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违规刷信用卡套取资金,用信用卡资金炒股是违法还是违约

违规刷信用卡套取资金,用信用卡资金炒股是违法还是违约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这靠谱吗?”2月1日晚,姚先生问记者。

上海市民姚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招商银行信用卡市场部电话通知他,说他信用好,最高可以给30万,可以提现,不管是否流向楼市、股市等资金用途,只收取少量分期手续费。

“最近经常接到银行信用卡市场部的电话,推销现金贷分期产品。信用卡的功能已经满足了我的生活需求,但是有时候对方会暗示:‘你需要现金吗?信用卡取现后,可以在信用卡正常功能无法覆盖的地方使用。"一位资深信用卡从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2月2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进行了实测,在招商银行的手机APP“信用卡”中发现了一款名为“E贷”的产品。“只能用于消费,但可以提现,银行无法审核资金的具体用途。”招行信用卡中心经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信用卡中心的现金贷分期产品利率较高,大多在15%以上,远高于小微企业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利率。对于个人来说,申请大额高息信用贷款的动机存疑,可能是急需,也可能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上述信用卡从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监管一直禁止个人信用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楼市。

个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混乱。

姚先生说,有一个自称是招商银行信用卡营销中心的人电话告诉他,可以申请30万元无抵押信用贷款,月供0.25%,提现后不会追查资金用途。

第一财经记者电话联系对方,系统提示为“欢迎致电招商银行信用卡营销服务热线。如需联系信用卡客服,请拨打4008205555。”随后,记者拨打4008205555,人工服务后,客户经理接听。

客户经理证实了这款“e贷”产品,但她表示,“信用贷款主要是根据信用卡持卡人的资质申请,最高额度20万元,月息不低至0.25%。优质客户可以享受利率优惠,资质少的客户利率更高。如果产品信息与之前营销中心提供的信息不同,以我们为准。”

打开招行APP后,第一财经记者找到了“E贷”。产品介绍显示,“E贷”是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为符合条件的持卡人提供的信用卡现金分期业务。申请人的理财、存款等行为有助于获得贷款资格,提高贷款额度。

“以前信用卡的现金贷分期很少见,只是近几年才兴起。从形式上看,有两种表现:按照信用卡额度取现,转到借记卡,可以称为现金贷。另一种是允许客户在信用卡额度的基础上再申请一个信贷产品,提现和分期。”一位银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上述产品条款还显示,申请时选择“随时还款”方式的,不享受免息还款期。不管用不用,用多少,从申请日起计息,日利率不超过0.05%。每月出账单,计算复利,不收取额外手续费;如果申请“e贷”时选择“分期还款”,申请成功后会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手续费是分期收取的。

第一财经记者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可以申请的额度是10万元。如果他分12期还款,月息0.75%,年化手续费在16%以上。

该产品的资金用途可选择“装修贷款、旅游消费、家具家电、助学、购车、婚庆服务、医疗服务、百货服务”等。但招行信用卡客户经理表示,客户申请后,贷款可以直接转入储蓄卡取现,银行无法查询资金使用情况。

“严禁个人信用贷款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等投资领域,这是近年来监管不断强调和检讨的。但因为利益驱动,大部分银行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大部分城市,首套房的房贷利率在5%左右,而信用卡分期贷款的年化利率大多在15%以上,所以银行有营销的动力。

“银行贷款非法流入楼市和股市,原因是多方面的:楼市和股市的投机需求始终存在;一些贷款中介推波助澜,甚至协助材料造假;有的银行员工合规意识不强,心存侥幸,有的人因为难以完成业绩指标而采取诱导性言语;银行的内控存在漏洞,在事前审核和事中监控方面做得不够。”消费金融领域资深专家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多次被禁,但屡禁不止。

今年1月29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的通知》称,要切实加强信贷资金使用管理。高度重视信贷资金的使用控制,加强使用预警。禁止发放无用途、虚假用途或用途可疑的贷款。防止消费贷款、商业贷款和其他信贷资金被非法挪用到房地产领域。对于确认用途的违规行为,应及时采取实质性控制措施。

“对2020年6月以来发放的消费贷款、经营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全面自查,并于2021年2月28日前向上海银保监分局提交自查整改报告。报告应包括组织的发展、检查内容、发现的主要问题及问题原因等。;整改计划应包括时间表、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整改措施和目标等。如果发现违规行为,要从机制上查找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上海银保监局表示。

1月30日,北京银保监局也发布类似通知,要求辖内各银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的合规性进行全面自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授信审批不当、委托支付管理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到位等导致违规使用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资金支付购房款的问题,并要求各银行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强化内部问责。

此外,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监管和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都加强了风险控制提示,并多次发布公告称将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例如,2020年8月11日,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表示,个人信用卡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费使用,信用卡资金不能用于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套现等非消费领域,包括购房、投资、理财、股票、其他股权投资、其他禁止领域;6月29日,银监会消保局发布合理使用信用卡消费提示称,部分消费者在房地产、证券、基金、理财等非消费领域违规使用信用卡贷款。,并放大资金杠杆,容易导致个人或家庭财务不可持续并承担相应后果,也导致金融机构风险的积累。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针对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等禁区,以及贷后资金管控不到位等问题,监管进行了多次处罚。就在最近,1月19日,中国工商银行衢州分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流入股市或证券账户”被罚款95万元;福建永安农村商业银行因“个人住房贷款管理不慎,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被罚款200万元。

“一方面,银行业需要加大内部人员的清洗力度,加强金融产品营销和宣传的相关规范,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另一方面,要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管并加大处罚力度,畅通投诉举报等渠道,利用监管技术及早发现和处置制度性违规行为。”苏对说道。

对于持卡人,苏提醒,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诱导之言,使用信用卡相关产品时要按规定提供消费凭证。盲目借贷不仅可能压倒我们的债务压力,还可能让个人征信报告“五颜六色”,我们应该树立“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良好消费观。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违规刷信用卡套取资金,用信用卡资金炒股是违法还是违约":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23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