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的第19届杭州亚运会闭幕式。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新华社杭州10月9日电(记者魏宜君、吴、林光耀)10月8日,为期16天的杭州亚运会闭幕。盛会到此结束,未来从此起航。在本届亚运会期间,文化交流和交融的场景拉近了心灵之间的距离,一系列低碳和简单的措施导致了新的绿色趋势。热门赛事和开放场馆释放了惠民红利。这场“人文、绿色、智能、简约、惠民”的盛会,兑现了中国在赛前的庄严承诺,在体育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次亚洲运动员的盛会——在16天的时间里,45个亚奥理事会成员和12000多名运动员齐聚浙江杭州,用汗水和拼搏生动诠释体育的魅力。除了比赛,也是亚洲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亚运会让亚洲大家庭更好地走到了一起。
“这真的太棒了!”亚运会恰逢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在湖州德清体育中心体育馆训练的哈萨克族女排队员,收到了手工制作的竹扇作为礼物,惊喜万分。
“竹扇代表了我们对运动员的美好祝愿。希望这些带有‘中国式浪漫’的小礼物,能让大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这段难忘的时光留下纪念,就像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唱的那样,用爱分享。”湖州德清体育中心体育馆运营团队新闻宣传总监邱说。
“换徽章?”一枚小小的徽章承载着各种文化元素,交换徽章成为本届亚运会陌生人讨论体育精神、传播地方文化、留存美好友谊的独特方式。
赛场上,除了精彩的赛事本身,比赛结果之外的体育精神也给人们带来了持久的触动。48岁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传奇人物丘索维金娜再次站在赛场上,昂首阔步向观众致意;身患白血病后勇敢归来的张宇菲和池江李花子,在游泳池里互相欣赏;日本乒乓球选手张本智和在观众的鼓励下,带伤坚持完赛;越南游泳运动员吴米仙在选手和观众的“陪伴”下游完了最后100米...这一刻,热烈的掌声响起,不仅仅是为了胜利者,更是为了相聚相知的感人故事。
在亚运会主体育场、开闭幕式和田径比赛的场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437套环境感知硬件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人群密度等信息,有助于动态管理场馆各区域能耗。
“根据不同场景需求,我们量身定制了运动、舒适、节能三种能效管理模式,实现用能环境信息的全感知和用能优化策略的全智能。”会场“零碳工程师”石土家说。通过新技术的应用,9月23日至10月7日,场馆用电量约78万千瓦时,节约10.11万千瓦时,减碳约58吨。
这是杭州亚运会贯彻“绿色”理念的缩影。所有比赛场馆定期用电,实现绿色用电全覆盖,主火炬使用“零碳燃料”甲醇,2000多辆公务新能源汽车提供绿色出行选择,亚运村“低碳账户”吸引运动员广泛参与减碳活动...“绿色”已经成为杭州亚运会的鲜明标志。
这是10月8日拍摄的亚运会主火炬。新华社记者陈玉华摄
新加坡代表团团长许说,亚运村的生活令人耳目一新。很多线上的智能应用让村里的生活更加便捷,甚至绿色减碳都可以在网上完成,既有意义又轻松。
开幕式上,“数字火炬手”惊艳世界,拉开了“智慧亚运”的大幕。本届亚运会,一项新技术与体育赛事深度融合,让体育赛事因智能化而更美,时代新理念在其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发布首个大型国际综合体育赛事元宇宙平台、首张电子身份注册卡、首次在国际赛事中使用机器狗运输设备...杭州亚运会用近20项开创性、开创性、首次性的应用和技术,打破了与数字世界的时间空边界,让更多人参与到亚运会中来。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亚运会期间表示:“杭州亚运会将树立一个新的标杆,我们将看到充分利用中国和杭州的数字专长的赛事组织。”
亚运会恰逢中秋国庆假期,观众观赛热情高涨。据杭亚运主新闻发言人徐德清介绍,截至10月7日上午,亚运门票已售出305万余张,总上座率超过92%。
一场全民翘首以盼、热情参与的盛会结束后,留下了什么?在杭州亚运会首席新闻发言人毛根洪看来,“简约”是亚运会筹办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惠民”则是工作目标和效果的体现。
图为10月8日,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上的观众。新华社记者严摄
杭州亚运会从申办成功到成功举办,用了八年时间。一组数据直接反映了亚运会的惠民成果——杭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超过500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亚运筹办之初的1.8平方米增加到去年底的2.74平方米。
事实上,许多亚运会场馆在亚运会前就已经提前向公众开放,共有超过1000万人进行了预订。亚运会后,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在赛后利用好场馆。
10月4日,杭州市政府与国际皮划艇联合会、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国际曲棍球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杭州市市长高尧表示,杭州将积极引进和承办重大体育赛事,着力突破高水平顶级赛事,大力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充分放大亚运会综合效应,加快建设国际化“赛”“会”城市。
亚运会攀岩比赛场馆为绍兴柯桥阳山攀岩中心,展馆空占整个场馆的55%。通过开放简约的设计,将运动元素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巧妙结合。阳山攀岩中心总设计师黄慧明表示,赛后这里不仅是国际赛场,也是年轻人学习攀岩的基地,还可以作为举办时尚产品发布会、演唱会等活动的多功能场地。
金华举办了亚运会藤球和一些足球比赛。金华亚运分指挥部执行指挥长庄说,亚运会后,包括金华体育中心在内的体育设施坚持惠民定价开放,所有户外运动每天免费开放14小时,每周开放时间超过90小时。同时,所有场馆在法定节假日免费开放,力争每年接待健身市民260万人次以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杭州亚运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一条时间轴回顾杭州亚运会筹备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954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