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com]
本报Minnan.com 8月7日电(福建日报新媒体Minnan.com记者吴雅静通讯员庄玲龙张华斌)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短信,称贷款已通过审核。32岁的厦门人张先生信以为真,最后被骗7.8万元。8月7日下午,在泉州安溪镇,诈骗犯罪嫌疑人蔡某落网。
“流水”钱去了,再也没回来。
今年7月30日晚上8点多,在晋江某电子商务公司工作的张先生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称他申请的贷款已经审核通过,让他加一个QQ号进一步确认。
张先生之前确实办理过贷款,所以没有注意到短信是一个陌生的手机号发来的。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询问了张先生的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张先生如实告知。
对方称张先生符合贷款条件,需要提供银行卡号。张先生提供了一个银行卡号后,对方说必须再提供一张银行卡。张先生提供后,对方声称张先生提供的银行卡不够活跃,要求张先生将所有积蓄转到一张银行卡上,还要求张先生将钱转到指定的银行账户,称要做流水。
“对方说流水后会把钱转回来给我,但后来就联系不上对方了。”张先生说,他分几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了78990元,对方都没有马上把钱转回来。对方说钱在存管中心,在监管,要五天。张先生等了五天,还是没有消息。然后他联系了对方,没有回复,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接报后,警方于8月7日下午在安溪镇将诈骗嫌疑人蔡某(男,46岁,南安人)抓获。经审讯,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蔡某因涉嫌诈骗被晋江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警方揭露诈骗套路
警方透露,这种以无抵押贷款为名的诈骗,嫌疑人利用网站、QQ等平台作为作案工具,寻找急需用钱的人作为目标实施诈骗。
造假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嫌疑人通过网络或社交平台群发布可以为资金短缺者提供“小额贷款”的广告;另一种是有经济需求的受害人自愿在“贷款”网页上填写个人信息。随后,被害人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联系嫌疑人,嫌疑人以预存款、月息、支付担保费等名义要求被害人向指定银行账户汇款,或通过获取被害人手机信息、验证码等方式将被害人卡内的钱转走。在一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甚至伪造“借款合同”、“现金支票”、“银行账单接口”等“凭证”,以提高行骗水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诈骗短信内容,贷款诈骗短信回复t了会咋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437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