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编辑:我已经毕业六年了。目前我税后月固定收入6000,加上奖金和提成,年收入10万左右,没有公积金只有四项保险。女朋友刚毕业,将有一份月收入3000元的工作。在父母的支持下,我们在长春高新区买了婚房,月供近2000元,需要供20年。我们没有买车,没有任何商业保险,也没有外债。算了算,扣除日常开销和差旅费,我和女朋友的工资只能剩下1000左右,基本属于“月光族”。在一起两年多了,现在积蓄不到5000块。我们近期有结婚的打算,也想买一些有用的商业保险。目前我们的积蓄根本不够。我和女朋友不想再做“月光族”了。我们应该如何规划未来的生活?希望理财专家能给“月光族”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市民赵
所谓“月光族”,就是一种每个月把钱都花光了,没钱剩下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挣多少花多少。“月光族”不仅限于单身,有些情侣也是“月光族”,不仅信用卡很多,而且消费过度。“月光族”是相对于试图存点钱的“储户”而言的。
“这个月的工资又打到信用卡上了,第二天就吃了。”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李向记者抱怨道。记者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提前消费的观念,因此出现了很多“月光族”。这些年轻人大多刚踏入社会,基本没有理财的概念,而且他们中间也出现过一些炫耀性消费,即使借钱也要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月光族”?
不难发现,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在厨房做饭。有些人认为自己买炉子、餐具、米线做饭既费钱又费时,所以宁愿一直吃那些高油高脂的饭店食品,也不愿自己做饭。除了吃饭,还有住房问题。由于年轻人刚刚走出校门,很少能买得起房,所以租房成了唯一的选择。有些年轻人房租会占到工资的三分之一,成为“月光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中午在公司吃工作餐,晚上基本都在外面吃或者叫外卖。每次在外面吃饭,至少要100块钱,所以每个月一日三餐就要花掉将近五分之二的工资,还不包括有时候请朋友吃饭。我不会做饭,也真的不想学做饭,因为做饭太麻烦,没那么多时间。我一般都要加班。”常年辛苦工作的赵先生说。
像赵先生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唐女士家里的厨具几乎都是新的。她向记者抱怨:“我妈也不会做饭。她只在我爸妈很少来我们家的时候给我们做过一次饭。我们一家三口常年在外吃饭,家里的餐具都成了摆设。”
如今,在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情况下,提前消费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大部分年轻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钱”,大部分年轻人表示“不会担心负债消费”。就出游的群体而言,以学生和自由职业者为主。许多年轻人承认旅行的成本超过了他们平时的支出,但很大一部分人会用信用贷款或分期付款来完成他们的旅行梦想。这种超前消费的理念也为很多商家找到了商机。他们在年轻人中推出了租房、教育、电子产品、美容等一系列分期付款。就这样,年轻人在每个月还信用卡的路上成了“月光族”。
年初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现在90后、00后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4%,他们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群体。其中86.6%负债,负债率41.75%,也就是说100元资产中,有41.75元负债。
吉林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级金融投资与理财培训专家宋玉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人负债累累,成为“月光族”有几个原因:客观来说,年轻人买房、买车、养下一代花费大,很难走出债务。只有不到10%的年轻人有经济条件好的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承受这方面的压力。主观原因:缺乏独立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会管理自己的开销,花钱没有节制,导致年轻人月光,缺钱。在金融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互联网金融也是一大诱因,比如分期付款、信用卡消费、小额贷款等。互联网金融推出各种优惠,比如免息,吸引年轻人消费。网上银行旨在扩大业务和刺激消费。同时,政府也鼓励消费以刺激经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年轻人消费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先透支,再还款,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此外,是攀比心理在起作用。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我想要别人拥有的。”赚钱没有努力的概念。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了冲动消费、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不要因为想攒钱买房而成为“月光族”。
陈骁已经毕业10年了,他的家庭情况很普通。她的父母需要她每月的经济支持。她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大学,时不时需要她的帮助。刚毕业时,陈骁的月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她每个月给父母寄500元,给弟弟寄500元。她只有2000元左右,还要付房租和日常开销。
