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财联社、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绿色航空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
提出到2025年,国产民用飞机节能减排降噪性能进一步提升,航空空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绿色航空空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安全有效的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使用可持续导航空 fuel的国产民用飞机将用于示范,电动导航飞机将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导航空发动机(电动垂直起降)将投入试运行,氢能源飞机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将得到验证,绿色导航空的基础设施将不断夯实,形成一批标准和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支撑绿色导航/kloc-0。
到2035年,建成整体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空装置成为发展主流,国产民用大飞机的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舒适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具有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空装置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
据悉,电动飞机是指由电动机而非内燃机驱动的飞机。从技术上讲,电动飞机具有零排放、噪音低、乘坐舒适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
9月14日发布的《中国市场预测年度报告(2023-2032)》显示,目前电动垂直起降(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全球市场订单超过1.3万架,主要应用于人员运输和空中国物流领域,未来将应用于公务飞行、短途运输、low 空旅游、导航货运和医疗救援等领域。
中国民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唐伟斌表示,近年来,中国在绿色产业方向取得了巨大成就。交通方面,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随着电气化的升级转型,航空空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EVTOL有望在未来空出行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国内航空公司空行业难得的超车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由中国商飞、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大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中国商飞时代(上海)航空空有限公司成立之前,电动飞机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
独立国际战略研究员陈嘉表示:“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凝聚式电池技术之前,业界普遍理解的凝聚式电池技术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乐观估计最快也要2024 -2025年才能量产。可以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浓缩电池量产计划的推出,大大缩短了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技术创新的等待时间。”
作为一个全新的应用场景,航空空动力锂电池的技术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未来会给动力锂电池市场带来多大的增量?
高科锂电池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655GWh。其中,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480GWh,占出货量的73.28%;储能电池出货量130GWh,占出货量的19.85%;包括消费电池在内的其他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45GWh,占出货量的6.87%。
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两大成熟的主要技术路线——三元和磷酸亚铁锂不同,aero 空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尚未确定,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三元的可能性更大。
2021年1月,中国民航空东北地区管理局适航审定部发布RX1E-A双座电动飞机50Ah电池系统型号合格数据表,标志着中国民航50Ah航空空动力锂电池系统适航审定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型号由辽宁通用航空空研究所和荣盛蒙古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40Ah动力电池的基础上联合研制。电池的能量密度从240Wh/kg提高到300Wh/kg,是当时国际上航空 power锂电池的最高能量密度。荣盛盟固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显示,上述50Ah电池系统的电化学系统为三元材料。
2023年5月,李政新能召开技术发布会,推出能量密度为320Wh/kg的航空空电池,均采用NCM 30Ah、NCM 8Ah、NCM 68Ah、NCM 24A等三元材料。
上市公司方面,据高科锂电透露,早在2019年就有外媒报道称,比亚迪将与空空客电池CoC紧密合作,双方致力于为航空空航天的各种飞机研发新型电池,但最新进展至今未更新。
2021年,福能科技表示,与国际知名电动飞机制造商合作,面向电动垂直起降的电池产品已量产,搭载285Wh/kg电池,飞行时间43分钟,飞行速度320km/h,飞行距离250km,已完成载人电动飞机飞行试验。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4月宣布浓缩电池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民用电动载人飞行器项目合作开发正在进行中。
商洛电子、海特高新等企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涉足电动垂直起降领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1月,日本电池公司GSYUASA与关西大学合作开发了一种高能量密度的轻型锂硫电池。本研究是日本NEDO电动飞机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开发可安装在电动飞机上的轻质高容量电池。
(以上:航空空动力电池企业梳理;数据来源:官网,高科锂电池)。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的“新能源飞机”还处于想象阶段,很多技术还没有攻克。
独立国际战略研究员陈嘉说:“电动飞机还没有到来,全球飞机工业还没有解决电动发动机或新能源发动机的技术问题。无论是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美国航空公司空航空航天制造商)还是中国商飞,几乎所有的商业航空公司空都使用燃油发动机,他们也必须使用高标准的航空空燃油。
陈嘉认为,新能源飞机不能简单地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标杆。以大飞机为例,它不仅要求新能源动力模块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长的续航能力,而且对安全性和耐用性也有最高的行业标准。
其表示,鉴于目前新能源产业链中以液态锂电池为主的堆叠电池技术,即使升级到下一代浓缩电池,或者下一代半固态和固态电池,要想成功做出新能源飞机,仍然存在巨大的技术瓶颈。
资料来源:财联协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四部门联合发文!新能源飞机“上天”路线图明确了,产业链机会几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403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