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专业培训的银行服务人员帮助老人解惑。
本报讯记者侯实习生高启琛记者从中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获悉,该局将“社保服务进银行”作为社保服务供给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推进,与全市9家银行合作打造“15分钟社保服务圈” 将社会保障服务的范围扩大到群众,推动更多的事项从“多次办”走向“打包”
社保服务进银行,为市民提供便利。
“我以为我得去社保基金局办理保险证明。没想到是楼下处理的。多方便啊!”中山市民叶女士说。在位于中山市东区中山五路马孜奔腾广场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山分行)服务大厅,有两个“政务社保e站”服务窗口。在这里做生意的叶女士说,她在附近一家公司上班。我来银行办理住房贷款,其中需要办理社保证明。“我以为我得去社保基金局。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可以在银行办理。现在领证要10多分钟,真方便!”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中山市社保服务约74万人次,数量庞大,社保服务窗口压力巨大。仅仅依靠城镇一级的人民社会保障部门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中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副局长、四级调研员郭艳芬介绍,中山市社保基金管理局利用银行网点、人员、设备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线上线下“15分钟社保服务圈”,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的便捷化、均等化。
打造“15分钟社保服务圈”
据介绍,“15分钟社保服务圈”依托1个市级行政服务大厅和23个镇街人社部门社保服务窗口,建立乡镇两级社保服务主体,形成纵向服务骨干。加强政府与银行的协同发展和优势互补,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全市9大银行184个网点设立“社保服务点”,将社保经办机构的专业性与银行网点、人员、设备资源优势有机结合,横向大幅增加社保服务网点数量,有效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办事”需求,有效延伸社保服务半径。结合分布在村(社区)的800多台自助终端,基本形成了以镇级社保服务为主体,以银行等合作机构的代办服务为补充的“一站多分”网络服务格局。
目前,社保现场业务办理点从24个增加到210个,增长了7倍。截至10月底,银行网点已服务群众和企业15000余家,既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又减轻了社保经办窗口的工作压力。群众在窗口的等待时间同比减少44%,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0个高频物品沉入银行处理。
中山市还将市民十分关注的参保证明、退休人员生存证明、社保关系转移等30个高频问题下沉到银行服务网点,组织首批银行网点开展社保服务规范化培训,实现“一站式”社保服务。
同时,基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对线下窗口服务依赖较深的现实,中山市在该行“社保服务点”为特殊群体提供特色服务。经过专业培训和定期测试,银行服务人员熟悉最先进的社保高频业务问题和最新的社保政策,能够帮助老年人解决他们的问题,用微笑和耐心帮助他们分享数字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便利。
此外,对于长期卧床、重度残疾、外出不便的人群,中山市社保基金局还通过搭建平台上门采集需求,分类制作服务工单。按照最优原则,将业务办理需求发送到就近的社保经办网点,按照约定时间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为市民送去暖心服务。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可以办卡的时间,银行卡就近办理":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980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