陈骁没有男朋友的时候,每个月400块钱租一个房间,空,甚至需要自己买床。去二手市场买家具,去批发市场买日用品,量力而行省钱。
陈骁告诉记者:“刚毕业的时候,每个月除了给家里邮寄的钱,剩下的2000块钱我存了800块,宁愿不买衣服也不吃零食,一两个星期吃个菜,省吃俭用。在我看来,钱虽然少,但是留一点是一点。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我绝不做“月光族”。如果我认为800块钱一分钱都省不了,那我就真的一分钱都省不了。如果以后有急需花钱的地方,那就没办法了。”
记者了解到,平日里,陈骁周末出去打零工,积累的资金比较多。毕业前两年,他从没添过两件新衣服,买过一双鞋。锅碗瓢盆都是大学时用过的旧的。陈骁告诉记者:“现在我的工资涨了一点。我知道我的起点低。如果我这么努力,我只是觉得我要买房,留在长春。今年,我在长春买了第一套房子。付了首付,押金也快清完了,还得攒钱装修。”
“月光族”省钱经验:节流从记账开始。
结婚后,魏女士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一点也没变。她的丈夫齐先生工资扣除房贷只有2000元,齐先生留下几百元,其余给魏女士。然而,小两口总共7000元的收入,还没到月底就花光了,成了标准的“月光族”。钱花完了,魏女士带着老公去她家吃饭。魏女士的父母很高兴。他们总是按照女儿女婿的“指示”,提前准备好自己喜欢的饭菜,临走前还要给他们打包一些。
“我们不能一直这样,‘月光族’一直在。”齐先生向妻子建议:“先从记账开始,看看钱都花在哪里了。如果有不必要的开支和冲动消费,我们会减少这些开支,节省开支。”魏女士摇摇头。她不想做“会计先生”,过着拮据的生活。
齐先生拉着妻子的手,认真地给她分析:“我们新成立的小家庭,家庭比较单薄,以后养孩子要花很多钱。至于买车之类的改善型消费,不敢想...没有积蓄怎么行?”魏女士也明白,生活要靠自己,父母年纪大了,不能老了。她答应丈夫开始记账。
为了给妻子更多的付出,齐先生请来了已经将记账作为家庭理财方式的好朋友刘先生,给妻子上了一堂“课”。刘老师的记账生活从笔记本时代开始,之后是电子表格、记账软件、网上记账。刘先生对魏女士说:“量入为出,理性消费让我大学毕业后不再向父母要钱。”账本记录了我进入社会经济独立的过程:开始领工资,存第一笔钱;第一次给父母买的东西;用自己的努力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第一笔投资...刘先生也说,“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除了学习如何理财,还可以找到很多和钱有关的人和事。"
经过一个月的记账,魏女士的不良记录暴露无遗:短短一个月,她买了多种名牌化妆品。“原来你的钱包就是这么透支的!”齐先生感叹道。这让魏女士有点尴尬。她有这样的“坏习惯”。每一款化妆品都没有用完,都是用了一些再换,而且钱贵。魏女士“忏悔”丈夫,次月坚决不买化妆品。结果魏女士居然存了1000多块钱,让她精神一振。就这样,魏女士在交通费和伙食费上不断减少开支,一个月节省了近1000元,节省了2000元。以前,魏女士想都不敢想。这一次,她彻底摆脱了“月光族”的名号。
财富积累有专家帮你。
经常听到很多年轻人抱怨现在工作难,挣钱难,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想方设法攒钱。然而,有些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损失了很多钱。这些行为慢慢把他们推到了“月光族”的边缘。如何抛弃“月光族”,让钱包不再透支?
吉大教授、金融专家宋玉臣建议掌握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计划”:要实施的具体计划是学会记账。比如写下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的开销,月底或者季末总结一下得失,看看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哪些开销是不合理不必要的。以后剔除不合理不必要的开支,自然有节余。像魏女士夫妇和他们的好朋友刘先生,他们做得很好。
第二个关键词是“投资理念”:在强制储蓄中,即发薪日当天,夫妻双方先拿出工资卡的30%(对于一个资产健康的家庭,余额率应占总收入的30%以上)作为强制储蓄,存入卡中。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可以投资国债、股票、基金、黄金、银行理财产品等。当然,你首先要学习投资理财的知识,培养这种观念。在获得投资理财收益的同时,利用杠杆和抵押消费(比如买房买车)更划算,从而把未来消费变成现在消费。
第三个关键词是“定投”:养成良好的习惯。财富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是每个人的钱都是有限的,所以每个月要挤出一部分钱(比如每个月挤出500块钱很容易),进行合理的定投。时间越长,收益越大。如果超过10年,建议投资股票和基金。定投就是强迫自己形成良好的投资习惯,让有限的钱去赚钱,积少成多,等你人到中年,有了一定的积蓄,再进行更大的投资。
总之,在结婚之前,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收入、职业特点、投资风格来确定自己的投资组合。结婚后,小家庭的投资也要相应调整。当对家庭联名账户中的钱如何处置产生分歧时,可以通过组合投资来解决这一矛盾,分散投资也可以分散家庭财务风险。
“‘月光族’的消费毫无节制,对家庭的长远规划非常不利。”宋玉臣还建议取消家庭成员的部分信用卡,每人只保留一张卡,并降低信用额度,以限制信用卡刷卡,从而降低购物欲望。日常消费支出尽量用信用卡支付,这样可以通过银行对账单清楚了解家庭消费结构,家庭成员可以及时纠正不必要的支出。
吉林日报出品
策划:蒋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小鹰
编辑:韩宇红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钱包怎么整,让钱包更充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36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