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恒昌重磅发布资产配置指引 长期看好三大黄金赛道,恒昌财富何去何从

恒昌重磅发布资产配置指引 长期看好三大黄金赛道,恒昌财富何去何从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4月10日,沪深主板迎来首批注册制下10家公司上市,这标志着a股市场全面进入注册制时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重要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了“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发展目标。随着人们出行和消费的恢复,中国经济稳步企稳回升,有望成为今年全球增长的关键动力,注册制的落地给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发展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2023年伊始,世界仍面临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但中国政府仍展现出继续稳定经济的坚强决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压舱石”。面对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投资者要“稳中求进”,让财富稳步增长。

4月9日,常恒举办主题为“开创新局,愿未来”的2023常恒高端财富论坛,发布202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展望与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常恒创始人兼CEO秦洪涛先生、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玉东博士、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常恒宏观经济研究室学术顾问、世界金融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2022年银行业领先新闻宣传专家宗良博士、群创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梨竹先生、凯旋创投管理合伙人叶涛博士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常恒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秦洪涛在论坛上表示,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已经成为世界的普遍共识。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的龙头企业,常恒将抓住市场需求复苏和金融市场改革的良好发展机遇,通过私募股权投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转型,为投资者提供安全稳定的财富回报。

宗良博士对指南进行了权威解读。《指南》为投资者梳理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提出投资方向建议:

-国内股票和债务资产的预期回报将好于海外市场;

——国内权益类资产的盈亏比会好于固定资产;

-A股大概率震荡上行,未来结构性行情仍是主要演绎方式;

——聚焦硬科技、新能源、创新医疗。

2022年底,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告一段落,世界各国间的人类活动和经贸往来逐渐恢复。但三年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尚待修复,过去几年地缘政治变化和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仍在持续。

《指引》分析认为,2023年,随着美国、欧洲等地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负债成本上升,消费意愿继续下降,高通胀、经济下行的滞胀局面将大概率持续。

指引认为,在内需不足和国际贸易压力的双重压力下,不仅新兴经济体发展将放缓,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也将大概率集体陷入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将至少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这种普遍的经济增长停滞将极大地抑制全球生产和消费活动。

目前,国际评论家或评级机构已经表达了对全球金融危机重演的担忧。硅谷银行、瑞士瑞信银行等银行系统黑天鹅事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对金融稳定的担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琳娜·格奥尔基耶娃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表示,当前的发展仍然充满挑战,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低于3%,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低于过去十年3.8%的增长。

需求复苏坚定“做多”在很多不确定的环境下,中国顺势而为,找到一个相对确定的方向,降低投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从宏观经济来看,国内投资的确定性可能更高。

2023年,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将上升。欧盟委员会预测,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GDP仅增长0.3%,美国预计全年GDP增速在1%左右。中国展现了不同的前景和希望。

无论是在NPC、CPPCC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各界人士都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格奥尔基耶娃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表示,中国的复苏现在非常稳定,势头非常强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力度”;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中国继续开放金融市场,鼓励资本良性双向流动,为市场经营者提供更多机会。

最近两个月,持续稳定经济的措施不断出台。国务院宣布的机构改革计划涵盖了许多关键领域,包括金融、技术和数据。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出人意料地将RRR下调了25个基点,向银行体系注入了约5000亿元的流动性。随着经济复苏,这也将鼓励更多的资本流入中国股市,以支持创新融资。

过去三个月,中国的经济指标巩固了人们的信心。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全年将实现总体向好。人流、物流、商旅迅速转向常态化,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恢复;前两个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2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2.9%;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升至52.6%。”

指导方针也传达了同样的观点。《指引》指出,总体来看,预计2023年上半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减弱。在“稳增长”的经济工作重心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各项促进政策将合力稳定投资,内需将在稳定宏观经济市场中发挥基石作用。

《指引》具体分析,从投资角度看,基础设施投资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在足够数量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和专项债务的支持下,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不含水电的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8.5%左右,成为2023年稳增长的主力。

