸雨."宋春锋介绍,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酸,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形成酸雨,会对植物和建筑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然而,泄漏事件造成的酸雨量最多只能产生部分影响。这次事故中氯乙烯的“受控燃烧”总量不到13万加仑,也就是不到450吨。而每吨氯乙烯可产生约0.6吨氯化氢。计算表明,总的氯化氢释放量不超过270吨。
“全球火山活动每年释放2000-2500万吨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是导致酸雨形成的重要物质之一。这么大量的二氧化硫还没有造成全球酸雨,更不用说不到270吨的氯化氢了。”宋春锋说。
无网无电的数字人民币支付不安全吗?
真相:多重“保险”防止资金流失
近日,无网无电数字人民币支付新功能上线,备受关注。有安卓手机用户发现,数字人民币App硬钱包的“支付设置”中增加了“无网无电支付”的功能。用户只要在数字人民币App中开启无线支付功能,设置手机关机后可以进行的支付次数和金额,就可以在手机关机的情况下使用手机“触摸”支付终端。
对于这个功能的开通,很多人都觉得很方便,即使在极端情况下,数字人民币支付依然可以完成。但也有传言称,该功能相当于让用户的财产“不设防”。手机一旦丢失,别人就可以随意盗取数字人民币。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保证用户的资金安全,数字人民币App设置了“双保险”。
首先,用户可以自主设置无网无电的支付金额。安卓版数字人民币App中,无网无电单笔小额支付免密额度最高可设置为500元,最多可使用10次。无电支付时,如果交易金额超过保密限额,用户需要在受理设备上输入支付密码,后台系统验证通过后才能进行交易。同样,如果支付次数超过限额而没有电,交易也无法进行。
此外,在手机丢失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在另一部手机上登录数字人民币App,立即关闭无网无电缴费功能,可以有效防止资金损失。
高速公路上鸟类的聚集是地震的前兆吗?
真相:鸟群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地震的巨大破坏力让很多人谈“地震”色变,甚至有点小麻烦,怀疑是地震前兆。
地震发生后,有人在网上发布视频,称南京某高速公路上聚集了大量鸟类。一些网民认为这是地震的前兆。
对此,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陈长云表示,人们往往把鸟类、蝙蝠等动物的聚集以及鸟类撞树的异常行为视为地震前兆。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些现象与地震没有必然的关系。
对于视频中的鸟类聚集现象,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卢长虎表示,鸟类聚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在越冬期和迁徙期都有可能发生。“动物的很多异常行为与气候、天气、环境等因素有关,不一定是地震前兆。”陈长云说。
“虽然地震前对地震的准确预测还在探索中,但地震后的预警可以减少人身伤害。”陈长云说,地震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000-4000米。地震预警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比电波慢的原理,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可以给人们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
目前大部分手机都可以激活地震预警功能。与其毫无根据地猜测地震会不会发生,不如多学习一些科学减震的知识。
来源:科技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21谣言排行榜,谣言排行榜":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02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