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近年来,一度被妖魔化的整形美容以医美之名进入大众视野,这一领域诞生了独角兽企业。已完成E轮融资的新耀,已完成D轮融资的美美APP,都是医美创业公司,投资方包括蓝欣亚洲、经纬中国等知名机构。
据新氧发布的《2018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超过2200亿,未来五年中国医美年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
医美土壤中,潜力与混沌并存。近日,19岁女大学生夏某某在贵州利美康整形医院隆鼻后死亡,引发多家媒体报道。公众对隆鼻的危险性和医疗美容的潜在风险的关注也有所增加。
医院公布的死亡原因“恶性高热”是什么?涉事医院有什么背景?医疗美容应该如何选择医院?寻找中国创客采访了许多专业的整形外科医生、麻醉师和法律专家来回答这些问题。
据了解,恶性高热是麻醉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五万分之一,死亡率达80%以上,主要与个人体质基因有关。另外,隆鼻本身技术难度并不大,主要风险来自麻醉。这家涉事医院是新三板“隆胸第一家”,其公司因违法广告被罚款。
治疗恶性发热的药物尚未获准在中国上市。
多家媒体报道称,大二学生夏某某在家人陪同下,在贵州利美康整形医院做隆鼻手术。麻醉恢复后,四肢僵硬、抽筋,体温升高。医院抢救无效后,未通知家属,转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入手术室7个小时后,在手术室外等候的夏家人收到了女儿因麻醉过敏死亡的消息。
随后,贵州整形口腔美容外科医院发布声明称:“该客户术后出现‘恶性高热’症状,我院认为该事故为麻醉并发症,但一切以司法鉴定结果为准。”
家属不认可这个结论。目前,贵阳市云岩区卫计委已介入调查。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杀人”的诱因。据麻醉圈知名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基础麻醉网”介绍,恶性高热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死亡率极高。
如果患者不能及时确诊,不能立即注射特异性拮抗剂丹曲林,不能用冰加冷生理盐水降温,患者就会出现肌肉水肿坏死、肌蛋白溶解、血钾升高、心律失常,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脑水肿、全身凝血障碍(DIC)、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恶性高热可发生在麻醉诱导期、术中或麻醉恢复的几个小时内。一旦发生暴发性恶性高热,不加丹妥林的死亡率高达80%,非常致命且迅速。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一位主治医师表示,治疗恶性发热的药物丹曲林在国内还没有获批上市,北京大约三家医院都有美国捐赠的丹曲林。
“如果真的是事故原因是恶性高热,医院和医生都没有责任,因为这是正常的麻醉并发症,与个人体质和家族遗传有关,说明她的染色体携带这种基因,其他手术麻醉时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他解释道。“这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医生的错。”
但他强调,医院在事故发生后没有通知家属,转送医院抢救,是严重违规行为。
麻醉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过敏性休克、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喉痉挛等。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死,但如果在正规医院,处理这些问题一般不难。”
死者家属不同意恶性高热的说法。目前,夏的死因还需等待司法鉴定结果。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伟表示,首先,需要界定涉案医疗机构是否有资质,医生和麻醉医生是否有执业资格。如果他们不合格,就是非法行医,涉及刑事责任。假设医院有相关资质,需要根据《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来确定死亡原因是什么,有过错就承担责任。
可以肯定的是,医院私自转院违反了医德告知义务,在伦理上应该承担责任。同时也可能涉及虚假宣传。如果该事件中的消费者在手术前受到虚假宣传和承诺保证,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数倍赔偿。
隆鼻手术的生存技巧与麻醉事故的风险
事件发生后,关于医美风险的讨论不绝于耳。一个准备做隆鼻手术的女孩告诉寻找中国创客,她很害怕。她以为只是微创手术,没想到会出人命。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一位医生介绍,隆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假体为主,包括硅胶膨胀medpor等人工材料,另一种是以自体组织为主,包括耳软骨、肋软骨、鼻中隔软骨。一般可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既往手术史、美学要求等做出不同选择,如硅胶+耳软骨、肿胀+肋软骨等。
“假体植入手术简单,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但只要是假体,就要面临排异、移位、感染等潜在风险。此时必须取出假体;基于自体软骨的手术相对安全可靠,不需要假体,但手术对医生要求高。手术的难度和时间远远超过假体手术。没有排斥风险,但有自体软骨吸收变形的可能。”他告诉寻找中国创客。
他说,总体来说,隆鼻是一个精细复杂的手术,因为鼻型的改变对整个脸型影响很大,不仅需要良好的审美,还需要过硬的技术。另一方面,隆鼻的风险大多集中在鼻子本身,很少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等意外。
但由于假体手术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的,肋软骨隆鼻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增加了肋软骨取用时因胸膜受损而发生麻醉事故和气胸的风险。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手术安全,很多专业医生给出的建议是:一定要去正规医院。
“正规医院的专业麻醉科是非常有力的支撑。一旦出现问题,医院设备齐全,可以第一时间积极解决。”上述麻醉师强调,“一定不能便宜。像这样的隆鼻手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费用大概在5万左右,案中收费2万多。虽然价格不能作为最终的参考因素,但是为了便宜而选择私立机构也是不可取的。”
涉事医院所属公司屡遭处罚。
据公司介绍,利美康是贵州省工商局批准注册的唯一一家民营三级专科医院。公司主要从事整形外科、口腔科、激光微外科、综合科等整形服务。
经眼部调查,此次事件涉及的贵州利美康外科医院(贵州整形口腔美容外科医院)隶属于贵州利美康外科医院有限公司(利美康,832533。OC),新三板公司。本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9日,法定代表人为罗刚。夏某某隆鼻手术的主治医生、该院院长张志毅是该公司的董事。
利美康于2015年6月在新三板挂牌交易,也被称为新三板“隆胸第一股”。2017年,利美康宣布进入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辅导阶段,欲冲刺IPO。同年12月,公司终止上市辅导。
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利美康通过三轮定向增发共募集资金1.198亿元。投资者包括北京钟石融川股权投资、贵州中诚融信投资、海通开元和国信证券。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目前利美康市值4.02亿元,董事长罗刚持股24.35%,为第一大股东,张志毅持股4.41%,为第四大股东。
近年来公司扩张迅速,先后在深圳、北京、遵义等地开设了9家分公司,在省内外拓展了近20家门店。但与此同时,利美康旗下的一些公司也屡遭处罚,涉及违法广告。
天眼查经营风险栏目提示,2017年9月,北京李梅康颜银行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因“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被北京市卫生部门处罚;2018年7月,丽美康控股子公司都匀丽美康医疗美容有限公司因“广告内容虚假”被黔南州工商总局处罚。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8年利美康利润大幅下滑。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利美康当年营业总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3.57%,归母净利润1319.1万元,同比下降47.88%。
此前,多彩贵州网报道称,利美康“提出‘333’战略目标:计划2023年实现连锁店300家,年产值30亿元以上,市值300亿元”。
新京报记者唐亚华编辑韦嘉校对李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隆鼻身亡,隆鼻事故":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248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