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蚂蚁ipo事件,蚂蚁上市目标估值2250亿美元

蚂蚁ipo事件,蚂蚁上市目标估值2250亿美元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我们的记者李惠在北京报道。

史上最大IPO前夕,等待敲钟的蚂蚁集团乃至整个金融科技行业迎来了一个“不眠之夜”。

3日夜,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防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共七章四十三条,有四个核心点将广泛影响行业:原则上严禁跨省展业,需要跨省银行业监管审批;网络小贷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跨省网络小贷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个人户授信余额不超过30万元,法人等其他机构授信余额不超过100万元;单笔联合贷款中,网络小贷方出资比例不低于30%。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政策研究人士和小贷从业者认为,上述举措在规范业务、防范风险的同时,将全面提高网络小贷的展门槛。相比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的牌照价值会大打折扣。此外,由于信贷余额和出资比例的硬性规定,近年来,各大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依托网络小贷牌照,撬动100亿至1万亿元联合贷款的“好生意”迎来拐点,可能冲击一批金融科技公司的利润引擎。

网上小贷管理的“银行化”将成为少数牌照

近年来,由于消费金融的兴起、P2P网贷的转型以及互联网流量平台的金融变现需求,网络小贷牌照逐渐火热。尤其是嫁接贷款、联合贷款后可以轻松突破杠杆率限制,撬动注册资本数百倍的信贷规模,逐渐引起监管层关注。

此前,很多市场人士对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总行感到担忧,其消费贷款余额较大。重庆的两家小贷公司(即花呗主体重庆蚂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花呗主体重庆蚂蚁上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并未纳入三会管辖范围,而是由当地金融机构监管,其规模和大小与监管级别不匹配。

上述《办法》对此进行了“封堵”。根据《办法》: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对于少数需要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审批、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牌照每3年发放一次。

此外,《办法》还要求,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小贷行业资深从业者纪认为,根据相关规定,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门槛为3亿元。只是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小贷的准入门槛一直高于消费金融公司。“另外,小金公司的资产通过ABS释放后,只要不劣于就可以释放资金占用,不在杠杆率的计算范围内。但在网络小贷的监管细则中,ABS仍被认为是杠杆率,对网络小贷股东的资质要求普遍高于小金所。相比之下,获得网络小贷牌照的意义要弱于消钱。”他说。

《办法》还规定,网络小额贷款资金通过银行贷款和股东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融入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单笔联合贷款业务中,网络小贷投资比例不低于30%。

据天眼查统计,目前仅有5家小贷公司符合注资50亿元的要求,分别是重庆蚂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120亿元)、南宁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89.89亿元)、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70亿元)、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60亿元)、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互联网流出的《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联合贷款的贷款额度和出资比例进行了要求。但在今年5月份最终落地的《暂行办法》中,采取了较为宽容的监管态度,对跨区域贷款和联合贷款的业务规模、出资比例、利润分成方式等没有做出具体限制。不过,目前这个口子已经在这个《办法》里补上了。

上述监管措施似乎是为蚂蚁这样的大科技量身定做的——通过限制联贷比例,直接压制了金融科技无限输出和超限金融杠杆的想象空间空。

但“板”的更深远影响,可能是“打”到了业内的中小机构。除了包括蚂蚁在内的少数机构有能力迈过50亿的资本门槛,获得监管特批外,大部分网络小贷群体只能望洋兴叹。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获准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公司有249家。在季看来,新规可以防止互联网巨头的监管套利,是正确的选择,但会打击其他通过互联网小贷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信贷机构,以及一些严重做有限场景的低杠杆消费信贷机构。“如果监管新规正式出台时不做调整,网络小贷牌照的价值不会大幅降低,而是会彻底消失,全国只会有个位数的机构存在。”

金融科技的核心利润支柱变了

相比小贷牌照价值的下降,一些由网络小贷牌照带动的明星业务也将在《办法》下迎来拐点。

蚂蚁集团招股书显示,蚂蚁自营借贷主体中,“花呗”注册资本为120亿元,“借呗”注册资本为40亿元。截至2020年6月底,两家网络小贷公司直接发放的贷款余额合计362亿元。表外贷款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以花呗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ABS余额为1708亿元。

此外,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平台贡献的消费信贷余额约为1.73万亿元,其中98%的信贷余额由银行及其他合作伙伴提供。即关联联贷的出资比例在2%左右。这也是蚂蚁和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目前“技术输出”的重要基础。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极低的投资比例,蚂蚁集团才能通过362亿元的表内贷款带动超过1.73万亿元的联合贷款。记者采访的多位研究人士和从业者认为,如果将其出资比例提高到30%,且不考虑外部融资方式的具体比例,蚂蚁两家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可能需要以4+1倍杠杆扩大到1000亿元左右,才能带动同等规模的联合贷款。

事实上,经过2018年和2019年两年的不确定性,到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合贷的扩张速度已经开始放缓。有金融科技公司高管告诉记者,蚂蚁是赚了钱,但行业内很多机构的类似业务才刚刚兴起,未来恐怕还会面临业务整顿。

记者此前采访过统计。从互联网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包括导流和助贷组合贷款)来看,截至2020年年中,除蚂蚁花呗、微众银行、平安普惠三大巨头外,其余市场被第二梯队瓜分:度约1000亿元,融360亿元超700亿元(根据2020年一季度财报),美团超500亿元。

除微众银行外,上述公司几乎全部依靠网络小贷牌照进行展,因此这部分业务的扩张速度将受到影响,其作为利润支柱的增速也将遭遇天花板。对于上述公司来说,未来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得到体制内消费金融牌照和银行牌照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知名互联网平台公司旗下的网络小贷仍无法满足跨省展业的基本要求。注册资本方面,目前蚂蚁旗下的另一小贷公司重庆蚂蚁尚城小额贷款(借款人)注册资本为40亿元,腾讯旗下的深圳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为10亿元,京东。COM的两家小贷公司,重庆JD.COM通赢小额贷款和重庆两江新区盛基小额贷款,注册资本分别为17亿元和16亿元;小曼关联的另一小贷公司上海伊曼小贷,2亿元;美团旗下的重庆美团三块小贷4.6亿美元(约30亿人民币);重庆小米小贷4.5亿美元(约30亿人民币);福州三六罗网络小贷5亿元;而滴滴旗下的重庆西岸小贷为2.88亿美元(约合19亿元人民币)

此外,根据《办法》,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所使用的互联网平台经营主体的注册地与小额贷款公司注册地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

此前,由于不同地区网络小贷的注册难度和杠杆要求不同,网络小贷的牌照存在突出的“扎堆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97家公司注册在广东和重庆,近60家网络小贷公司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等地。除了蚂蚁,上面提到的多家北京互联网平台公司都在重庆申请了牌照。

按照上述要求,如果上述网络小贷注册地未来想要获得跨省经营资格,是否意味着需要搬迁?

此外,有资本市场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监管办法出台的时机相当微妙:在新蚂蚁集团完成后、IPO响铃前,“这个时间对IPO本身没有影响,融资已经完成。只会对发行当天的股价产生影响。在长期展览模式中影响更大。反而对仍在IPO过程中或准备IPO的相关同类机构的影响可能更为立竿见影。上市前相关业务是否应该整改?都是需要观察的。”

(编辑:何莎莎校对:翟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蚂蚁ipo事件,蚂蚁上市目标估值2250亿美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45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