从消费来看,线下商业逐渐复苏,包括政府优惠券、购物补贴、汽车购置税减免等政策陆续出台,消费者信心逐渐恢复。对中国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房地产市场,在政策和积压需求释放的双重影响下,也开始反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一季度,共有65个省市83次松绑房地产政策。2023年一季度,百强房企销售总额自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正增长。

外需方面,2023年上半年,中国主要出口国东南亚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弱,RCEP协定叠加效应继续显现。宗良博士提到,今年前两个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高达近万亿美元。该指引预计,2023年上半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回落至疫情发生前的正常水平。

"春天繁花似锦,生机勃勃。"韩文秀描述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复苏。毫无疑问,外部世界的变化并没有降低中国的发展实力,中国经济一直受到世界的广泛期待。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日发布最新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4.6%上调至5.3%。美国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称,在全球不确定性风险增加的背景下,亚洲尤其是中国充满不确定性。

私募股权投资迎来发展窗口期:关注三大黄金赛道。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的演讲中说:“现在,亚洲和世界正处于历史演变的十字路口。”在历史演进的十字路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点燃了“信心”之火。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中国的大经济体决定了它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大牵引力。彭博报告称,中国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相应的支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将改善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长前景。据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甚至超过三分之一。

随着经济的整体强劲复苏势头,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大势,更好地洞察财富机会。

今年全国两会提到:“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十年大家看重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那是移动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时代。现在切换到硬技术时代,技术将是未来的主线。

据此,《指南》指出,2023年,在创新驱动作用持续增强的背景下,硬科技、新能源、创新医疗三大黄金赛道布局机会明显。同时,相信这些赛道有望成为承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赋能的新动能。

作为直接融资工具,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在支持和引领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有报道称,2021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年度投资交易额创下10年新高,达到1280亿美元。相对于投资交易量的增加,下半年募资和退出规模大幅下降,创下五年新低,市场呈现“两级分化”的局面。

对此,宗良博士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以及全面注册制等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预计2023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活跃度将继续提升,因此是一个发展的黄金窗口。同时,为提高募资和退出的成功率,应选择确定性强、有国家政策支持的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等轨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鲁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的总结发言中也提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需要正视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让新技术惠及普通人的生活,同时完善全球科技治理,增强监管的适应性。”

宗良博士指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不会轻易放弃现有的产业和优势,而是通过新的技术和工艺推动现有产业的发展。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专业化、创新型”企业,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生力军。以半导体、国防、数字经济、专业化、创新为代表的硬技术会有很大进步。

在2023常恒高端财富论坛上,姚宇东博士表示,专业化和创新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数字经济将成为新的投资风口。“科技牛”是中国经济的必然趋势。至于具体的投资逻辑,梨竹在论坛上表示,要关注早期天使轮,寻找高门槛、稀缺性、成长性、可持续性的优质项目,比如中国换人、前沿科技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变”。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在致辞中把气候变化列为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警钟”问题,迫切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常恒认为,在“双碳”目标的长期规划下,储能、绿色电力、新能源相关基建等领域将成为真正的政策发力点。以光伏、风电、氢能、储能、锂电池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良好,将继续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健康保障和重特大疾病预防为重点,以老年人、儿童和患基础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为重点,提高疫情监测水平,推动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发”。

据统计,到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8%;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14.9%。根据该指南,人口结构老龄化和疫情后公众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将促进中国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创新仍将是行业的基本趋势。创新医疗,包括创新药物、创新仪器、创新生物制品和创新服务商,是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也是未来的投资主线。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加快构建企业上市多元化融资渠道也将助推创新加速。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富裕幸福的前提。保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保持对中国在国际上更大话语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中国投资者乃至全体国民都非常重要。为投资者选择合适的国际国内投资轨道,是国家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通过金融促进重要产业发展,实现国家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作为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常恒将坚持创新,加强价值管理,紧跟国家战略,以实际行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繁荣。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恒昌重磅发布资产配置指引 长期看好三大黄金赛道,恒昌财富何去何从":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81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